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应急管理局 > 信息公开 > 部门动态 > 正文

《中国应急管理报》刊登报道区应急管理局安全监管和安全执法经验做法

发布时间:2024-04-12 14:21      来源:应急管理局      选择阅读字号:[ ]     

  4月12日,《中国应急管理报》以《把有限的监管力量用在刀刃上——江苏省无锡市新吴区应急管理局优化动态监管、差异化执法》为题,对新吴区应急管理局安全监管、安全执法经验做法进行了大篇幅、多角度、多维度报道。全文如下:

  把有限的监管力量用在刀刃上

  江苏省无锡市新吴区应急管理局优化动态监管、差异化执法

  安全是最优质的营商环境。江苏省无锡市新吴区企业数量多,产业结构偏重,中小微企业风险管控水平参差不齐;传统企业加速转型,多行业、多技术加速融合,新材料、新工艺、新设备不断涌现,新的安全生产风险日益凸显,传统监管模式难以满足不断增长的生产安全需求。该区有企业4300余家,但执法人员仅有47名,“人少企多”成为制约安全监管的瓶颈。

  如何打破瓶颈?2022年5月以来,新吴区应急管理局坚持以动态监管差异化精准执法为核心,充分利用大数据分析、“双随机、一公开”、出台执法正面清单制度等办法,把有限监管力量用在刀刃上,从源头防范和遏制生产安全事故发生,安全生产事故数和亡人数实现“双下降”,牢牢守住安全生产基本盘、基本面。

  优化顶层设计,实现监管对象“差异化”

  该局对全区工贸企业实行安全生产分级分类监督管理,根据企业较大危险因素、隐患排查治理、标准化建设、依法依规生产经营等情况,划分ABCD 四个等级,定期分析监管、检查、执法等数据,每年进行1次分级。对一年内受到2 次及以上安全生产重大行政处罚的、重大事故隐患没有按期整改销号的等 7 类情况企业,其安全生产风险等级提升一级;对 A 级企业的监管、执法检查每年不少于2次,对B级、C 级企业的监管、执法检查每年不少于1次。对获得安全生产一、二级标准化且在有效期内的、安全生产工作在同类企业中优秀且起到示范作用的企业,其安全生产风险等级可以降低一级。

  另外,该局按照“重点全覆盖+一般双随机”的思路制定年度、月度检查计划,将固有风险点较多、重点风险突出、管控能力不足、发生事故概率较高等“不放心”企业确定为重点执法对象,全面提高执法检查的靶向性、精准性。

  2023年7月13日,该局执法人员对无锡市恒达动力机械有限公司进行执法检查时发现,该单位存在燃气蒸汽锅炉未设置燃气管道压力监测装置与紧急切断装置连锁的重大事故隐患。经调查,该单位已于2023年7月4 日自主排查、按程序上报上述重大事故隐患,并积极制定整改方案,13日下午即完成整改,该局决定对该单位不予行政处罚。

  “鼓励企业自查自改,对自主上报重大隐患,并按规定报告正在采取有效措施消除隐患的,依法不予行政处罚。对未按规定排查治理事故隐患、重复出现违法违规等行为的,严格落实自由裁量细则,依法依规从严从重处罚,涉嫌犯罪的,及时进行行刑衔接。”新吴区应急管理综合行政执法大队大队长戴鸿峰说道。

  加强过程管理,实现监督方式“差异化”

  该局打破个人壁垒,强化全员执法,坚持“局队合一”的运行机制,推动重心下移、力量下沉,解决“各自为战、各管一摊”的问题。同时,建立安全生产专业委员会飞行检查工作制度,以“1+N”的形式,常态化加强与消防、生态环境、住建等部门的协同联动,对“两易一密一新”企业查“病灶”、挖“病根”,做到“进一次门、查多个事项”,为企业实现全方位、多维度“体检”,最大限度减少对企业生产的干扰。此外,建立“问题线索移交”执法新模式,明确消防、违建、环保、特种设备安全等多个大类17项违法移交情形,有效打通监管执法“最后一公里”,移送问题隐患闭环后交由属地街道进行日常网格化监管。

  该局严格按照要求制定执法检查方案,建立执法检查重点事项清单,实行照单检查、精准执法,防止一般化、简单化、“大呼隆”等粗放式检查扰乱企业生产经营活动。除举报核查外,尽量减少对同一企业非必要重复单项监管执法。除落实省市层面组织开展的异地交叉执法检查外,针对阶段性重点攻坚,该局定期组织开展街道、中队交叉执法检查,既取长补短、交流经验、开拓思维,又在更大限度上实现对问题的查漏补缺,消除监管盲区。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隐患,该局严格执行“查隐患、促整改、严复查”的闭环管理模式 ,从根本上加快消除隐患“存量”,减少“增量”。

  注重奖优罚劣,实现结果运用“差异化”

  该局严格落实“谁执法谁普法”责任制,聚焦危化品使用、危险作业、“厂中厂”管理等方面突出问题,向企业宣讲重大事故隐患判定标准、重点整治和检查事项,实施精准有效普法。同时,常态化收集企业安全管理实招妙招,供全区其他企业互学互鉴,以他山之石帮助企业解决“不会管、管不住”的困局。

  无锡市耀振铜铝材有限公司主要从事钢质、铝质铸件的制造和加工,该单位涉及金属熔融和铝镁金属粉尘。2024年1月,在铝镁金属粉尘企业安全生产专项治理行动中,该局得知该单位因安全生产硬件水平低、管理能力偏低,对车间全面布局、整改无从入手的困难后,第一时间成立帮扶小组,就“改什么、怎么改、改到什么程度”与企业进行多轮次沟通, 并带领该单位到同类型企业“取经问道”,重新规划布局砂铸车间、划分工艺区域、定置化管理车间内工艺设备等。该单位安全管理水平得到显著提升。

  该局还建立执法“黑白名单”,对“屡禁不止、屡罚不改”的黑名单企业,加强信用公示和失信惩戒,定期指名道姓曝光典型案例、典型违法行为,强化“查处一个、震慑一批、影响一片”的效果,多维度引导企业自我管理、主动整改。对选树为白名单的“安全信任企业”,综合运用减少执法频次、支持评优评先、提供指导服务等正向激励举措,以点带面、整体提升,激发企业落实主体责任的内生动力。

  “我们坚持‘无事不扰,有呼必应’ 的原则,搜集企业共性需求,聚焦从点上发力解决面上问题。”新吴区应急管理局党委书记张凡明介绍说。

  该局紧紧围绕发展大局,对重点企业开展执法先服务,推行先提示、后检查,先警示、后查处,先约谈、后处罚的“三先三后”流程执法。由执法人员“点对点”上门服务,运用合规提醒及行政处罚风险警示等手段,引导企业主动补齐安全生产短板,以“人性化”服务强化“刚性化”执法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