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新吴区202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2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书面)

时间:2023-02-07 10:39 字体大小:放大 正常 缩小

信息索引号 014032126/2023-00283 生成日期 2023-02-07 公开日期 2023-02-07
文件编号 —  — 发布机构 新吴区发改委
效力状况 有效 附件下载 —  —
内容概述 2022年,在高新区党工委、管委会,新吴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区人大、区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全区上下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十九届历次全会以及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落实国家和省市区各项决策部署,按照“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重大要求,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较好完成了区二届人大一次会议确定的目标任务。

关于新吴区202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2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书面)

——2023年1月4日在新吴区二届人大二次会议上

无锡高新区(新吴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各位代表:

受区人民政府的委托,向大会报告全区202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2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请予审议,并请区政协各位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2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

2022年,在高新区党工委、管委会,新吴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区人大、区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全区上下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十九届历次全会以及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落实国家和省市区各项决策部署,按照“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重大要求,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较好完成了区二届人大一次会议确定的目标任务。2022年主要指标预计完成情况如下:

1. 地区生产总值约2380亿元,同比增长3.5%左右。

2. 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42.1亿元,同口径增长5.6%。

3. 规上工业增加值约1800亿元,同比增长6.5%左右。

4. 固定资产投资约745亿元,同比增长3%左右;其中工业投入约339亿元。

5. 到位外资完成约13.5亿美元。

6. 进出口总额以美元计价约581.5亿美元,同比增长2.3%左右。

7.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约420亿元,同比增长1.3%左右。

8. 规上服务业营业收入约610亿元,同比增长12%左右。

9. 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约7.25万元,同比增长5%左右。

10. 城镇新增就业约2.2万人,城镇调查失业率控制在5%以内。

二、2022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成效

2022年,全区上下坚持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扎实推进经济增长、科技创新、产业发展、改革开放、产城融合、民生改善等工作,加快推动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一)巩固产业发展优势,经济运行企稳回升。成立区稳增长服务专班,开展“进万企解难题促发展”、“两链”护航行动,打出稳经济政策“组合拳”,拨付停业补助等稳增长资金5.9亿元,办理留抵退税51.3亿元,延缓制造业中小微企业税费税收缴纳14.95亿元,有力推动主要经济指标企稳回升。产业经济稳中有进。围绕“6+2+X”主导产业方向,抢抓数字经济发展机遇,预计营收规模突破3000亿元,全市第一。重点产业培育成效明显,规上工业产值规模突破6100亿元,物联网、集成电路、软件和信息技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保持两位数增长,其中集成电路产业集群入选首批省创新型产业集群,获评省级车联网和智能网联汽车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制造业发展成效显著,获批省首批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示范区,4家单位(个人)获得江苏制造突出贡献奖。有效投入持续扩大。策划全市重大产业项目建设现场会、“云签约”等重大活动,12个产业招商中心尽锐出战,掀起“双招双引”新热潮,预计全年完成备案亿元以上项目150个、总投资超900亿元,其中超10亿元项目18个、50亿元以上项目3个。139个省市区重大项目加速建设,项目开工率、投资完成率全市第一;省市级重大项目完成投资预计超305亿元,总量全市第一。社会消费持续恢复。组织区内重点商贸综合体开展多轮次促消费活动,举办新能源汽车消费节,先后两轮发放2000万元汽车消费券,带动大宗消费快速升温。新地假日广场改造提升,展现新吴国际消费形象。加快推进国际消费中心活力城区培育建设,开展智慧商圈、智慧商店示范创建,推动2家纳入市级试点的社区完善业态功能。加快推进农贸市场集中运营改革,推动社区智慧菜篮子建设,在全区共投放智慧生鲜自提网点27个。发布“高新区房5条”,促进房地产平稳健康发展。质量效益持续提升。加快“智改数转”步伐,规上工业企业开展数字化诊断服务412家,实施智能化改造项目85个,新增省级智能工厂3家、市级标杆89个,均为全市第一。日联科技、微导纳米等13家企业入选国家专精特新支持名单,获认国家、省市单项冠军及各类“专精特新”企业122家次,全市第一。推进产业园区“三优化三提升”,拆迁腾换工业用地1400亩、优化提升1640亩。开建工业载体105万平方米,建成50万平方米。

(二)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提升科技创新。紧紧围绕“高”和“新”的发展定位,高新区进入全国前20强,全省高新区综合评价第2。创新主体加速壮大。预计全年招引科技企业2320家,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入库首次突破2000家;全年净增高企250家左右,有效期内高企超1290家,带动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上工业总产值比重达71.3%;市雏鹰、瞪羚、准独角兽企业培育入库企业351家,德科立、日联科技等3家科创板企业成功上市过会。新增20家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华进半导体获批牵头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先导智能获批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创新基础支撑有力。签约落户北京大学长三角未来技术生命健康研究院和北京大学无锡电子设计自动化研究院、香港理工大学无锡科技创新研究院等一批重点科研院所机构。新增获批省级科技企业孵化器2家、众创空间6家,列全市第一。研发支出实现较快增长,规上工业企业研发覆盖率70%,超过去年11个百分点。技术合同成交额超175亿元,总量全市第一。创新人才持续汇聚。出台“人才强区”黄金12条,成立区人才发展集团,全年入选国家级海外引才人才计划17人,超过近十年入选数总和,国省市人才计划入围入选项目持续保持全市第一。开展德国法兰克福、粤港澳人才项目专场路演等人才交流活动40余场,引进各类高层次人才1250名,2万余名青年人才涌入高新区。创新生态更加优越。发布建设具有世界影响力高科技园区行动纲要等系列文件,开工建设科创载体31个、234万平方米,建成投用62万平方米。推动异地创新中心建设,无锡高新区(大湾区)创新中心揭牌运营。向595个科技项目投放“锡科贷”、“新科贷”等科技贷款17.2亿元。启动“人才服务提升年”,升级改建4000套人才公寓,出台高层次人才子女教育等5大保障举措。

(三)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厚植全面发展动能。坚持把改革作为发展的根本动力,把开放作为发展的必由之路,推动改革开放纵深发展。关键领域改革进一步加速。创新优化“一区多园”发展模式,研究编制省级产城融合功能区发展规划实施方案,构建全区“二城三区”功能园区全覆盖整体发展格局。强化国企改革落地见效,提高市场化发展力度,推进区属国企资源整合,搭建以新动能产业基金为主导的产业引导基金体系,汇聚基金超300支、规模超650亿元。营商环境进一步优化。出台2022年无锡市新吴区优化营商环境行动方案,委托普华永道开展2021年营商环境评估工作,发布2022年行动纲要。进一步畅通信息收集和监督投诉渠道,充分听取社会各界优化营商环境意见建议,聘用营商环境特邀监督员,发挥社会力量监督作用。在营商环境连续两年全省城区第2的基础上,着力打造“全省营商环境第一区”。“放管服”改革进一步深化。编制公布区级行政许可事项清单,建立“三联协同、审管联动”工作机制,实现街道便民服务中心、村(社区)便民服务站“综合窗口”全覆盖。推进“一件事一次办”改革,累计发放“一码通”证照1280户。推进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完成“拿地即开工”项目15个,总量全市第一。对外开放水平进一步提升。中新双方深化合作,启动建设无锡新加坡科创城。围绕打造外商投资最满意开发区目标,出台进一步做好全区招商护商工作落实方案,预计全年新批协议外资近30亿美元,新批协议注册外资超3000万美元重大项目14个,新增省级跨国公司总部及功能性机构1家。培育区级总部企业100家、工厂总部化企业50家。积极开展“两链”护航,鼓励并支持企业借助中欧班列、海铁联运、二类口岸“水水连运”等多种模式快进快出,持续推动长三角电子元器件国际分拨中心项目,积极培育壮大保税维修检测业务等外贸新业态。开展自贸区联动创新区改革创新,成功获批国家进口贸易促进创新示范区。

(四)加速推进城市更新,提升城乡融合水平。坚持以产城融合推动区域发展新格局,全面统筹城乡一体建设。加速产城融合步伐。发布国际化创新型城区产城融合总体规划及三年行动计划,建立全区总纲-板块规划-近期建设完整逻辑的规划体系。强化重点区域研究,完成太湖湾科创城总体城市设计、鸿山旅游度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和镇村布局规划动态优化评估。推进综合交通规划修编工作及第三轮轨道交通建设规划保障工作,形成国土空间规划“三区三线”划定成果,全方位提升“美丽新吴”城市空间品质。城市更新提速建设。加快建设菱湖大桥、高浪路快速化、G312新区段快速化改造、地铁4号线2期和5号线等一批重大基础设施工程。全年将建成学志路、前卫路等公共停车场12处,新增车位3000余个、动态联网车位3.5万个,完成10个、250万平方米老旧小区综合改造工程,完成15个小区二次供水改造,既有住宅25台电梯加装工作,15个小区7500个充电桩(位)建设。完成拆迁面积170万平方米,市级攻坚拔点项目39个,开工建设6个项目、4456套安居房。精细管理深入推进。聚力打造“全国最干净城市”目标,推动“城市管家”治理模式全域覆盖,首批启动建设美丽示范街区10个、改造培育精品特色街项目6个。持续推进垃圾分类,建成和投运全市第一座区级生活垃圾分类转运站。推进4大类45项城市家具系统化、标准化建设,促进公共空间环境改造和品质提升。构建“公园绿地10分钟服务圈”,新增绿地55公顷,新改建各类公园、游园、口袋公园15个,建成新洲社区、华丰社区等2个公园化社区。乡村振兴全面提速。全面落实粮食安全责任制,坚决扛稳粮食生产和粮食安全重任,粮食产量增长9.4%,绿色食品比重达到71.3%,高标准农田建设水平位于全市前列。深化“智慧+绿色”示范区建设,引领建设“未来农场”项目,梁鸿生态农场获评省级示范家庭农场。连片式打造“吴韵江南”美丽乡村风光带,大坊桥村近两年获评全市唯一“中国美丽休闲乡村”,大坊桥姚更上被命名为市级特色田园乡村和市级最美村庄。

(五)深入开展污染攻坚,生态环境有效改善。统筹产业结构调整、污染治理、生态保护,努力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新吴。绿色发展快速推进。组织实施省级以上开发区区域能评、环评,推进全区碳管理平台建设。出台关于节能降碳绿色发展的政策意见,完成企业节能诊断服务138家,申报市级绿色节能类项目16个;推荐申报国家、省绿色工厂4家、12家,完成绿色工厂星级评定276家;推荐小天鹅申报第四批工业产品绿色设计示范企业、华光环能申报国家重大环保技术目录。闻泰智能制造产业园“园区+社区+地下空间”综合节地模式入选全省地下空间开发利用节地模式案例,我区获评2021年度省自然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模范区。污染攻坚加速推进。全力抓好上级交办45个突出生态环保督察问题整改,按期保质完成各项整改任务。突出精准治气,坚持控源头、抓重点、强联动,大气质量在全市率先实现“逆转”,PM2.5年均浓度27.9微克/立方米,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77.9%,改善幅度全市第一。协同推进水环境治理,17处长江太湖入河排污口已完成整治16处,71处太湖流域入河(湖)排污口已完成整治56处。河流型国省考断面优III率100%,38条市级新一轮整治河道优III比例83.8%。加强管控修复污染地块,完成72个地块高风险和化工企业土壤污染状况调查。人居环境美化提升。完成13条市级美丽示范河湖和52条美丽示范河湖建设,持续推进伯渎河(锡兴路-高浪路)生态环境治理工程和伯渎河生态治理工程二期,伯渎河公园西区建设项目荣获2021年江苏人居环境范例奖。基本完成太科园片区河道水生态修复工程,初步实现“扮靓美丽河湖,推窗见绿开门亲水”的目标。更广维度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开展全区“旱厕”动态清零专项整治和村庄全域清洁“两大行动”,3个行政村38个自然村长效管护合格村比例达100%,农村人居环境全年四次测评均列全市第一。

(六)持续补齐民生短板,社会事业全面发展。践行共建共享理念,大力改善民生福祉,让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就业物价保持稳定。深入实施高质量就业促进行动,开展求职招聘活动200场,全年新增城镇就业2万人,引进大学生2.3万余人,总量全市第一。持续狠抓重点群体就业,促进城镇失业人员就业9631人,就业困难人员就业2596人。支持成功自主创业人数4262人,完成率全市第一。提前完成年度退役军人及随军家属安置工作,高标准完成自主就业退役士兵培训就业工作,退役军人就业安置率100%。持续推进降本减负,稳定保供重要民生商品,平价商店惠民超1800万元。公共服务体系更加完善。强力推进总投资157.3亿元的8大类75个区级为民办实事重点项目,全年完成投资55亿元。建立健全分层分类社会救助制度,加快推进区域一老一小综合服务中心选址论证,累计创成全国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区2个、老年友好型社区1个;新增托育机构8家、托位数735个。社会事业协调并进。凝集教育优先发展共识,推动新建改扩建中小学6所、幼儿园8所,累计新增学位8000余个。创新推进跨区域、跨学段合作办学,上海世外附属学校挂牌托管,太科城大桥实验学校顺利开办,新吴实验中学启用,梅村高中空港分校建设扎实推进。守牢学校育人主阵地,抓好“双减”和规范民办义务教育发展,“全市唯一”入选全国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先行创建区。优化医疗资源均衡布局,启动建设瑞金医院无锡分院二期、海力士医院,梅村中心完成新址搬迁并挂牌区老年病医院,旺庄中心成功创建省社区医院,旺庄、梅村、江溪二中心通过国家优质服务基层行推荐标准审核。社会治理纵深推进。开展社区规划调整,新成立社区11个、优化调整社区管辖范围26个。持续开展“善治新吴”社区治理创新项目选培,旺庄街道项目获评全国基层治理创新典型案例。全面实施“精网微格”工程,提档一级推进专职网格员队伍建设,深入推进特殊困难群体救助帮扶和妇女儿童权益保障问题专项排查整治,打击整治养老诈骗专项行动,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斗争。文体服务供给优化。无锡太湖湾国际文化艺术中心暨交响音乐厅、伯渎河文化中心、吴越文化数字科创谷一期工程开工建设,建成8个新型城市阅读空间和5个阅读联盟点,引进亿元以上文化产业项目8个。参加首届“无锡杯”足球联赛,勇夺全市第二名。有力提档文化服务,广泛开展“致敬三十年携手向未来”摄影作品展等群众文化活动1万余场,公益培训1800多课时。举办省吴文化协会论坛,挂牌江苏省唯一的吴文化考古研究基地,梅里遗址博物馆成功备案国家博物馆并正式开馆。安全基础持续夯实。统筹发展与安全,根据形势变化及时优化完善疫情防控举措,科学应对“6·28”疫情,最大限度减少疫情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深入做好疫情防控期间急危重症、特殊人群、慢性病患者医疗需求保障工作。全面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用好“三年大灶”经验,强化专项整治督导,全力推进重点领域百日攻坚,扎实推进危化品领域安全专项治理,安全事故起数、死亡人数,分别下降20%、25%。有效化解信访件,有序处置“问题楼盘”,社会大局保持和谐稳定。

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看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面临不少困难和矛盾:宏观经济形势仍然复杂严峻,经济稳定增长的基础还不稳固,消费市场回暖不快,稳外贸的压力依然较大;部分重点领域、关键环节改革还有待攻坚,市场发展活力动力需进一步激发,企业生产经营依然面临成本上升、订单不足等问题,自主创新能力需加力提升,资源要素制约依然突出,大气、水环境质量改善任务仍然艰巨,民生领域还存在短板弱项,安全生产还存在风险隐患。对此,我们将坚定信心、锐意进取,在今后的工作中努力加以解决。

三、202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安排

2023年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开局之年,也是实施“十四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一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明年要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突出做好稳增长、稳就业、稳物价工作,推动经济运行整体好转。做好全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工作,科学计划安排2023年计划重点考虑三个方面:一是注重落实党的二十大最新部署要求。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中央和省市经济工作会议精神,以高质量发展为首要任务,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二是注重体现挑大梁扛重责要求。全面落实区委二届三次全会精神,凝心聚力、奋勇前进,妥善有力应对外部冲击和经济下行压力,参照无锡市计划指标安排,确保主要经济指标增速高于全市、位居苏南开发区前列,为全市发展大局多挑担子、多作贡献。三是注重与“十四五”规划目标有机衔接。统筹把握发展规划与年度计划的关系,既立足当前又着眼长远,突出短期需要和长期发展的辩证统一,保持经济增长预期目标的连续性平稳性,以高质量发展的实际成效为“十四五”发展打下坚实基础。2023年主要指标预排如下:

1. 地区生产总值增长5.3%以上。

2. 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6%左右。

3. 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6.8%左右。

4. 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14%左右。

5.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6.5%左右。

6. 规上服务业营业收入增长7%左右。

7. 到位注册外资13.5亿美元。

8. 进出口总额稳中提质。

9. 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经济增长保持同步。

10. 城镇新增就业2万人以上,城镇调查失业率控制在5%以内。

11. 安全生产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持续下降。

12. 节能减排和大气、水环境质量等约束性指标完成市下达的目标任务。

今年目标安排中,地区生产总值目标既考虑“高于全市平均、位居苏南开发区前列”的工作要求,着力稳定社会预期和市场信心,也考虑到宏观环境变化、需求不足等多重因素的影响。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目标充分考虑延续实施减税降费政策的影响。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目标既考虑支撑GDP增长的需要,又考虑推动工业经济质效稳步提升,为工业发展积聚后劲留足空间。消费目标高于GDP,力争更好发挥消费对经济增长的基础作用。进出口目标与全市保持一致,既考虑我区产业基础好、韧性强的优势,也充分考虑外贸增长面临的不确定性。实际使用外资目标既考虑形势变化、口径调控影响,又深挖潜力、提质增效,确保总量位居全省城区前列。新增就业人数目标与市下达目标保持一致,顶格落实好减负稳岗举措,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节能减排等约束性指标确保完成市下达目标。

四、完成202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的主要任务

为确保完成2023年计划目标,重点做好以下八个方面工作。

(一)扩大消费投资需求,全力稳定经济增长

1. 发挥重点项目牵引作用。围绕“6+2+X”现代产业体系,紧盯“大而强”的头部企业、产业链链主企业,优质科技和现代服务业重点项目,健全招商信息、资源、项目、平台、成果共享机制,提升全区招商合力。全年新招引亿元产业项目100个,其中超10亿元项目18个、超100亿元项目2个。落实落细重大产业项目领导挂钩、责任包保制度,对已签约的阿特拉斯·科普柯、屹信航天等重大产业项目,尽快启动前期工作;推动SK海力士、村田三工厂等重点项目尽快投产达效,力争所有项目提前三个月推进到位,确保全年完成投资额350亿元以上。

2. 放大有效投资关键作用。接续实施稳经济政策措施,充分发挥区推动有效投资重要项目协调机制作用,加大“两新一重”、民生保障和公共服务等领域投资力度,加快落实项目审批、用地、市政配套等建设条件,推动项目早开工、早建成、早投用,确保固定资产投资780亿元,其中工业投资360亿元。发挥政府投资引导作用,安排区级政府投资项目90个,总投资152亿元。抢抓国家政策机遇,加大新增专项债券项目谋划力度,继续发挥政府专项债券稳投资、补短板的重要作用,推动债券项目尽快形成实物工作量,提高债券资金使用效益。

3. 突出市场消费基础作用。推动扩大内需与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组织举办“约惠新吴”系列消费促进活动。推进“智慧商圈”“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建设,打造国际化消费活力城区。加快推进梅里古镇参评省级高品位步行街试点,充分依托新地假日广场等一批特色商业载体,打造国际化、丰富多元化的消费场景。

4. 强化资源要素保障作用。做好区片价调整、土地征收成片开发方案及重点项目征地报批工作,优先保障优质重点项目“落地上图”。制定区级“三提三即”改革实施细则,推进“拿地即开工”规范化标准化。对带有市场准入限制的显性和隐性壁垒开展清理,持续便利市场化登记。强化全区用能调配,推进重大项目配套电力工程建设,做好迎峰度夏有序用电。高质量摸清全区经济发展“家底”,扎实开展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

(二)强化科教人才支撑,打造一流科技园区

5. 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持续推进以深圳、北京、上海为主要阵地的异地创新中心建设,加强与一流大学、机构、企业开展深度合作。推动北京大学长三角未来技术生命健康研究院等重点研发机构取得实质进展。建立新型研发机构分层管理机制,鼓励朗新科技、中电海康等龙头企业建设一批企业创新联合体。支持和鼓励高企承接重大科技成果转化项目、承担国家重大专项,全年对上争取省级以上科技计划项目不少于20个,省级以上科技进步奖不少于5项。推动全社会研发投入占GDP比重、规上工业企业研发投入强度、技术合同登记等核心指标稳中提升,每万人口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63件。

6. 强化创新主体培育。围绕“强链、延链和补链”,加快高成长性创新企业引育和领军人才精准招引,全年引进科技企业2000家以上,其中符合人才培育和高企培育项目占比不少于30%,重大科技项目100个以上。深入实施科创企业行动计划,推动“高企规上化、规上高企化”,通过国家高企认定550家、新增市“三类企业”300家,其中准独角兽企业20家以上、上市过会企业3家。强化新物种企业梯队建设,建立具有“哪吒”潜质的企业库,前瞻布局硅基光电产业,人工智能、区块链、6G、元宇宙等未来产业。

7. 突出人才引领发展。出台全面推进新时代人才强区建设的意见,完善升级飞凤人才“1+X”政策体系,优化“四支人才队伍”建设,打造科技、教育、人才“三位一体”支撑平台,引进各类高层次人才超1000人,培育高技能人才2700人。探索成立高新区产业人才发展学院,建设粤港澳创新创业基地。强化“卡脖子”领军人才和青年工程师引进培养,培育区科技领军人才项目200个。实施“安新吴忧才精彩”计划,着力打造太湖湾科创城“国际人才社区”产城融合样板。

8. 构建创新生态体系。全面推进积分企业扩容,实施完善重大项目“揭榜挂帅”机制升级版,探索建立政府引导、企业主导模式的“科技副总”选聘机制。深入落实高新区科创载体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建成高品质孵化载体75万平米以上。加快科技金融服务中心建设,整体打造“一核两翼三区”的科技金融发展格局,支持按市场化原则设立产业投资基金、创业投资基金,积极开展多样化科技金融服务,全区基金规模持续增长,争创国家高新区科技金融试点区和示范区。

(三)巩固产业链供应链,发展现代产业体系

9. 培育先进产业集群。围绕全市“465”先进制造业集群和区“6+2+X”现代产业发展方向,集聚产业创新集群要素,推进产业基础和关键核心技术突破,做强先进制造业集群和优势产业链,积极构建多层次优势产业集群发展格局。紧扣产业发展方向,制定出台区内重点产业集群细分领域实施方案,完善制造业重点项目建设保障服务机制,推动物联网产业产值达到2800亿元、集成电路产业产值突破1350亿元。积极布局未来发展新赛道,深化布局元宇宙、氢燃料电池等未来产业,进一步提高战略性新兴产业占比,力争规上工业总产值突破6800亿元,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总产值60%以上。

10. 加快落实智改数转。全面落实智能化改造和数字化转型三年行动计划,多场景、深层次推动“智改数转”,着力构建中小企业数字化赋能体系,推动完成技改升级企业200家以上,两化深度融合重点项目40个以上。加快推进数字化诊断,开展标杆示范引领、企业分类推进、园区数字化转型等行动,全年完成企业数字化诊断300家以上,力争新增智能制造标杆130个以上,培育智能场景10个。鼓励支持企业专精特新发展,建立完善市专精特新企业培育库,引导企业加大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积极推进企业技术中心建设,力争培育认定市级以上专精特新企业100家以上,认定江苏省、苏锡常首台套项目8个以上。

11. 打造数字经济高地。深入实施加快推进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推进新型信息网络基础设施建设,推动数字经济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创新,拓展数字经济融合应用,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14%。以智能传感、车联网、工业互联网“一感两网”为主攻方向,持续推动物联网、集成电路等信息产业向纵深发展。重点推进综保区智能驾驶物流应用、城管数字指挥一体化中心、教育大数据等项目,加快引进一批国内外知名、辐射带动力强的数字经济头部企业,提升数字经济核心竞争力。高标准推进车联网、信创等先导区建设,强化数据安全管理,提高自主可控水平。

12. 加快产业融合提质。以产业链延伸、产业交叉渗透、交互作用为重点,推动服务业与制造业在更广范围、更深领域融合发展。积极推进“两业”深度融合发展试点示范行动,争创一批省级“两业”深度融合试点示范项目。推进总部经济集聚规模提升,丰富总部经济业态,做好省市级总部经济企业培育申报工作。加快空港、城铁等枢纽功能提升,大力发展航空物流、临空先进制造、高端商贸服务,健全功能性口岸,争创国家级临空经济示范区。深入推进街道产业园区“三优化三提升”,拆迁腾换工业用地2158亩、“二优二”3953亩。尽早规划建设一批工业载体标杆示范区,开工建设100万平方米,竣工投用50万平方米。

(四)深化重点领域改革,营造一流营商环境

13. 持之以恒深化改革。创新优化“一区多园”发展模式,深化“园街合一”运行机制,推动“两城三区”建设向纵深推进,完成中欧(无锡)绿色产业合作创新区发展规划,力争获批园区管理机构。积极抢抓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基金)、制造业中长期贷款、设备购置与更新改造贷款贴息、中央预算内资金等政策机遇,加强与社会资本合作对接,全面拓宽投资领域和融资渠道。大力发展股权融资、债券融资、资产支持证券等融资工具,持续推进政府性融资担保体系建设,多渠道破解民营企业融资难题。统筹谋划区属国企整合,科学设定国企监管层级和架构,提高专业化运营水平,逐步建立完善符合发展战略的投资决策管理体系和市场化激励制度。

14. 打造最优营商环境。深化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更高标准优化营商环境创新举措,开展2022年营商环境评估工作,并提出2023年行动纲要。持续用好领导干部挂钩联系重点企业、企业家座谈会和营商环境特邀监督员等制度,健全制度化常态化政企沟通渠道,促进惠企政策智能匹配、直达快享,着力打造“无难事、悉心办”优化营商环境新吴品牌。高起点深化“放管服”改革,推进更多高频政务服务事项“跨省通办”,制定区级“三提三即”改革实施细则,优化“一照准营”改革,探索“一业一证”改革,不断激发市场主体创业活力。聚焦利企便民,深入推进“15分钟政务服务圈”,建成现代化政务服务体系新标杆。狠抓信用建设,集中清理、退出、修复一批失信市场主体,确保社会诚信满意度95%以上。

15. 提升外资外贸质效。进一步加强稳外资工作,落实外商投资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制度,持续推动外商投资便利化。创新利用外资方式,推动外资在股权投资、境外发债等新业态、新模式上扩大开放。积极研究招引推进QFLP项目落地,培育发展外资总部。瞄准世界500强、行业龙头企业开展精准招商、重点攻关突破,力争在江苏省外资总部集聚区上实现突破。着力推动外贸提质增效,优化外贸运行动态预警机制,持续推进长三角电子元器件国际分拨中心建设。引导外贸企业开拓国外、国内两个市场,支持龙头项目和重点加贸企业拓增量、抓订单,稳住外贸基本盘。

16. 提升平台承载能力。利用获批国家级进口贸易促进创新示范区契机,启动打造以“空港型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产业链进口+消费品跨境电商进口”为特色的示范区培育工作,以“贸易促进”与“贸易创新”来构建我区开放型经济发展新优势。推动跨境电商产业园提档升级,积极推进“1039”集采模式,重点扶持区内龙头跨境电商企业做大做强。推动“保税+服务贸易”再添新样本,力争“1210”跨境海外仓出口达到1.5亿美元,新型离岸贸易收支额达到80亿美元。高水平推进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两个国家外贸转型升级基地建设工作。研究出台无锡高新区服务贸易产业扶持政策,积极申报国家第二批数字服务出口基地。推进智慧综保区建设,提升“5G+工业互联网”智能化应用整体水平。

(五)加快产城融合发展,推动新型城镇化建设

17. 强化规划引领建设。编制国土空间规划成果和专家论证、报批等工作,健全国土空间规划“两级三类”编制体系,推动“多规合一”。以高新区(新吴区)现代化国际化创新型城区产城融合规划为依据,深化中欧产业园、工博园等重点产业园区城市设计。围绕自然资源要素配置改革,开展新型产业用地分区管控研究。做强新吴区交通“骨架”,开展区级道路疏堵工程规划研究,完善地铁4、5号轨道线网布局和站点选址。做好区片价调整、土地征收成片开发方案及重点项目征地报批工作,推动华创先锋、威伊艾姆等一批重点项目顺利落地,积极探索存量资源盘活路径及政策,力争全国自然资源节约集约示范区。

18. 深化城市更新行动。充分发挥政府投资引导作用,鼓励引导民间资本参与交通、物流、生态、社会事业等项目建设。协同推进苏南硕放机场门户枢纽等重大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科学高标建设一批学校、医院、小区,满足高质量生活需求。全力推进道桥工程、停车场、公厕等一批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优化公共交通网络,对老旧小区、主干道、骨干河道等重点区域进行功能完善和景观绿道提升改造。开展外下甸、硕北等多个地块城市更新工作。加快推进硕放实验小学南侧地块、薛典路以东地块 (三期住宅)、向阳路西侧地块、塘南东风新村地块、吴风小学地块、城中村改造协丰片区、新湖北街北侧地块等24个地块旧城改建项目。做好房屋征收拆迁,2023年度完成征收拆迁项目44个,拆迁面积200万平方米。改善居民居住舒适度,完成10个小区二次供水改造,3000个充电桩(位)建设。

19. 升级城市精细管理。健全城市精细化管理长效机制,打造富有高新特色、新吴特点的现代化国际城区,着力打造“全国最干净高新区”。持续推进“新吴街韵”道路街道更新治理,动态更新全区道路街巷底册,推进道路街巷出新改造、体系化管理,全面推行道路街巷“码上评”综合评价系统。深入打造美丽示范街区,精心打造一批能充分展示新吴特质美丽示范街区群。加强公园绿地建设,高效推进桥下空间利用,扎实做好“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创建工作。持续深化“厕所革命”,新改建公厕25座。 深入推进垃圾分类工作,加快生活垃圾分类转运中心建设,全区日转运生活垃圾规模将达到1800吨以上。

(六)坚持绿色低碳发展,加快美丽新吴建设

20. 全面贯彻双碳战略。准确把握碳达峰、碳中和工作要求,全方位全过程推行绿色低碳发展,加快低碳示范应用推广,确保能耗“双控”完成各项既定目标。强化全区用能调配,持续实施分布式光伏发电,加快加氢站项目建设,加速新能源应用推广;做好迎峰度夏有序用电工作,推进重大项目配套电力工程建设。推动企业向绿色制造转型,加大对重点用能单位的节能管控,探索建设一批“近零碳”排放示范工厂,推进绿色制造体系建设。全年完成绿色化诊断服务100家,争创国家、省、市绿色工厂2家、5家、10家,完成绿色工厂星级评定100家。

21. 打造优质生态环境。坚持减污降碳协同增效,切实打好三大保卫战。强化排污指标约束,推动排放大户、重点企业、重点行业深度减排,进一步扩大环境容量,释放排污指标,推动PM2.5年均浓度稳中有降,空气优良天数比率稳中提升。强化三水统筹管理,推动承泽坎桥、金城东路桥、大溪港等国省考断面水质保障,做好入河排污口长效管理,推动水污染防治和太湖治理重点项目,落实省级以上工业园区水污染整治专项行动,确保市级考核河道80%达到III类水质、国省考断面稳定达标。以“无废城市”创建为抓手,提升区域固废危废配套利用处置能力;以“全国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创建促进自然生态保护工作走深走实,打造先进区域水环境修复和生态建设的示范标杆。

22. 纵深推进乡村振兴。全面推进现代“美丽农居”建设,持续改善农村住房条件。以“农业农村现代化示范引领区”为出发点,以“一区三带”规划实践为切入点,着力建设高质高效的“品质田园”、宜居宜业的“美丽家园”、富裕富足的“幸福乐园”,全力打造苏南地区农业农村现代化示范样板。积极打造传统葡萄品牌、优势稻米品牌、智慧农业品牌,绿色农产品比重持续全市前列。高标准建设现代农业园区,以“未来农场”项目为示范载体,撬动产业迭代升级。整区域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建成无锡东部板块千亩连片的科技示范景观农田项目1个。重点建设“六类家园”,积极创建省级生态宜居美丽乡村示范镇村,全力推进东塘街村争创“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

(七)优化公共服务供给,扎实推进共同富裕

23. 实现更优社会保障。全面落实共同富裕行动计划,统筹抓好富民增收,努力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增加低收入者收入,扩大中等收入群体,有力提升全体居民收入水平,确保居民收入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强化就业优先政策,高度关注高校毕业生、农民工和困难人群等重点群体就业问题,完善减负、稳岗、扩就业和保重点群体就业政策举措,加强灵活就业和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保护,全年实现城镇新增就业2万人,城镇调查失业率控制在5%以内,就业困难人员就业2050人以上,支持成功自主创业2300人以上。创新完善慈善资金规范引入、社会组织项目化参与和一站式救助顾问机制,按照“低保特困、低保边缘和支出型困难家庭、其他急难困难群众”三个圈层,提供多元救助帮扶服务,重点推进精准帮扶系列工程。

24. 持续优化公共服务。高质量办好年度8大类为民办实事项目和20项重点民生实事项目。加大优质教育资源供给,推动新建改扩建中小学、幼儿园10所,新增学位1万余个。持续扩大普惠园、省市优质园覆盖率,促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支持区内高中高水平发展,积极创建国家级社区教育示范区,建设新吴优质教育“六大核心圈”,打造无锡教育高质量发展第一区。优化医疗资源布局。加快瑞金医院无锡分院二期、海力士医院建设,完成区中医医院、硕放中心新址搬迁。建强公共卫生服务体系,深化健康新吴建设,年内新建省级健康社区6个、省级健康促进医院1家、健康主题公园1个,争创健康江苏建设示范点1-2个。全心打造“一老一小”综合服务品牌,建设区级综合服务中心,拓宽医育服务供给,累计建成普惠性托育机构建成20家以上,新增托幼机构400个。完善医养融合服务圈,新增护理床位50张,家庭病床建床200张。推进现役军人家庭关爱中心建设,提升军人尊崇感满意度。

25. 更好满足文化需求。完善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城乡一体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体育服务体系建设。持续加快“1+3+10+N”文体设施布局落地,统筹推进无锡太湖湾国际文化艺术中心、吴越文化数字科创谷一期项目伯渎河文化中心、伯渎河体育中心、泰伯和空港区级文体中心等项目建设。统筹各级文化资源,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上云用数赋智”,鼓励社会资本全面参与推进“钟书房”阅读空间建设。做强“玉飞凤”精品创作工程、“白玉兰”文化惠民工程品牌,加大精品文艺创作力度,举办大型文化活动。高质量开展吴文化综合研究,组织梅里古镇申报省级旅游休闲街区。增强全民健身带动力,开展“乐动高新”第十届全民健身系列活动等品牌赛事活动。推动江抗红色文化交流中心建设,提升新吴红色文化感召力和知名度。

(八)提升社会治理水平,维护发展大局稳定

26. 提升安全生产水平。巩固提升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成效,压实责任,加强危化品、城镇燃气、油气管道、交通运输、冶金工贸等重点行业领域安全能力建设,坚决防范遏制重特大和有影响事故,全链条全环节铸牢安全防线。抓实企业主体责任,加大宣传培训力度,强化典型示范、警示教育、以案促改。提升公共安全风险主动预防和精准管控能力,加强重大安全风险隐患排查研判和监测预警,强化应急响应和救援能力建设,健全应急管理人才与技术保障体系,提升防灾减灾抗灾救灾能力。

27. 推进平安新吴建设。全面强化社会治安整体防控,推进扫黑除恶常态化,重拳打击养老诈骗、电信网络诈骗和跨境赌博等突出违法犯罪。全面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畅通和规范群众诉求表达、利益协调、权益保障通道,用心用情、依法依规做好信访稳定工作。加强街道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扎实构建“精网微格”,完善“大数据+网格化+铁脚板”治理机制,打造网格化社会治理“新吴品牌”。以城运中心建设投用为抓手,加快实现“数据上云、服务下沉”。

28. 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加强重点领域安全能力建设,确保粮食稳产保供、能源安全和稳定供应,有效防范化解产业链供应链、大型企业债务、非法金融等领域风险,牢牢守住不发生区域性系统性金融风险底线。全力压实“保交楼、保民生、保稳定”各项任务,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强化食品、药品、特种设备安全监管,保障群众“舌尖上的安全”,全力维护全区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大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