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新闻中心 > 街道动态 > 正文

江溪街道:产城共生聚活力 品质领航奏强音

发布时间:2025-11-28 09:32      来源:新吴区人民政府      选择阅读字号:[ ]     

  “十四五”规划即将收官,回望五年征途,江溪街道从未放慢奔跑的脚步。五年来,江溪始终把高质量发展刻在“行动纲领”首位,以创新为笔、产城为纸、民生为墨,一笔一画勾勒出“筋骨强健、气质温润”的品质图景。

  创新“点火”!产业升级跑出“加速度”

  如果说高质量发展是一场长跑,那创新就是江溪最硬核的“发动机”。五年来,这片土地上的产业故事,满是“逆袭”与“突破”的热血情节。

  先上一组“成绩单”:2024年江溪街道规上工业总产值较2020年增长73.9%,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比达到60.9%,较2020年大涨40个百分点,昔日的传统产业版图,如今已被智能、高端、绿色的新动能彻底改写。更惊艳的是商贸领域,限上批发额、限上社零分别首次突破600亿元和100亿元大关,其中限上社零占全区比重高达45%,稳坐全区商贸“头把交椅”。

  这份亮眼数据的背后,是“产学研用”拧成的“创新一股绳”。2025年3月,北航投资(无锡)科创中心“起航”。首批14家入驻企业,瞄准低空经济、商业航天、物联网等前沿赛道——高校的“智力大脑”与地方的“产业需求”精准配对,就像给创新装上了“加速器”。与此同时,江溪还主动和北工大、江大、南理工等知名高校加大合作,建专家工作站、搞联合攻关。如今走在江溪,科创载体就像“雨后春笋”般冒出来:9个功能完备、配套齐全的科创载体,总建筑面积超25万平方米,海钛氪科创中心、云马创新中心、工信部人才交流中心人工智能与数字化产业人才基地……从“众创空间”到“孵化器”再到“加速器”,一条全链条孵化体系已经成型。得益于此,科技型中小企业从2021年的194家增长到2025年的300余家,越来越多“小巨人”企业在这里扎根生长。

  项目建设更是“热火朝天”的代名词。“十四五”期间,紧紧围绕新吴区“6+2+X”现代产业集群建设,持续优化招商图谱,积极推动汽车零部件、生物医药、健康养老等产业链式发展。五年来,招引37个超亿元项目。

  老园区的“涅槃重生”,更彰显着江溪的智慧与魄力。“十四五”期间,加速产业园区“三优化三提升”行动,让低效用地焕发新生。南方钢管厂地块变身联东U谷·江溪科技智造园,2024年亩均税收达到147万元,是全市首个投入运行的“工业上楼”示范项目。叙丰园区改造后,年增收近400万元。

  产城“牵手”!宜居宜业绘就新画卷

  产业要“硬核”,生活更要“有温度”。五年来,江溪最动人的变化,莫过于“工厂”与“生活”的无缝衔接,曾经的老厂区、旧地块,如今都成了居民打卡的“幸福地标”。

  11月21日,无锡高新区数智体育文化创意产业基地在工博园成立。首批10家涵盖动漫设计、直播经济、机器人文化、游戏科技等多个热门领域的企业签约入驻,成为街道盘活资源、推动产城融合的新注脚。说起资源盘活的典范,1969创意工场必占一席之地。这里前身曾是赫赫有名的南方不锈钢市场,随着城市更新与产业结构升级,大批工厂、商户搬迁,这片场地被完整保留下来。如何让老厂区重获新生?江溪街道给出了“文化赋能+多元融合”的答案。如今,这个连任贤齐等明星都曾驻足打卡的潮流地标,正焕发出勃勃生机,崧·美术馆内,一场场文艺展出吸引着众多市民和文艺青年前来体验,10月1日开张的“南方夜市”,让消费者不出无锡就能享受全国各地的美食。

  同样迎来蝶变的还有无锡招商城。招商城南临伯渎河,滨水而建、因水而兴,伯渎河生态治理工程二期项目的推进,为其带来了重大发展机遇。无锡招商城将深度融入伯渎河文旅主题与夜间经济元素,打造文旅创新与商贸服务相结合的专业市场。

  今年国庆前夕,又一大型文商载体——溪岸荟商圈建成开放,引发众多市民打卡。江溪街道以冷渎港沿岸滨水环境改造提升为纽带,打造出集休闲、消费、娱乐、购物、体验为一体的崭新品牌,构建起“一桥连双圈,双方共繁荣”的互联互通商圈新场景,为周边居民提供了多样化的消费场景、消费体验。

  文体设施也跟着“升级换代”。“十四五”期间,江溪街道文体设施加速完善。新吴区网球运动中心建成开放;伯渎河畔矗立起两大文体地标——伯渎河文化中心可满足艺术讲座、沙龙、体验活动、市集、展览等各类艺术普及活动的需求;伯渎河体育中心集竞技、健身、休闲于一体,让居民在家门口就能享受专业的体育设施与服务。

  民生“加码”!安居乐业幸福看得见

  悠悠万事,民生为大,发展成果最终要惠及于民。“十四五”期间,江溪街道坚持民生优先,在为民办实事中充分体现“好事办优”的理念。从“安居”到“乐学”,从“健康”到“便利”,每一件都透着“走心”的温度。

  提到安置房,很多人会想到“品质一般”,但江溪的锦叙苑安置房小区直接颠覆认知:6层小洋房错落有致,家家户户配电梯,人车分流,小区还引入专业物业公司管理。“十四五”以来,江溪街道建成交付3个安置房项目,总面积12.25万平方米,让上千户家庭圆了“安居梦”。同时,15个老旧小区完成改造,加装、更新电梯108台,居民出门一键直达,幸福感直线上升。

  教育方面,家长们更安心了。今年8月启用的新吴区世新实验学校,与金桥教育集团合作办学,打造“九年一贯制”优质教育,刚招生就被家长们“抢着报”。“十四五”期间,江溪街道新建6所幼儿园、1所小学,还引进金桥、外国语等优质教育集团,让孩子在家门口就能上“好学校”。

  看病就医也越来越方便。投入近5亿元的新吴区中医医院(江溪第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成启用后,常见病、慢性病在家门口就能看,中医理疗、健康体检也能搞定。同时投资800余万元打造全区首家公办护理院“江溪护理院”,形成“1院+2中心+1护理院”一体化服务矩阵。

  小小“菜篮子”,装着大民生。江溪最近又有好消息:全球知名超市奥乐齐(ALDI)要入驻了!到时候,加上辖区内已经有的2家盒马“超盒算NB”、全国首个大润发2.0重构店、江苏首店叮咚奥莱形成多元互补的零售矩阵,江溪人的超市清单堪称“豪华”,想买进口商品、新鲜蔬果、性价比好物,出门就能搞定,生活太便利了!

  居住在江溪,不仅生活环境宜人,也有满满的安全感。街道“联合执法进小区”在全市率先实现辖区所有居民小区全覆盖,街道矛盾纠纷多元化解“一站式”平台建设获省领导肯定。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江溪街道将持续巩固拓展“十四五”丰硕成果,在扎实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江溪新实践的征程上凝心聚力、接续奋斗,奋力书写更有温度、更具质感、更显活力的“江溪答卷”!

  奋进“十五五”

  聚力建设“新美精优”

  现代化都市生活街区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擘画了‘十五五’时期的发展蓝图,为乘势而上、接续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展望“十五五”,江溪街道将以全会精神为引领,坚持高质量发展主题主线,以空间规划为基础,以产业升级为动力,以高效治理为保障,以民生改善为宗旨,聚力建设“新美精优”的江溪现代化都市生活街区,努力为区域发展大局贡献更多江溪力量、展现更多江溪担当。

  优化空间规划,进一步拓展区域承载力。立足“新吴区靓丽门户、工贸协同发展区样板、长三角粤港澳服务贸易区典范、产城融合街区示范”目标定位,紧紧围绕“无锡高新区工贸协同创新区”的建设核心,科学构建“两心三轴,三区多园”空间布局,高效统筹生产、生活、生态三大空间,不断优化功能布局。

  完善产业布局,进一步增强发展支撑力。紧密结合无锡市“465”、新吴区“6+2+X”现代产业集群,制订具有“江溪特色”的产业发展新路径,重点打造集成电路产业园、高端装备产业园、电子元器件产业园等特色制造业园区,推动先进制造业集聚发展。加快2.0版招商城、1969创意产业园、新能源汽车广场等商贸服务业载体能级升级。

  提升治理效能,进一步深化运行保障力。聚焦“美丽江溪”“绿色江溪”“平安江溪”建设,持续深化精细化管理工作,着力打造更多高品质城市客厅、桥下空间、公园游园,大力开展污染防治攻坚战,有序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坚持安全与发展并重,巩固深化街道“一站式”平台建设。

  增进民生福祉,进一步彰显幸福感知力。深耕住房、教育、医疗、养老等重点民生领域,统筹推进老旧小区改造提升等民生工程,优化优质教育资源配置与均衡供给,依托“1院+2中心+1护理院”医疗服务矩阵,积极争创助餐中心示范点、儿童友好型街道,高标准建设“栖溪里”友邻共享空间,打造全龄友好幸福场景。

来源:无锡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