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上半年工作总结

时间:2021-08-19 16:28 字体大小:放大 正常 缩小

信息索引号 014032126/2021-02666 生成日期 2021-08-19 公开日期 2021-08-19
文件编号 —  — 发布机构 新吴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效力状况 有效 附件下载 —  —
内容概述 2021年上半年工作总结

  今年以来,区发改委在区委、区政府坚强领导下,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全面做好“能级提档、产业提质、动力提升、环境提优”四篇文章,坚定勇当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全能冠军”信心,加压奋进、真抓实干,发展改革各项工作稳步推进、取得了较好的工作成效。新吴区先后获评无锡市2020年度金融工作“综合项献先进单位”、无锡市2020年度“金融生态优秀区”,区发改委获评2020年度青海省脱贫攻坚先进单位。

  一、2021年工作基本情况

  上半年,发改委锐意进取、开拓创新,各项重点工作稳步推进,双碳、能源、上市金融等工作取得较好成绩,重大项目建设持续领跑全市,发改委承担的各项主要经济指标稳中向好,一季度以来呈现逐月向好的发展态势。

  1. 加强规划引领,全面落实重大战略。编制完成《无锡市新吴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并报送区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六次会议审议通过;按工作计划,正式印发并对外公开发布规划《纲要》;督促推进18个区“十四五”专项规划和区域规划编制工作,并按要求审议发布;认真对接、评审教育、民政、卫生、文旅、现代产业等专项规划,确保相关规划切实可行,符合总规脉络。编制完成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扎实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行动方案和2021年度工作要点;积极配合市召开2021年度长三角地区主要领导座谈会;按照区领导指示,赴苏州工业园区苏相合作区考察调研,完成苏相合作区建设发展情况的报告;保障区四套班子领导赴浙江嘉兴的人才创业创新服务综合体—智立方人才港和浙江长三角人才大厦调研长三角人才一体化发展工作。拟制区长江经济带2021年度工作要点;完成区长江经济带负面清单管理制度执行情况自评报告,推荐梁鸿湿地公园、梅里古镇和能之汇等3个项目作为我区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典型案例上报。启动编制2021年“一带一路”工作要点,形成征求意见稿,完成全市领导小组会议材料起草。积极推进重大外资项目建设,按月、季度及时更新梳理2个国家级、7个省级重大外资项目进展情况。1-6月,全区对外投资总额达到6345.6万元,同比增长177.4%。

  2. 强化目标导向,统筹经济社会发展。完成2021年度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综合计划执行情况的报告,编制并下发新吴区202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综合计划,涵盖4大类25项40个指标,指导全区各单位按照分解指标积极开展各项重点工作。加强经济运行分析,完成一季度全区经济运行分析和月度运行分析4次,省季度企业调查研究2次。上半年,主要经济指标稳中向好,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032.08亿元,同比增长15.2%,位列全市第3,排名较一季度上升2个位次。按照每月工业、外贸、服务业企业各1家的标准,开展企业经营情况专题调研,上半年走访调研企业12家。做好高质量发展考核。完成2020年度市县区考核、街道(园区)考核评价组织工作,撰写年度考核结果综合分析、弱项指标分析等报告,编制重点专项奖励方案。启动2021年度考核工作,积极对上争取,提出市对区考核修改意见11条,开展市考核方案比对分析并提出工作建议。起草编制2021年度街道(园区)高质量发展考核评价方案,落实为基层减负要求,在充分吸纳市对区考核指标的基础上,适当纳入部分区委区政府重点工作,设置共性指标40个、个性指标17个,取消重点工作考核,考核指标数量压减超过50%。针对去年考核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太科园管理办公室(新安街道)考核办法,进一步优化了指标内涵、计分办法、加扣分标准等内容。

  3. 聚焦重点项目,夯实高质量发展后劲。严把项目准入门槛。在项目准入上,入区项目必须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符合高新区产业发展方向。在入区程序上,严格“项目预审、部门联审、专题会议决策”的基本程序,确保决策的科学性和严谨性。1-6月,通过预评估准入项目18个,用地998.87亩,亩均投资829.7万元,预计亩均产出986.2万元。逐步完善重大项目管理系统,全区投资管理平台正式启用,重点项目库内容更加多元化。上半年召开重大办领导小组会议2次,解决6大类19个问题。持续强化项目招引。1-6月,新批总投资超亿元以上产业项目95个,完成年度目标任务的73.6%,项目总投资439.43亿元;其中总投资10亿元以上项目10个,项目总投资262.53亿元;50亿元以上项目1个,总投资52亿元,100亿以上项目1个,已提前完成全年市招引目标任务。牢牢把握项目进展。梳理区重点建设项目121个,编制完成年度重点建设项目计划和目标分解表。1-6月,121个区重点项目、45个省市重点项目投资完成率为64.8%、65.3%、分别超时序进度14.8和15.3个百分点,持续领跑全市各板块。

  4. 探索两业融合,推动现代服务业发展。编制完成现代服务业三年行动计划及2021年工作要点、枢纽经济2021年工作要点。积极培育新业态,积极探索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的深度融合,建成产业融合示范项目。积极对上争取,为服务业企业争取更多的政策支持。上半年,我区87家规上服务业企业申请服务业纾困发展专项资金,5家企业申请省级现代服务业发展专项资金。规上服务业1-6月实现营收251.7亿元,同比增长35.6%。

  5. 扶持企业上市,防范区域金融风险。强化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引进设立股权投资基金12家、基金规模237亿元,全国首个百亿级碳中和产业投资基金(中金协鑫碳中和产业投资基金)落户高新区。推动金融创新。成功设立全市首个欧洲跨国企业跨境双向人民币资金池 (阿斯利康药业)。提升金融粘度。推进无锡综合金融服务平台建设,累计搓合贷款96亿元;推动“新科贷”风补资金池扩容以及合作银行扩面,一季度知识产权质押贷款超2亿元,84个科技项目获得“新科贷”等科技贷款2.33亿元。强化企业上市精准服务。出台《无锡高新区(新吴区)加快推进企业上市高质量发展“十四五”倍增计划》,力争“十四五”期间实现上市企业数翻番,做大做强“新吴板块”。创新服务方式。进一步完善了企业上市联席会议工作机制,配合市金融局举办“创投无锡”太湖人才金融路演活动。强化培育力度。按照“储备一批、股改一批、报会一批”的工作思路,实施上市培育计划,华润微电子跨入“千亿元市值俱乐部”,力芯微电子6月28上市,另有在会企业3家,在辅导企业10家,上市企业后备库56家。强化防范化解金融风险。制定防范化解经济金融投资领域重大矛盾清源行动方案,牵头组织开展金融领域突出矛盾集中排查,排查私募股权机构32家。联合公安经侦、社区开展防范非法集资宣传活动2场,发放各类宣传手册5000多份。组织开展企业会商、现场检查等,会商企业20家,处理各类信访、投诉等事项200多起,有效维护了金融经济秩序。

  6.  持续深化改革,关注民生增进福祉。围绕深化经济体制改革,从零碳科技产业发展、金融上市工作、优化营商环境、行业协会商会脱钩等方面入手,着力推进各项工作走深走实。编制出台2021年度区优化营商环境行动方案,确定5方面17个重点领域55项重点工作。编制2021年度高新区(新吴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工作要点,开展城市信用监测指标补录工作,完成39家企业信用修复。对照江苏省特色小镇验收指标体系和标准,积极筹备鸿山物联网小镇验收命名和旺庄智能装备小镇实地考核工作。制定出台新吴区2021年为民办实事重点项目计划,围绕教育设施、社会保障等10个重点领域80项民生项目开展工作,并完成一季度民办实事重点项目现场观摩和推进会,确保80个项目平稳有序推进。持续推进降本减负,精心编制我区收费年报工作计划,清理规范我区城镇供水供电供气供暖行业收费,强化定价履职行为,调整公办幼儿园保育教育费基准价,完成8个住宅小区的前期物业备案工作。健全价格调控机制,持续推进价格惠民,稳定生猪、蔬菜产供储销体系,增补2家平价商店,节约市民开支742.85万元。妥善承接价格认定工作,完成刑事案件价格认定121件,涉案金额80.16万元。

  7. 统筹资源能源,打造绿色发展亮点。积极开展“双碳”工作调查研究,研究成立无锡零碳科技产业园建设领导小组编制完成关于设立无锡零碳科学技术产业园的初步设想、实施意见和年度工作计划,积极推进设立和建设无锡零碳科技产业园,争取纳入省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实施方案;成功举办2021“碳达峰•碳中和”无锡高新区高峰论坛暨无锡零碳科技产业园揭牌仪式活动;加强交流合作,积极与碳交所、科研机构、咨询机构等专业部门的沟通衔接,争取智力支持。“双碳”相关工作走在全省、全市前列,多篇宣传文章在人民网、无锡日报等主流网络媒体同步发布。完成园区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方案修改、年度工作总结和计划安排,完成国家和省发改委领导调研,加快推进重点支撑项目的建设实施。专题研究“美丽新吴”课题的研究目标和发展路径,确定课题研究小组,排定研究计划安排、研究成果、审核条件等课题研究具体内容,赴广东、安徽和苏州、常州等地开展深度调研,组织撰写相关课题研究报告。

  8. 加强对上争取,深入推进合作共建。加大对上争取,1-6月,共组织申报省战略性新兴产业专项一批、市级服务业纾困专项一批、省级现代服务业发展专项一批,共涉及企业98家次。获得中央预算内计划、市级重大项目奖补、市级服务业专项补助资金1.53亿元,提前完成双过半任务。加速推进军民融合发展。就全市十四五军融规划编制配合上级部门完成调研和相关材料呈报,协助市建设全市军地协同公共服务平台,积极走访摸排军融企业,组织申报中央转移支付专项2家、中央军民两用技术产品项目2家、省级军融发展专项3家、省级示范企业1家、市级产业专项资金10家,拨付到位资金补贴660万元。助力对口帮扶。助力互助县五十镇班彦村获得全国脱贫攻坚楷模荣誉。积极组织产业合作、劳务协作、促进消费扶贫、社会帮扶活动,促成青海如祥与江南大学初步达成合作意向,协助东部企业采购两地扶贫产品1222.2万元,向两地捐款捐物87.57万元。加快推进南北共建。深入开展“无锡徐州工业园区”省级“创新试点园区”创建,江苏锡徐工业园投资发展有限公司正式成立,5名挂职干部和2.1亿元注册资金已经到位,园区建设总体方案获省委、省政府批复。

  9. 强化资源保障,全力做好安全生产。稳妥做好储备粮轮换。按市级要求完成本区地储粮食结构调整,网上挂拍轮出小麦5065.23吨。毫不松懈做好防疫物资常态化储备,确保物资储备满足30天运转及全员检测需求。强化电力保障。积极推进220千伏鸿声变开工建设,重点推进海力士医院、闻泰科技园、柏丽、养乐多二工厂等一批重大项目的电力保障工作。做好年度有序用电工作,与区供电服务中心加强沟通,确保区内重点企业不受影响。狠抓电力和油气管道安全生产工作。落实党组安全生产相关学习机制,修订安全生产工作职责清单,编制年度安全生产工作任务清单和工作计划,2021年电力安全、油气管道安全生产年度工作要点,完成第三方安全服务机构聘请工作。开展安全生产专项检查,发现安全问题和隐患36项,已整改27项,剩余9项6月底前完成整改。完成安全生产专项治理平台填报、安全生产月专项宣传活动,做好节假日安全生产防范和保障供应工作,确保了全区电力和油气管道安全。

  上半年,区发改委围绕中心、服务大局,较好的完成了各项工作,但也存在重大项目开工率偏低、民生工程推进不够快等困难和问题,80个为民办实事重点项目中还有7个项目因拆迁、控规等原因未能按时开工。

  二、下半年工作思路打算

  下半年,区发改委将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充分发扬“三牛”精神,紧紧围绕区委区政府年度重点工作,勇于担当、开拓创新,高标准完成区委区政府赋予的各项目标任务,为高新区勇当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全能冠军”贡献发改力量。重点做好十个方面工作。

  (一)推进高质量发展考核。在市县区考核方面,深入研究指标体系,准确把握考核变化,合理分解指标至相关责任部门,分管领导。积极开展指标研究,加强与指标责任部门对接,熟练掌握指标计分办法、内涵、现状,按照固强补弱的原则,全力推进指标争先进位工作,力争实现全市高质量发展考核“四连冠”。在区级考核方面,积极参与区级机关部门服务高质量发展考核方案修订,科学制定2021年度街道(园区)考核评价方案,按照市考指标应纳尽纳,兼顾区重点工作的原则,合理设置指标数量、内容、权重、计分办法等,开展指标平时监测,及时反馈薄弱环节,鼓励街道(园区)高质量发展实现稳中快进,为市对区考核提供有力支撑。在委承担指标方面,分解落实指标至委分管领导、处室负责人和直接责任人,提高指标分析频次,加大指标推进力度,确保单个指标排名全市前列、总体排名好于全区平均水平。

  (二)落实规划实施重大战略。督促指导11个重点专项规划、7个区域规划编制、印发、发布等工作。深度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主动对接上海、杭州、南京,准确抓住科技、资本、产业“溢出效应”,继续深化与苏州相城区等周边区域协同发展,助力办好苏锡常合作峰会。推进长江经济带发展,加快推动绿色低碳发展,努力构建综合治理新体系,持续开展生态修复和环境污染治理工程,加快打造环太湖生态休闲带。加强“一带一路”建设,提升“走出去”企业服务质效、继续强化重点项目的示范效应,进一步拓展科技国际合作领域。全面提高碳达峰工作水平,会同工信局、生态环境局等部门,适时制定全区碳达峰相关工作计划,加快研究出台区级层面对低碳技术研发应用的扶持政策。加强能耗总量控制,持续推进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和碳排放稳中有降,配合太科园管理办公室推进无锡零碳科技产业园区建设。

  (三)强化区域经济统筹运管。强化企业调查研究,根据经济形势发展特点和热点问题,加强相关企业走访、调研,为相关政策拟定提供依据。加强目标管理,高质量完成半年度、年度国民经济和发展计划执行情况报告。提高经济运行分析质量,加强关键节点、重要时段、关键经济指标的综合运行分析,全面掌握全区经济运行的特点、趋势,对标苏州工业园区等地区,适时提出预警信息。积极推进政府投资项目,激发全社会投资活力。强化资源要素保障,完成能源消费总量控制目标任务,强化全区用能调配,持续实施分布式光伏发电,加快加氢站项目建设,加速新能源应用推广;做好迎峰度夏有序用电工作,推进重大项目配套电力工程建设,确保全区电力平稳运行。

  (四)加快推进项目招引建设。强化项目督‎查力度。按照“新上项‎目抓开工、在建项目抓‎进度、建成项目抓投产”‎的实际要求,对全区重点‎项目实行分类指导,及时跟踪项目情况,‎帮助解决存在的问题和‎困难,以促进项目早开‎工、早建设、早竣工、‎早营运;建‎立重大项目通报制度,为领导科学决‎策提供真实依据。加‎大重点项目储备力度。‎组织各板块从招商项目中‎初步遴选出一批质量优、规模大、效益高的项目,做到区街联动‎,督促板块增强谋划项目‎的主动性,做到建设一‎批、储备一批。做好项目‎对上争取工作。加强对省‎、市文件精神的研究和落实,用好政策窗口期,‎实现项目对接、政策对‎接,通过建立对上争取项目管理数据‎库等方式,推动对上争取工作开展。

  (五)推动产业发展提质增效。推动太湖湾科创带建设,按照苏南自主创新示范区和无锡国家传感网创新示范区等规划要求,打造全市最亮眼产业地标和创新发展的最强引擎,提升区域创新能力和产业竞争力。提升“枢纽经济”发展能级。围绕空港新城建设,全面落实枢纽经济三年行动计划和2021年工作要点。积极争取“国家级临空经济示范区”,提升改造菜鸟网络、苏宁物流中心等一批枢纽项目,2021年全区物流业亩均税收在2020年基础上再提升20%以上。积极探寻培育服务业发展的方式方法,布局和建设一批综合性消费休闲广场等服务载体,构建多层次、多元化现代生活服务圈,聚力发展智力、资本、技术密集型服务业,培育壮大一批已有的优势产业,转型升级一批传统产业,引入一批带动性强的新兴产业,促进我区服务业成为经济发展的新引擎。

  (六)深化改革优化营商环境。牵头经济体制和社会民生体制改革,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注重需求侧管理,贯通生产、分配、流通、消费各环节,打造重点改革领域新亮点。围绕营造市场化、法制化、国际化营商环境,聚焦市场关切,围绕市场主体反映突出的门槛高、条件多、办理难等问题,进一步化繁为简,从企业用电成本、融资需求、信用监管等方面持续提高服务效能。推动各部门在提高我区政务服务便利化水平、维护市场主体公平竞争、对创新发展包容审慎监管等方面加大力度,用更便捷的流程、更贴心的服务、更充分的保障、更灵活的监管,为企业发展保驾护航。

  (七)加强金融监管助力上市。充实上市后备新梯队,按照“2335”上市工作目标,全年完成200家重点企业走访,新增上市企业数量在2家以上,新增申请辅导企业3家以上,区内上市后备企业数量动态保持50家左右。突出金融支撑实体,落实好省市金融惠企政策,全力稳定资金链。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中小微企业扶持,力争全年新增贷款180亿元以上。强化金融监管,处理好恢复经济和金融风险防范关系,开展防范非法集资宣传活动5场以上,摸排非法金融企业800家以上,牵头开展“套路贷”等联合专项整治,确保地方金融形势稳定。

  (八)改善民生做好物资储备。推进重点民生工程建设,按照补短板、惠民生、优环境的要求,排定为民办实事重点工程,加强项目跟踪,确保项目进度达标。加强价格监测预警,实施价格惠民工作,提升应急处置能力,及时足额发放困难群众价格补贴,保障市场供应和价格稳定。健全粮食和物资储备体系。推动粮食和物资储备工作由单一储备向多元储备转变,由市场供给向精准供给转变,改革完善粮食收购制度、强化地方储备粮油管理、提升粮油应急保供能力。对物资储备情况实行动态管理,做到预留充足,定期轮换,着力构建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可持续的粮食和应急物资安全保障体系。

  (九)全面协助共建精准帮扶。编制印发2021年无锡高新区(新吴区)东西部协作和南北共建工作要点。继续加强产业合作,确定“十四五”和2021年深化东西部协作协议内容,筹划召开党政联席会议,实施与两地深化合作以及帮扶项目签约。继续加大定点帮扶力度,落实“万企兴万村计划”, 推进受帮扶地区消费扶贫发展。继续加大宣传推广,争取达成“宜川号游轮”国庆节在南长街古运河亮相。继续加强劳务协作,完成驻宜川县人力资源服务站建设。继续做好南北共建园区相关工作。积极完善联席会议等工作机制,集中精力抓项目落户,争取一批高端产业、大型项目落地园区。三是争创省级特色园区,力争第一家获得省级批复。

  (十)狠抓安全生产确保稳定。加强日常监管,强化责任意识,始终绷紧安全生产这根弦。认真履行电力、油气管道两个安全生产专委会职能,加强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和风险管控,督促责任企业和属地街道落实主体责任,加大责任压力传导力度,严格落实问题整改闭环制度。积极发挥市级专家库力量优势,邀请专家参与隐患排查整改,推进第三方专业安全检测机构参与安全责任检查工作进度。克服缺乏专业专职安全监管人员等现实困难,持续提升工作人员自身理论水平和业务工作能力,确保守住安全生产底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