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新闻中心 > 部门动态 > 正文

新吴交警:科技赋能智慧管控 打造“路畅人安”新生态

发布时间:2025-09-23 09:20      来源:新吴区人民政府      选择阅读字号:[ ]     

  科技赋能,打造智慧交通,让出行更畅通。为构建独具特色的“智慧交管”体系,无锡市公安局新吴分局交警大队围绕“交通更安全、出行更有序、道路更畅通、服务更便捷”目标,以科技创新为源动力、以减量控大为主牵引、以数据赋能为硬支撑,有效缓解道路拥堵、事故预防等交管难题,道路交通亡人事故起数、亡人数实现了3年连续“双下降”。今年以来,辖区内道路拥堵延时指数同比下降2.7%,平均车速提升2.3%,全力打造“路畅人安”智慧交通新生态。

  智慧道路提升群众出行“幸福指数”

  每天早晨7点开始,新吴区各主要道路就已车流如织。作为无锡市的重要经济区域,新吴区厂企较多,高峰期间通勤车流经常发生缓行现象。为此,新吴交警通过布设“智慧路口”,织密前端感知网络,在建成36条绿波带的基础上,又增加绿波路口197个,让路口路段实现“自我管理”,通行效率大幅提升,保障了全域畅行有序。

  与此同时,新吴交警在23个主要交通路口布建雷视电警感知设备,采集交通要素数据,以15分钟“切片”、28天“诊断”为周期持续性循环评价,形成路口信号控制、交通组织等常发问题画像,自动推荐优化方案,高峰平均车速同比上升9.1%。“我们针对吴都路菱湖大道路口潮汐拥堵现象,布设潮汐机器人护栏和借道左转弯电子显示屏。”新吴交警陈亮说,自实施“早高峰东进口扩容、晚高峰西进口调整”“一车道两用”的资源配置后,该路口等待时长缩短2个信号灯周期。

  新吴区长江北路是我市城市道路智控大道之一,这条路引入了数字全息路口技术,各路口安装行人闯红灯预警、人行横道低位照明等智慧控制干预系统,推出非机动车、行人违法管理、事故自动报警、信号灯自主优化等智慧应用,实现全路段态势预警、信控优化和安全治理。长江北路有了智慧“数字大脑”的指挥引导,全线通行效率提升18%,交通事故同比下降26%。

  数字交警提升交通治理“效能指数”

  “长江路珠江路路口有占道施工情况,请前往查看。”8月4日早高峰期间,在新吴交警数字勤务指挥室,一条占道施工信息自动推送到“交通管理超图”主页,民警随即调配警力迅速处置。

  “有些临时性的施工作业单位抱有侥幸心理,为图方便未经报备施工,严重影响车辆的正常行驶。现在有了超图,我们能自动收到异常路况,让他们无所遁形。”新吴交警副大队长周骏说,交警部门融合高德地图数据,汇聚警情、警力、视频监控等11类基础资源,根据大人流、大交通等实战应用需求,实时动态自主监测堵点、违法、占道施工、设施状态,推送预警指令1062条,事故拥堵警情处置时长同比缩短20.3%。

  在新安交警中队数字装备室,勤务眼、警务通、对讲机、蓝牙通信系统、无人机、车载智能警务终端等一应俱全。这个交警中队已成为全国新一代数字交警中队之一,利用车载智能警务终端、铁骑智能感知摄像头、数字化现场勘查车等一线实战装备,实现日常勤务管理“实时动态监管”、交通隐患排改“主动预警防范”、重大事故处置“双向可视指挥”,让数字化警务赋能交通管理,有效提升基层交警中队数字化实战能力。

  智能服务提升产业发展“便捷指数”

  新吴交警以路区建设为牵引,依托数字智慧交管服务,强化“人车路企”全要素基础管控,跨前解决企业、群众在秩序优化、停车管理、交通出行等方面的现实需求。“我们定制企业通勤专线,用‘车路云’一体化建设,结合区域产业布局试点‘定制化通勤专线’。”新吴交警史亚娜说,通过车载传感器与路口信号联动,通勤车可享受“绿波优先”,单程通行时间可以缩短30%以上。同时,新吴交警依托AI交通大数据,为多家企业量身打造专属信号灯配时、交通组织优化方案,为企业发展铺设畅通智慧之路。

  近湖路是锡城火爆的夜经济网红地,“夜市很有意思,但是停车不太方便”,慕名前来打卡的王小姐说。新吴交警根据现场情况,在原有基础上增加可变车位50个,并增加2名固定警力开展交通疏导。

  以“12345”、听我一言等反映停车热点路段为底数,新吴交警结合往年停车数据分析研判,精准掌握群众、企业停车需求,在82处学校、医院、景区、老旧小区等热点区域周边道路,设置临时停车路段23条、停车泊位4000余个,实施“限时停车、可变停车”管理措施,提升停车泊位周转率。同时,新吴交警深挖现有停车资源潜力,新建设施与改(扩)建设施同步实施,推动建成上线59家智慧公共停车场(库),建成运行23处智慧道路停车场,年内涉违停类投诉下降9.8%。

来源:无锡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