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新闻中心 > 要闻资讯 > 正文

重磅文化创意项目,+1!

发布时间:2025-11-24 08:43      来源:新吴区人民政府      选择阅读字号:[ ]     

  无锡高新区文化创意产业再传重磅喜讯!

  11月21日,无锡高新区数智体育文化创意产业基地在无锡高新区(新吴区)启用。

  这可不是简单的“搞个园区”,而是把藏了好久的文化“软实力”,硬生生炼成了发展的硬核支撑。这是对文化产业协同发展战略的积极响应,更是无锡高新区产业转型升级的又一成功探索。

  近日,《江苏省数字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5—2027年)》正式印发,为数字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按下“加速键”。无锡高新区紧扣这一重要机遇期,向着“十五五”“以文化赋能经济社会发展”的目标齐头并进,探索具有“无锡特色、高新模式”的文化体育新业态。

  正是在这样的产业背景与政策支撑下,作为无锡高新区聚焦数智文体重要布局的无锡高新区数智体育文化创意产业基地应运而生,将全力打造成集数字体育装备研发、体育文化内容生产、电竞产业孵化为一体的综合性平台。

  科技赋能

  王牌项目扎堆,文化全产业链生态崛起

  “产业发展,项目为王”,无锡高新区深谙此道。此次数智体育文化创意产业基地的成立,正是无锡高新区贯彻落实无锡市关于加快发展数字经济、体育产业和文化产业部署要求的具体实践,更是吸引优质资源、激活产业动能的关键一招。

  “强强联手”,共赢未来。

  无锡智慧体育产业园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朱墨表示,无锡智慧体育产业园经过多年发展,规模不断扩大,部分企业面临发展空间不足的问题,亟需扩容。而无锡高新区正将数智体育文创产业作为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抓手,“双方需求高度契合,一拍即合。”

  基地一落地,便展现出强大的磁吸效应,首批10家优质企业强势签约入驻,范围横跨动漫设计、直播经济、具身机器人、游戏科技等多个热门领域,涵盖文化创意产业的多个核心赛道,形成覆盖技术研发、场景应用、赛事运营、内容制作、装备消费的全产业链生态,打造区域经济新增长极。

  力争到“十五五”末期,实现引进优质企业超过50家、培育行业标杆企业超过30家,将基地建设成为长三角地区产业特色鲜明、创新要素富集、辐射带动能力卓越的数智体育文化产业引领区。

  入驻企业中,不乏行业内的“领军者”。

  哔哩哔哩旗下公司无锡锋叶文化传媒有限公司便是其中的佼佼者。

  作为一家以内容与科技驱动的全球传播机构,锋叶在电竞泛娱乐、电商直播、虚拟偶像、跨境出海等领域均深度布局,旗下拥有炫石互娱与起浪营销两大核心品牌,并累计签约超4万名知名KOL。

  在炫石互娱的流量矩阵中,“呆妹儿小霸王”“皮克桃”“龚佳欣”等均是拥有百万至千万粉丝的头部内容创作者,其内容影响力覆盖游戏、泛娱乐、电商等多个圈层。依托这种可持续运转的内容体系,公司长期服务数十家品牌。

  负责人透露,落地无锡高新区后,将进一步拓展宠物经济、动漫痛车嘉年华等年轻化新业态,以更流行的方式为无锡注入活力,并推动上下游资源同步集聚,形成产业化合作生态。

  荷笛科技的入驻,使“科技+文体”的深度融合有了更具象的示范。

  作为上市公司宝通科技旗下的重要数字创新平台,荷笛科技以VR、AR、MR、数字孪生、人工智能等技术为基础,为工业、文旅、展陈等场景打造沉浸式体验。

  其“梅里古镇元宇宙项目”上线一年内,小程序访问量突破300万人次,数字藏品发售、虚拟道具购买、线上赛事付费等方式累计带动超800万元数字消费。

  备受关注的工匠社科技有限公司同样正式签约入驻。

  作为功夫互动机器人文化的开创者,工匠社以格斗机器人、编程教育机器人等产品闻名,曾获得国家高新、专精特新及美国CES大奖,并获腾讯、光大资本、深创投等投资机构超2亿元融资。

  其自主举办的“GANKER ARENA”机器人格斗大赛成为2019年世界电子竞技大赛(WCG)全新视野(New Horizons)参赛项目之一,还多次亮相全运会、苏超等大型体育赛事,在全国体育赛场上已具备展示效应。

  公司将机器人技术转化为大众可体验的娱乐与教育产品,推动机器人技术在消费娱乐与STEAM教育领域落地。

  盘活资源

  工业遗存“逆袭”,老旧载体变身网红地标

  数智体育文化创意产业基地的启用,可以说是无锡高新区进行资源盘活和城市更新实践的典范之作。面对土地资源紧张的发展瓶颈,无锡高新区没有墨守成规,而是另辟蹊径,因地制宜让闲置空间焕发新活力。

  工博园规划建设于2004年,是一个以生产性服务业为主、以生活性服务业为辅的产业园区,是无锡高新区服务业发展的重要基地,2024年,营业收入总额达703亿元,税收逾5.73亿元。“工业博览园能始终保持活力,与无锡高新区持续盘活园区资源密不可分。”工博园相关负责人说。

  基地位于中国工业博览园总部园区,拥有约8万平方米的广阔空间。无锡高新区依托工博园深厚的产业积淀与智体园坚实的创新基础,聚焦数字体育、电竞娱乐、文化创意三大方向,打造一座以“科技为器、文化为魂”的新型产业集聚平台,为江苏乃至长三角的体育文化产业图景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目前,基地内开放式展厅、多功能汇报厅、个性化办公区、共享会议室及活力创客空间等一应俱全,旨在为企业从破土萌芽到枝繁叶茂的全生命周期提供温暖而坚实的滋养。

  事实上,早在之前无锡高新区就进行了积极探索,1969创意工场的转型便是最生动的案例。

  1969创意工场的前身是赫赫有名的南方不锈钢市场,随着城市更新与产业结构升级,原有经营模式逐渐落后,大批工厂、商户搬迁后,这片场地被完整保留下来。

  如何让老厂区重获新生?无锡高新区给出了“文化赋能+多元融合”的答案。

  走进1969创意工场,文化与潮流的碰撞无处不在。

  崧·美术馆内,一场场文艺展出吸引着众多市民和文艺青年前来打卡,让艺术走进寻常生活。

  10月1日开张的“南方夜市”不仅汇聚了各地美食,更创新性地开辟了文化表演区,让消费者在享受美食的同时,沉浸式感受多元文化魅力。如今的1969创意工场,已从单一的工业遗存,转型为集“文化+艺术+商业+社交+数字”于一体的多元场景集聚区,成为推动文化产业转型升级的标杆。

  今年国庆前夕,又一大型文旅载体——溪岸荟商圈“重生”开放,引发众多市民打卡。

  无锡高新区按照“政府搭建平台、企业主体投资”方式,以冷渎港沿岸滨水环境改造提升为纽带,以商业焕新为引擎,夜间经济为亮点,惠民消费为核心,打造出集休闲、消费、娱乐、购物、体验为一体的崭新品牌,构建起“一桥连双圈,双方共繁荣”的互联互通商圈新场景,为周边居民提供了多样化的消费场景、消费体验。

  从科技赋能下的产业集聚,到资源盘活后的空间焕新,再到产城融合中的民生升级,无锡高新区用实力证明:文化不仅能当“门面”,更是高质量发展的澎湃动能!

  持续发力

  “产城人文”融合,宜居宜业宜游愿景成真

  近年来,无锡高新区始终以“宜居宜业宜游”为目标,加速补齐发展短板,大力发展文化创意产业,正是推进“产城人文”融合的关键举措。

  长期以来,“家门口”拥有高品质文体场所是居民们的共同期盼,这一愿望这两年逐渐成真。

  去年4月,位于伯渎河畔的新吴区网球运动中心建成开放,这是一座集休闲、游憩、运动、健身功能为一体的六边形蜂巢造型体育场馆,中心内部设有两片标准室内网球场和一片标准室外网球场,在满足网球爱好者需求的同时,还承担起举办网球赛事和进行青少年网球培训的功能。

  今年6月,无锡高新区文化地标——伯渎河文化中心正式启用,这座总建筑面积约2.37万平方米的现代化综合性文化场馆,承载了新吴区文化馆、图书馆的公共文化服务职能,集文化展示、艺术交流、休闲娱乐等功能于一体,为居民提供了丰富的文化滋养。

  与之相毗邻的伯渎河体育中心也已建成投用,成为集竞技、健身、休闲于一体的体育地标,让居民在“家门口”就能享受专业的体育设施与服务。

  今年10月,伯渎河沿岸又新添一个科创+文化的创新项目。首个系统化践行钱学森教育和管理理念的区域性科普科创平台——无锡市钱学森科普科创馆项目签约落户无锡高新区。

  项目由AI龙头企业商汤科技领衔打造,探索构建“AI+教育”实践场景,并建设AR大空间体验区,构建沉浸式互动空间,提升体验感与参与感。科普馆建成后将成为面向长三角的、集科学家精神传承高地、科技创新与文化展示窗口、全民科学素养培养基地为一体的科普科创地标。

  老牌商业地标无锡招商城,借着“产城人文”融合的东风也逐步转型升级。

  无锡招商城相关负责人表示,在保留接地气的烟火气基础上,将深度融入伯渎河文旅主题与夜间经济元素,打造文旅创新与商贸服务相结合的专业市场。

  近日,无锡招商城新版夜市上线——一个从室外搬进室内,冬天也能暖洋洋“逛吃”的全新版夜市开始试营业,120余个美食摊位在此集结,让消费者在温暖如春的室内吃美味、赏演出、玩游戏、拍靓照,开启暖冬夜生活。

  据悉,“十五五”时期,无锡高新区将锚定“文化科技融合发展高地”,系统构建“一核两廊五片区”文化产业新格局,构建多层次、复合型、可持续的产业体系。

  根据发展规划,无锡高新区将重点从三个维度,精心绘就基地发展的工笔画卷:融汇区域之力,树立长三角文体新地标;聚焦赛事之核,营造产业融合新生态;强化政策之基,铸就创新发展新支撑。

  以文化创意为笔,以高质量发展为墨,无锡高新区正书写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精彩答卷,为全市高质量发展贡献经验。

来源:无锡日报、无锡高新区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