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新吴区202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24年国民经济和 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书面)

时间:2024-01-10 11:27 字体大小:放大 正常 缩小

信息索引号 014032126/2024-00175 生成日期 2024-01-10 公开日期 2024-01-10
文件编号 —  — 发布机构 无锡高新区(新吴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效力状况 有效 附件下载 —  —
内容概述 在高新区党工委、管委会,新吴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区人大、区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全区上下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落实国家和省市区各项决策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促进经济运行整体好转、回升向好,社会事业取得全面进步,较好完成了区二届人大二次会议确定的目标任务。

  一、202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

  在高新区党工委、管委会,新吴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区人大、区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全区上下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落实国家和省市区各项决策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促进经济运行整体好转、回升向好,社会事业取得全面进步,较好完成了区二届人大二次会议确定的目标任务。2023年主要指标预计完成情况如下:

  1. 地区生产总值约2530亿元,同比增长5.8%以上。

  2. 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62.2亿元,同比增长8.3%。

  3. 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6%左右;规上工业总产值预计突破6500亿元,同比增长5%左右。

  4. 固定资产投资804.6亿元,同比增长9.4%;其中工业投资391.2亿元。

  5. 到位外资完成约11.4亿美元,预计总量全市第一。

  6. 进出口总额约3550亿元,同比下降8%左右。

  7.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约426亿元,同比增长1.5%左右。

  8. 规上服务业营业收入约635亿元,同比增长9%左右。

  9. 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约7.55万元,同比增长4.9%左右。

  10. 城镇新增就业2.2万人以上。

  二、2023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成效

  2023年是三年疫情防控转段后经济恢复发展的第一年,全区上下在区委、区政府正确领导下,顶住外部压力、克服内部困难,推动全区经济回升向好,创新能力持续增强,改革开放纵深推进,产城融合水平提升,发展成果更好惠及人民群众,中国式现代化新吴新实践迈出坚实步伐。

  (一)坚定扩大内需,经济运行回升向好。贯彻落实国家省市系列稳经济政策,出台区级配套政策措施,经济运行稳中有升,呈现回升向好态势。投资作用充分发挥。保持项目招引不松劲、项目签约不断档,连续五年召开全区“双招双引”大会,全年新招引超亿元项目145个、总投资1087亿元,其中超10亿元项目18个,其中超50亿元以上项目3个(含超100亿元项目2个)。建立并高效运转推进有效投资重要项目协调机制,强化用地、环评、用能等要素保障和重大问题协调,152个省市区级重大项目完成投资400亿元,完成率114.3%,开工率、投资完成率全市第一;省市级重大项目完成投资超400亿元,总量全市第一;奥特维二期、航亚科技等17个市级以上重大项目竣工投产。获批下达专项债券项目24个,总额28.7亿元。居民消费逐步恢复。组织区内重点商贸综合体开展多轮次促消费活动,发放1200万元汽车消费券,撬动销售金额5.92亿元,带动大宗消费持续升温。提档国际消费品质,制定“美食之都、购物天堂”品牌建设行动计划,加快推进国际消费中心活力城区培育建设,高新万达、美华里购物中心等载体开业优化片区商业布局。推动消费场景向全渠道融合拓展,百联奥特莱斯获评全市首批“数字商圈商街(商店)示范单位”,梅里古镇获评省级示范步行街、省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落实房票制度,出台“助企、引才、筑巢”安居计划,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产业集群持续壮大。出台12个产业三年行动计划,物联网、集成电路、生物医药、智能装备、新能源产业产值分别增长约8.5%、10%、14.9%、10%、14%,获评国家级集成电路制造创新型产业集群。积极培育产业新业态,推动现代服务业发展提质增效,创成现代服务业集聚区7个,全市第一。规上营利性服务业营业收入完成478.6亿元、增长19.8%,全市第一。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高质量发展,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总产值占比达到57%,全市第一。超前布局谋划“5+N”未来产业,出台三年行动计划,抢占未来产业发展新高地。质量效益持续提升。出台全区关于加快推进“6+2+X”产业集聚区发展建设的实施意见,首批入围市级特色产业园区3个,全市第一。加速数字经济和实体融合创新发展,数字经济核心产业规模预计达到3000亿元,总量全市第一。开展15场“智改数转赋能专精特新”系列活动,新增认定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33家,位居全市第一,申报省首台套重大装备30家,省级专精特新企业215家。加快“智改数转网联”步伐,新增国家级智能制造示范工厂、优秀场景、工业互联网平台各1家(个),省级智能制造示范工厂3家、工业互联网标杆工厂6家、智能制造领军服务机构1家,智能制造标杆新增数量全市第一。

  (二)坚持创新驱动,持续提升科技动力。加快建设具有世界影响力的高科技园区,排名跻身全国18强,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上工业总产值比重达74.7%。创新主体加速壮大。新招引科技企业2976家,科技型中小企业入库超2500家,有效期内高企超1520家,市三类企业培育库入选企业345家,均列全市第一。新增上市企业3家,累计科创板上市企业达到10家。锡产微芯半导体首次入选省级独角兽企业。华进半导体争创国家“双中心”,“集成电路特色工艺及封装测试制造业创新中心能力建设项目”通过验收。创新平台支撑有力。推动形成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认定省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81个,获批无锡市重点实验室6个。中国药科大学无锡创新研究院、香港理工大学无锡创新研究院等签约落地。完成北京大学长三角未来技术生命健康研究院注册,入围省级新型研发机构12家,全市第一。推动90余家重点企业与重点高校实现产学研项目合作,完成产学研技术合同备案110件,7个项目入围2022年度江苏省科学技术奖励,登记技术合同成交额达378亿元。创新人才持续汇聚。拟定“飞凤人才计划”3.0版本,组建“卡脖子”技术攻关人才工作推进小组,入选国家重大人才工程A类16人;入选B类7人,占全市78%。入选首批省级顶尖人才“登峰计划”1人,入选省“双创”计划团队1个、人才16个、博士33个,入选市“太湖人才计划”团队3个、人才64个,各级人才项目申报入选总数保持全市第一。坚持引育并举,新招引科技人才项目2017个、高层次人才超3100人、外籍高端人才1030人、大学生超2.3万人,引才数均居全市第一。创新生态更加优越。无锡国际生命科学创新园(三期)、软件园五期六期等园区开工建设,中电海康一期等65.8万平方米科创载体竣工投用。认定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2家、省级科技企业孵化器1家,申报省级众创空间3家;认定市级企业孵化器4家、众创空间6家、科创飞地6家。6家科技企业孵化器获评省级绩效评价优秀(A类)。全市率先推进数字人民币应用场景落地、率先出台金融支撑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实施意见,签署350亿元规模政银企战略合作协议。积极推进天使基金项目,投放风险补偿类科技贷款19.3亿元,新增基金136家、注册规模192.5亿元,累计集聚基金467支、注册规模超千亿元。

  (三)坚持深化改革,全力打造开放高地。把改革作为发展的根本动力,把开放作为发展的必由之路,推动改革开放纵深发展。重点领域改革稳步推进。创新优化“一区多园”发展模式,实施产城融合功能区发展规划方案,构建全区“二城四区”功能园区全覆盖整体发展格局。举办中国现代化先行示范动员大会,谋划新吴区经济社会发展诊断及综合实力跃升计划。搭建新一轮国企改革层级框架,组建区属国控五大集团十大公司,科学设定国企监管层级和架构,提升国有企业市场竞争能力。出台关于进一步促进全区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方案,保障民营企业参与市场竞争,激发民营经济活力。深入推进教育、医疗等民生领域改革,一体推进集团化办学、薪酬制度改革、医联体建设等。营商环境进一步优化。出台争当最优营商环境先行示范的三年行动计划和年度提升行动方案,召开全区机关作风建设暨优化营商环境大会,着力打造“全省营商环境第一区”。优化市场准入与退出,完善市场主体简易注销登记改革,放宽经营场所登记条件,全面推广“拿地即开工”。分领域制定行政合规指导清单,推进“审管执信”协同,形成“五步四色”工作法。作为全市唯一试点县(市、区),探索实施“一报二审三查”的清单编制闭环模式,高质效完成全口径权责清单编制试点工作。开放新业态持续拓展。组织全市首支率先“走出去”政府招商队伍,开展专题境外招商活动11场。高新区驻欧盟、英国、日本、韩国、新加坡、香港6个海外创新中心揭牌或签约。推动云初一号QFLP、一奇资本股权投资等新兴业态实现外资利用方式新突破,新引进世界500强企业投资项目2个,新批协议外资超20亿美元,新批协议注册外资超3000万美元重大项目15个,新增省认定外资跨国公司总部及功能性机构2家。外贸“保税+”新业态扩容至9家,跨境电商进出口规模突破30亿美元,规模全市第一,佳利达获评省级公共海外仓。制度型开放稳步推进。全面启动进口贸易促进创新示范区建设培育工作,高水平推进集成电路、生物医药2个国家外贸转型升级基地建设。开展跨境贸易便利化专项行动,加速推进新安水路二类口岸海关监管设施开工建设,加速无锡国际邮件互换局项目建设。全力争取省自贸区无锡新片区,推进集成电路全产业链保税模式改革试点,中新合作绿色低碳示范园和生命科技产业链招商入选省商务厅国际合作园区推广复制案例。

  (四)聚焦产城融合,加快推进一体建设。坚持以产城融合推动区域发展新格局,全面统筹城乡一体建设。产城融合奋力提速。开展新吴-相城协作示范区及跨界城镇圈规划研究并形成中期成果。深化完善“两城四区”重点功能区中心节点地区城市设计方案,为太湖湾科创城、中欧产业创新区等建设提供规划引导。研究谋划新型产业用地规划布局,引导不同产业功能区的新型产业用地总量管控和空间布局。完成新吴区综合交通体系规划修编论证。完成核心区、旺庄、硕北、研发区、孵化区等13个控规管理单元动态更新。城市更新步伐加快。加快建设高浪路快速化、G312新区段快速化改造、地铁4号线2期和5号线等一批重大基础设施工程,春达路、黄山路等7条道路竣工,启动提升改造菱湖大道、和风路等,对11条主次干路段进行架空线入地整治,建设新增公共停车泊位1478个。省市级城市更新试点地块、单元稳步推进。完成6个、180万平方米老旧小区改造工程,14个小区二次供水改造,住宅42台电梯加装。完成拆迁面积150万平方米,市级攻坚拔点项目36个。城市管理更加精细。聚力打好“最干净城市”建设攻坚战,科学划定40个综合提升单元,2023年重点打造10个单元,一点一策推进各重点区域形象焕新提质。持续开展建设美丽示范街区15个,推动桥下空间提升工程改造16处,构建“公园绿地10分钟服务圈”,新增绿地46公顷,新改建各类公园、游园15个,打造“席地而坐”城市客厅24处,新增绿道10公里。持续推进垃圾分类,新增住宅小区生活垃圾“四分类”投放点位168处,279个住宅小区配套设施及运行全市率先100%通过验收,朗诗青春未来家园入选省第一批垃圾分类“红榜”。乡村建设美丽宜居。全面落实粮食安全责任制,粮食总产稳中有增达到7200吨,绿色食品比重达到81%,全市领先。深化“智慧+绿色”示范区建设,入选国家级数字农业农村“三新”优秀项目1个、省数字农业优质资源库1个,获评市农业物联网示范点1个,建成数字农场1个。连片式打造“吴韵江南”美丽乡村风光带,大坊桥村姚更上、金家里、寒儒桥被评为江苏省特色田园乡村,鸿山街道农业产业园获评无锡市现代农业产业园,七房桥村葡萄休闲特色园获评无锡市现代农业特色园。实施壮大全区集体经济“五项行动”,集体经济组织经营性收入同比增长13.4%。

  (五)推进绿色发展,生态环境斩获殊荣。统筹产业结构调整、污染治理、生态保护,努力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新吴。绿色发展快速推进。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核心理念,推动全区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编制全区争当绿色低碳发展先行示范的三年行动计划。聚焦零碳技术、低碳企业、近零碳园区三大重点,加快推动零碳科技产业园建设,太湖湾科创城数字孪生智慧园区管理平台上线试运行。聚焦光伏、氢能、储能、装备等重点领域,推动新能源产业发展,打造千亿级产业集群。成功创建第七批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第六批国家级节水型社会建设达标县(区),综保区首批创成省级节水型工业园区。污染攻坚加速推进。大力推进生态环境污染治理“4+1”工程,推进中央生态环保督察及“回头看”、省级生态环境突出问题专项督察问题整改销号。精准推进“蓝天”保卫战,PM2.5年均浓度28.4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0.7%,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80.6%,同比上升3.2个百分点。深入打好“碧水”攻坚战,印发推动太湖新吴水域水质根本性好转三年行动方案和配套子方案,6个重点断面优Ⅲ比例100%。坚决打赢“净土”持久战,深入推进“无废城市”建设,完成20个地块“一地一档”报告编制、39个优先管控地块信息核查、2个遗留地块工程性风险管控。人居环境美化提升。积极创建美丽示范河湖,持续推动伯渎河生态治理工程二期、太科园河道生态安全缓冲区综合整治等项目建设,完成第一轮区域生物多样性本底调查,全年建成35条美丽幸福河湖。加强林地保护,新增造林面积1428亩,林木覆盖率保持在21.8%以上。加强湿地保护修复,保持自然湿地保护率22.3%。组织开展“全域美村”达标建设,长效管护合格村比例100%,鸿山街道荣登全市二季度人居环境“红榜街道”榜首,东塘街村、大坊桥村等先后获评“红榜村”。完成章家浜、坊南等10个自然村更新改造,启动谈更上和南黄家湾等4个“美丽农居”建设。

  (六)践行共建共享,民生建设稳步加强。践行共建共享理念,大力改善民生福祉,让发展成果更多惠及全体人民。民生保障有力。开展“春风行动”“民营企业招聘月”等专项服务活动,全年新增城镇就业2.2万人以上,促进城镇失业人员就业8187人,就业困难人员就业1752人,支持成功自主创业人数2911人。着力促进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和登记失业青年就业,新创立12个社区“家门口”就业服务站。顺利完成年度退役军人及随军家属安置工作,退役军人就业安置率100%。深入实施市级“3610行动”,全市率先出台建立健全分层分类社会救助制度的实施意见,困难群众服务保障覆盖率连续四年在全市保持领先。公共服务供给加快。统筹推进8大类50项区级为民办实事重点项目,当年计划投资完成率100%。建立健全分层分类社会救助制度,出台新吴区“一老一小”整体实施方案,打造全市首个“适老生活体验馆”和社区级智慧餐厅,推进养老机构提档升级2家,新启用社区助餐点10家,打造全市首个园区托育点,新增托位690个,全区每千人托位数达超4.5个。社会事业协调推进。全国首批、全省领先、全市唯一入选全国完善普惠性学前教育保障机制实验区,高质量通过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国家评估认定实地核查并创成省智慧教育样板区培育区域。推动新建改扩建中小学7所,调整组建20个教育集团,太科城实验学校、金鸿实验学校等一批品牌名校成功落地,新吴实验、梅里等本土教育品牌崭露头角。强化“健康新吴”建设,成功获评江苏省健康区。优化医疗资源均衡布局,加强以瑞金无锡分院为龙头的医联体共建,建立以瑞金医院无锡分院为龙头医院,7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成员单位的区域医联体,鸿山医院、江溪街道第二中心(区中医医院)新址搬迁启用。社会治理纵深推进。创新建立“基层吹哨、部门报到”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机制,为提升基层综合治理能力注入新的活力动能。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不断加强三级综治中心建设,区级综治中心“一站式”服务平台在全市率先揭牌运行。按照“1+3+N”微网格治理体系,构建上下衔接、左右协同、高效联动的“精网微格”组织体系,网格知晓率及满意率均位列全市前列。深入开展“信访突出问题攻坚化解巩固提升年”行动,初信初访一次性化解率98.24%,涉法涉诉信访突出问题化解率居全市前列。文体供给更加充沛。推进“1+3+10+N”文体设施落地,启动2个片区级文体中心选址,加快鸿山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整体提升等文旅项目建设,推出一批沉浸式文旅消费新项目、新场景。打造“4321”文化工程,打造国家广告产业园、电子竞技产业基地、吴越文化数字科创谷、无锡1969创意工厂等4个特色文化产业园区集群,发挥好伯渎河文化中心、伯渎河体育中心、鸿山国家考古遗址公园3个文化载体效能,靓化“玉飞凤”“白玉兰”2个文化品牌,打造1支高水准交响乐团,举办“无锡交响·世界听见”音乐季等活动,打造更多文艺精品,推进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繁荣发展。建好用好基层公共文化空间,广泛开展全民阅读活动,深化省级书香城市示范区建设。安全基础持续夯实。统筹发展与安全,全面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按照“三管三必须”、职责法定、业务相近等原则,固化针对专业市场、九小场所等模糊领域的安全职责。扎实推进消防安全“五大工程十项行动六个专项”,实现规上及重点企业安全生产素质能力测试全覆盖,安全事故起数、死亡人数,分别下降16.7%、20%,安全生产净红榜数全市第一。压实债务管控责任,政府债务率稳步下降,债务风险等级继续保持在中低风险区间。

  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看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还面临不少矛盾和困难:宏观经济形势仍然复杂严峻,经济稳定增长的基础还不稳固,消费市场回暖不快,稳外贸的压力依然较大;部分重点领域、关键环节改革还有待攻坚,市场发展活力动力需进一步激发,企业生产经营依然面临订单不足等问题。自主创新能力需加力提升,资源要素制约依然突出,环境质量常态达标、提质增优的基础还不够稳固,民生领域优质公共服务供给仍不充足,安全生产还存在风险隐患。对此,我们将坚定信心、锐意进取,在今后的工作中努力加以解决。

  三、202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安排

  2024年是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承上启下之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攻坚之年,做好全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工作,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对江苏工作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围绕奋力建设具有世界影响力的高科技园区、争当中国式现代化先行示范总目标,充分展现“走在前、做示范、多作贡献”的责任担当。科学计划安排2024年计划重点考虑三个方面:一是注重落实国家省市最新部署要求。全面落实中央和省经济工作会议精神,以高质量发展为首要任务,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强化政策周期调节,切实增强经济活力、防范化解风险、改善社会预期,巩固和增强经济回升向好态势,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二是注重体现走在前作示范要求。全面落实省委十四届五次全会、市委十四届六次全会和区委二届五次全会精神,凝心聚力、奋勇前进,妥善有力应对外部冲击和经济下行压力,确保主要经济指标增速高于全市、位居苏南开发区前列,为全市发展大局多挑担子、多作贡献。三是注重与“十四五”规划目标有机衔接。统筹把握发展规划与年度计划的关系,既立足当前又着眼长远,突出短期需要和长期发展的辩证统一,保持经济增长预期目标的连续性平稳性。2024年主要经济指标预排如下:

  1. 地区生产总值增长6%。

  2. 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5%左右。

  3. 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7.5%。

  4. 固定资产投资完成820亿元左右,其中工业投资410亿元左右。

  5. 到位外资完成14.5亿美元左右。

  6. 进出口总额稳中提质。

  7.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7%。

  8. 规上服务业营业收入增长8.5%以上。

  9. 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

  10. 城镇新增就业2万人以上。

  11.安全生产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持续下降。

  12. 节能减排和大气、水环境质量等约束性指标完成市下达的目标任务。

  今年目标安排中,地区生产总值目标既考虑“高于全市平均、位居苏南开发区前列”的工作要求,着力稳定社会预期和市场信心,也考虑到宏观环境变化、有效需求不足等多重因素的影响。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目标充分考虑延续实施减税降费政策的影响。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目标既考虑支撑GDP增长的需要,又考虑推动工业经济质效稳步提升。消费目标高于GDP,力争更好发挥消费对经济增长的基础作用。进出口目标与全市保持一致,既考虑逆全球化趋势的影响,也看到加快调整结构、拓展市场的韧性和潜力。实际使用外资目标既考虑形势变化、口径调控影响,又深挖潜力、提质增效,确保总量位居全省城区前列。新增就业人数目标与往年保持一致,顶格落实好减负稳岗举措,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节能减排等约束性指标确保完成市下达目标。

  四、完成202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的主要任务

  (一)激活发展潜力,全力稳固经济增长。接续实施促经济回升向好政策措施,充分发挥着力扩大国内需求,充分发挥消费的基础作用和投资的关键作用。一是综合施策释放消费潜力。把恢复和扩大消费摆在优先位置,增强消费能力,改善消费条件,创新消费场景。谋划实施新年度消费刺激计划,提振消费市场活力。按照打造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的高标准目标,进一步完善商业硬件基础建设,提升放心舒心消费环境,出台鼓励发展商业品牌,促进首店经济发展的系列扶持政策,启动新地假日广场二期新建、1969创意街区改造提升方案设计,积极推动奥特莱斯二期建设。二是放大有效投资效应。持续加大“双招双引”攻势,努力在新的世界500强企业、央企、百强民企和百亿级重大项目上实现突破。统筹用好中央预算内投资、地方政府专项债券、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制造业中长期贷款等,推动有效投资重要项目协调机制作用,紧盯项目招引建设所需,高效解决用地、用能、用电、用才及载体、平台等要素需求,为项目招引建设提供坚实保障,推动项目早开工、早建成、早投用。用好政策性金融工具,实施政府投资重大项目84个,总投资140亿元。三是发挥重点项目牵引作用。围绕“6+2+X”现代产业集群,紧盯“大而强”的头部企业、产业链链主企业,优质科技和现代服务业重点项目,健全招商信息、资源、项目、平台、成果共享机制,提升全区招商合力。全年新招引亿元产业项目100个,其中超10亿元项目18个、超100亿元项目2个。紧盯实物量抓投资落地,加快海力士七期、华虹二期、村田三工厂等省市区重大项目尽快投产达效建设力度,全年完成投资350亿元以上。四是强化资源要素保障能力。探索建立区级部门联席制度,进一步规范和完善建设用地报批工作,确保重大项目应保尽保。全力践行“三提三即”改革优化提升工作要求,加强重大项目用地、环评等审批专班服务,全面推行 “拿地即开工”,建立全区环境容量总量指标储备库,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未来产业和区级以上重大产业项目建设对省市区重点项目进行跟踪审批。强化全区用能调配,落实新吴区电力接入工程政企共担管理机制实施办法,降低企业用能成本。全面完成好“五经普”各项任务。

  (二)对标一流园区,持续提升创新动能。锚定“建设具有世界影响力的高科技园区”的发展目标,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一是提升创新主体效能。制定全区加快推进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和发展实施办法,突出科技招商项目质量,形成区街、园街科技招商联动机制,实施科技项目招引“373”计划,新招引30个上市后备的科技项目、700个符合高企培育的科技项目、3000个高质量的科技项目。深入实施科创企业行动计划,推动“高企规上化、规上高企化”,力争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入库超2500家,新增市级以上“三类企业”300家,有效期内高企超1750家,新增上市企业3家。二是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推进建设重大科技基础设施,推动华进半导体国家级先进封装先导技术研发平台、集成电路公共技术平台等先进平台建设。持续推进以深圳、北京、上海为主要阵地的异地创新中心建设,提速建设北大长三角未来技术生命健康研究院等创新平台。探索研究“百企百楼科技赋能计划”,新建一批复合型现代化园区,加快硅基光电产业园、长三角数字经济产业园等载体布局,全年开工建设、建成投用科创载体各100万平方米。推动全社会研发投入占GDP比重、规上工业企业研发投入强度、技术合同成交额等稳中提升。三是推动产才融合格局提级。全面深化落实新时代人才强区战略,持续迭代升级“飞凤人才计划”1+X政策矩阵,优化“四支人才队伍”建设,引进高层次人才超2600人,培育高技能人才超3000人。以重点人才工程为牵引,以人才创新平台为支撑,以拓宽引才渠道为抓手,引进培育创新创业领军人才项目220个以上。常态化组织产业人才实训,打好“学院实训+求职旅社”组合拳,切实打造优秀青年人才就业首到地、特色产业人才集聚区。四是激发创新创业活力。深入实施具有世界影响力的高科技园区行动纲要和“1+N”政策体系,强化对创新平台、优质企业的支持。充分发挥市、区天使投资政策作用,引导天使基金支持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发展。全面推进积分企业扩容,深化细化积分应用场景。加快科技金融服务中心建设,整体打造“一核两翼三区”的科技金融发展格局,支持按市场化原则设立产业投资基金、创业投资基金,积极开展多样化科技金融服务,全区基金规模持续增长,争创国家高新区科技金融试点区和示范区。

  (三)聚力数字赋能,发展现代产业集群。聚焦重点产业链短板和关键环节,加快引育一批优质企业,培育龙头链主企业,推进重点产业集群生态圈建设。一是培育壮大产业集群。围绕省、市先进制造业集群和区“6+2+X”现代产业集群发展方向,积极构建多层次优势产业集群发展格局,推动物联网、集成电路、智能装备、生物医药、新能源等主导产业实现10%左右的增长,全年主导产业集群项目力争签约总投资1000亿元,带动规上工业总产值达到6700亿元左右。推进华虹、58同城、中电海康等龙头企业生态圈建设,发挥产业链吸附效应,持续壮大产业集群。紧盯新能源汽车、智能家居等“主链产业”,培育更多“链主企业”。超前布局“5+N”未来产业,力争引育未来产业项目200个、投资额300亿元。二是推进新型工业化。依托产业基础和信息技术领域的领先优势,加快构建以企业为主、市场为导向、产学研深度融合、自主可控的技术创新体系,不断推进新型工业化,为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提供产业基础。推动完成技改升级企业180家以上、企业数字化诊断200家以上,力争新增智能制造标杆130个以上,培育智能工厂20个。鼓励支持企业专精特新发展,力争培育认定市级以上专精特新企业60家以上,认定江苏省、苏锡常首台套项目8个以上。三是巩固数字经济高地。深入实施加快推进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推动数字经济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创新,拓展数字经济融合应用,数字经济产业规模稳中有增。重点推进综保区智能驾驶物流应用、城管数字指挥一体化中心、教育大数据等项目,加快引进一批国内外知名、辐射带动力强的数字经济头部企业,提升数字经济核心竞争力。着力推动电子商务高质量发展,积极引导直播电商、即时电商等新模式新业态发展。推动平台经济规范健康持续发展,支持平台企业赋能实体经济转型升级。四是加快产业融合发展。积极推进“两业”深度融合发展试点示范行动,争创一批省级“两业”深度融合试点示范项目。加快生产性服务业提质增效,持续优化调整二、三产业结构,加快推进服务业集聚区建设。加快空港、城铁等枢纽功能提升,大力发展航空物流、临空先进制造、高端商贸服务等。全年力争新增高端软件项目150个、数字创意项目15个、高端商贸项目86个、生产性服务业项目100个、人力资源机构30家。启动新一轮产业园区优化提升,开工建设、竣工投用高标准工业载体各100万平方米。

  (四)坚持深化改革,营造一流营商环境。坚持“两个毫不动摇”,着力破解制约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一是有效激发市场活力。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国有经济管理,深化国资国企改革,科学设定国企监管层级和架构,提高专业化运营水平,逐步建立完善符合发展战略的投资决策管理体系和市场化激励制度。贯彻落实全区关于进一步促进全区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方案,落实民营企业“非禁即入”政策,强化公平竞争制度支撑,支持民营企业拓展产业、社会服务、重大工程等领域建设,依法保护民营企业产权和企业家利益,鼓励支持民营经济和民营企业发展壮大。二是打造最优营商环境。持续用好领导干部挂钩联系重点企业、企业家座谈会和营商环境特邀监督员等制度,健全制度化常态化政企沟通渠道,促进惠企政策智能匹配、直达快享。持续加强权责清单管理,促进部门依法规范行权履职。高起点深化“放管服”改革,推进更多高频政务服务事项“跨省通办”,协调推进“三提三即”改革实施,优化“一照准营”改革,探索“一业一证”改革,激发市场主体创业活力。聚焦利企便民,深入推进“15分钟政务服务圈”,建成现代化政务服务体系新标杆。推行包容审慎执法监管,深入实施“审慎执行+信用修复”专项行动。三是提升外资外贸质效。进一步加强稳外资工作,持续推动外商投资便利化。创新利用外资方式,推动外资在股权投资、境外发债等新业态、新模式上扩大开放。深入推进QFLP项目落地,培育发展外资总部。瞄准世界500强、行业龙头企业开展精准招商、重点攻关突破,力争在江苏省外资总部集聚区上实现突破。着力推动外贸提质增效,优化外贸运行动态预警机制,持续推进长三角电子元器件国际分拨中心建设。引导外贸企业开拓国外、国内两个市场,支持龙头项目和重点外贸企业拓增量、抓订单,稳住外贸基本盘。四是提升平台承载能力。加快进口贸易促进创新示范区建设,优化进口结构。积极引入龙头外贸平台企业,加强培育贸易型总部企业,进一步做大民营外贸规模,启动长三角分拨中心真空包装查验设施建设,新增超亿元外贸企业29家。高水平推进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两个国家外贸转型升级基地建设工作,探索建立集成电路基地外贸工作站。推动跨境电商产业园提档升级,新增跨境电商企业63家,力争“1210”跨境海外仓出口达到1.5亿美元。争取综保区“保税+”新业态扩容发展,推出“首票”“首单”“首发”等政策先行成果。

  (五)推动协调发展,提升产城融合水平。深入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主体功能区战略、新型城镇化战略,持续推进城市更新,打造高质量发展新动能。一是扎实推进区域协调发展。推进长三角—粤港澳(无锡)科创产业融合发展区建设,在双招双引、科教文卫等方面提升吸引和承接能力。深度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准确抓住科技、资本、产业“溢出效应”。深化与苏州相城区等周边区域协同发展,推动国家级临空经济示范区创建工作取得新进展。创新优化“一区多园”发展模式,实施产城融合功能区发展规划方案,深化城市中心节点地区设计,更新城市面貌。二是深化城市更新行动。加大力度推进大运河、伯渎河沿线生态治理,全力打造美丽河湖 “新吴形象”。全力推进道桥工程、停车场、公厕等一批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优化公共交通网络。持续开展华光锅炉厂地块省级试点项目、外下甸及硕北两个市级重点单元的城市等多个地块城市更新工作。加快推进老旧城区改造,开展春潮西魏巷地块、慧智科技地块、安桥浜东侧地块、协丰工业园片区等,共计18个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和旧城区改建项目。做好房屋征收拆迁,完成征收拆迁面积120万平方米。改善居民居住舒适度,完成10个小区二次供水改造。三是升级城市精细管理。健全城市精细化管理长效机制,巩固打造“最干净城市”成效。持续推进“新吴街韵”道路街道更新治理,将地下管网、路面基础、基础市政设施、沿路绿化景观等全面纳入管控提升范畴,实现道路街巷空间一体化管控。总结提炼第一批美丽街区建设经验,推动二期美丽示范街区建设。加快区域性综合提升,着眼完善城市功能、美化城市环境、提升城市品质,持续改善群众生活体验。加强公园绿地建设,高效推进桥下空间利用,落实停车便民举措,持续深化“厕所革命”。四是推动城乡一体建设。以“农业特、农村美、农民富”为定位,以智慧农业、都市农业、绿色农业为基底,建设“高质高效的特色农业、宜居宜业的和美乡村、富裕富足的幸福农民”的农业农村现代化先行区。夯实粮食安全底线,确保1.5万亩粮食种植面积只增不减,完成1000亩市属“菜篮子”工程绿色蔬菜保供任务,建设高标准农田1200亩,建设示范型智慧园区、农场、农田等不少于2个,争创市级现代农业特色园1个。打造吴韵美丽乡村风光带,积极申报省级和美乡村,年内新增美丽示范型村庄1个。

  (六)坚持绿色发展,争创美丽新吴示范。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深入推进环境污染防治,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一是支持绿色低碳产业发展。继续坚决遏制高耗能、高排放、低水平项目盲目发展。积极推行绿色制造,全面推行清洁生产,开展重点行业清洁生产改造。加快工业、建筑、交通等重点领域绿色转型,支持开展节能降碳改造、设备更新、回收利用、工艺革新和数字化转型。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加强废旧新能源设备和汽车电池、新兴电子消费品等回收利用。统筹推动各类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加快推进绿色生产生活方式转变。二是扎实推进污染防治。坚持减污降碳协同增效,切实打好三大保卫战。强化排污指标约束,推动排放大户、重点企业、重点行业深度减排,进一步扩大环境容量,释放排污指标,推动PM2.5年均浓度稳中有降,空气优良天数比率稳中提升。强化三水统筹管理,做好入河排污口长效管理,推动水污染防治和太湖治理重点项目。提升生态文明建设水平,保障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顺利通过复核,启动新吴区生物多样性观察场站建设。以“无废城市”创建为抓手,持续提升区域固废危废配套利用处置能力。三是稳妥贯彻双碳战略。准确把握碳达峰、碳中和工作要求,坚持先立后破,科学把握推进节奏,落实能耗总量和强度双控制度。持续实施分布式光伏发电,加快加氢站项目建设,加速新能源应用推广。探索推动绿电认证、碳足迹认证与国际认证接轨,引导清洁生产、清洁能源、绿色服务业等低碳产业发展。全年完成绿色化诊断服务100家,争创国家、省、市绿色工厂3家、5家、10家,完成绿色工厂星级评定200家。

  (七)优化公共供给,扎实推进共同富裕。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一是稳定扩大就业岗位。全面梳理就业创业政策,常态化“人社专员”入园入企服务,提升企业惠企政策知晓度。开展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就业服务攻坚行动,强化政策支持和公共就业服务,促进高校毕业生等青年群体尽快就业、充分就业。完善减负、稳岗、扩就业和保重点群体就业政策举措,加强灵活就业和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保护,全年实现城镇新增就业2万人,就业困难人员就业1500人以上,支持成功自主创业1700人以上。二是提升社会保障能力。全面落实共同富裕行动计划,提升全体居民收入水平。聚焦提升人口出生率,提升年轻人口占比,制定全区人口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以系统观念统筹婚嫁、生育、就业等全链条服务,持续扩大普惠性托育有效供给,推动年轻人口乐业新吴。加快“一老一小”综合服务中心建设,实施好“锡心医养”社区居家“332”服务行动,创建全国医养结合示范区。扎实开展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和精准帮扶“3610”行动,持续健全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切实提高社会保障全面覆盖质量。三是丰富优质公共服务供给。高质量办好年度8大类50项为民办事重点项目。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持续优化教育资源供给,重点建成梅村实验中学、新坊中学(春阳实验初中)、梅里中学二校区,推动新建改扩建中小学、幼儿园9所,新增学位4000余个;依托合作办学、集群化办学,加快构建幼有优育、学有优教的高质量教育体系。优化医疗资源布局,新增启用三级综合医院—SK海力士医院,推动硕放中心完成新址搬迁,挂牌区级妇幼保健院;以区域医疗联合体为抓手,年内力争创建国家优质服务基层行推荐标准机构1家、省级社区医院1家、省市基层特色科室3—5个。四是实施文化惠民工程。持续加快“1+3+10+N”文体设施布局落地,建好文化地标。做强数字文化产业,加快引进和培育一批创新示范性强、辐射带动能力强的总部型、平台型重大文化产业项目,统筹推进无锡太湖湾国际文化艺术中心、吴越文化数字科创谷等重点文化项目建设。聚焦“五个一工程”奖项,靓化“白玉兰”文化惠民和“玉飞凤”文艺精品创作品牌。举办2024无锡新年音乐会暨无锡交响乐团成立首演音乐会。培育壮大文艺人才队伍。深化省级书香城市示范区建设,推进“钟书房”建设,广泛开展全民阅读活动。

  (八)提升治理水平,维护发展大局稳定。坚持底线思维,坚持标本兼治、远近结合,加强风险预警、防控机制和能力建设,严密防范系统性安全风险。一是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加强重点领域安全能力建设,确保粮食稳产保供、能源安全和稳定供应,有效防范化解产业链供应链、大型企业债务、非法金融等领域风险,牢牢守住不发生区域性系统性金融风险底线。全力压实“保交楼、保民生、保稳定”各项任务,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强化食品、药品、特种设备安全监管,保障群众“舌尖上的安全”。二是提高公共安全治理水平。全面强化社会治安整体防控,推进扫黑除恶常态化,重拳打击养老诈骗、电信网络诈骗和跨境赌博等突出违法犯罪。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深化源头治理三年攻坚,提升矛盾化解工作能力和质态,依法依规化解信访突出问题。健全完善“吹哨报到”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机制,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加强街道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扎实构建“精网微格”,完善“大数据+网格化+铁脚板”治理机制,打造网格化社会治理“新吴品牌”。以城运中心建设投用为抓手,加快实现“数据上云、服务下沉”。三是提升安全生产水平。谋划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健全完善统一指挥、综合协调、平台互通、资源共享的大安全大应急框架,加强危化品、城镇燃气、厂中厂等重点行业领域安全监管。加快“大安全信息系统”建设落地,跟进数据更新和场景更迭,打造新吴“城市安全大脑”。健全应急管理人才与技术保障体系,提升防灾减灾抗灾救灾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