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6-24 09:58 字体大小:放大 正常 缩小
信息索引号 | 014032126/2022-01953 | 生成日期 | 2022-06-24 | 公开日期 | 2022-06-24 |
文件编号 | — — | 发布机构 | 新吴区教育局 | ||
效力状况 | 有效 | 附件下载 | — — | ||
内容概述 | 祝贺!第三批无锡市中小学名师工作室名单出炉,新吴区8个名师工作室上榜! |
优秀教师的专业成长离不开名师的引领,名师工作室是名师发展的摇篮。日前,无锡市教育局公布了第三批无锡市中小学名师工作室名单,新吴区8个名师工作室榜上有名。
张增光初中语文名师工作室,凝聚了一批热爱教育、潜心教学、勤奋钻研的教师。以新吴区“三新课堂”(新素养、新课堂、新样态)为引领;以“专业引领,同伴互助、校际交流、区域协作、共同发展”为宗旨;以“打造一支团队、培育一批教师、推进一项课题、形成一片辐射”为目标;以省级规划课题《初中语文体验式阅读教学》为核心,积极发挥名师引领、示范、辐射作用,深入推进课堂教学实践。通过自主研修、主题沙龙、课堂观摩、阅读交流、专家引路等活动,积极促进教师在信息技术与学科深度融合、教研理论与实践、教学方法更新、学习环境优化等方面的深入思考。
章晓东初中数学名师工作室成立于2021年5月,由我区19位骨干青年教师组成。工作室倡导每位教师要“永怀教育之恋”,以主持人章晓东提出的基于核心素养的“情智生长课堂”为教学主张,追求“自觉主动,活泼生动,情智互动”的理想课堂样态,让课堂成为师生共同成长,魂牵梦绕的地方。“一个人走得快,但走不远;一群人走得慢,但走得远。”是他们工作室的成长格言。
邹伟忠初中物理名师工作室成立于2018年4月,由我区17位物理骨干教师组成。工作室以“专业引领、同伴互助、交流研讨、共同发展”为宗旨,以课堂教学为主阵地,以教育科研为先导,立足教学实际,聚焦基于核心素养的课堂教学“单元设计”,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根本目的,并通过开展系列行之有效的理论学习、教学研讨、课堂观摩、主题沙龙、专家引领等教育教学理论和实践研究,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努力使工作室成为优秀教师成长的孵化器、骨干教师发展的助推器、物理课堂改革的加速器。
吴建亚小学数学名师工作室工作室主张“课为学生而生,师为未来而教”,追求基于儿童立场、关注个性差异、面向未来需求、实现适性发展的教学。工作室成立于2013年,九年以来,共有23位老师在学术荣誉上成功晋级,新诞生了4位无锡市学科带头人,8位无锡市教学能手或新秀,10位区带头人或教学能手。有26人次在各级赛课中荣获一等奖。有118篇论文发表,有3篇论文被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人人都成为学校课程的开发者、优质课堂的创造者、方法策略的建构者和智慧的问题解决者,正在工作室共同体力量的驱动下,从理想走向现实。
钱科英小学数学名师工作室本着“育人为本、学科共研”的原则,建设“多元对话、结伴成长”工作室理念,以读书沙龙、专题实践、协同教研、论坛研讨等活动形式为载体,追求团队的共同进步。工作室聚焦团队成员五种能力的成长(研究儿童的能力、数学国家课程标准解读能力、数学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能力、数学童本课堂教学创新能力、数学童本课程开发能力),致力于打造一支富有浓厚学术气息、兼具过硬实践能力的小学数学研究团体,从而提升数学团队育人能力,改善儿童数学学习方式,促进数学学科教育质量的提升。
音乐课,不仅仅是唱唱歌、跳跳舞,不只是讲授乐理知识,也不只是“加个小花”“搭个小桥”的技巧,它是实践性很强、涉及面极广的一门学科,同时担负着培养学生审美能力、完善学生人格的重任。五年来,王备小学音乐名师工作室致力于“融合性音乐课堂”的教育研究,将世界三大音乐教育体系植入音乐课堂,以课题思想为引领、以课堂教学为主阵地、以区域联动为主要活动方式。他们精心教研,磨课中成长、思辨中提升;倾力实践,沉浸于各类音乐活动,为孩子们插上梦想的翅膀;他们切磋琢磨、砥砺前行,目标是将团队锻造成使工作室成为“研究的平台、成长的阶梯、辐射的中心、师生的益友”。
“文化与课程的互动与共生”是曹玉兰学前教育名师工作室的建设主题,围绕主题,确定了“样本提炼,形成导师品牌力;学理研修,促进学员生长力;经验迁移,实现区域辐射力”的建设目标。工作室会通过“畅谈教育主张,彰显学员特质;学会深度阅读,汲取理论养分;聚焦文化、课程,探寻有效策略;搭建多样平台,形成磁场效应”等内容,引领工作室学员深耕课程、凝炼文化、实践共享,从而形成更加强大的研究共同体,推动区域内学前教育的高质量发展。
“阅读与表达并重,素养与能力并行”,张绿枝学前教育名师工作室从“骨干培养、教育研究、资源共享、发挥功能”四个方面进行内涵建设,注重日常实践中的引领。发挥工作室的引领辐射作用,使之成为教师专业发展的摇篮、教育研究的基地、资源共享的平台、交流互动的示范,使成员之间形成紧密的“学习共同体”,并让工作室的优质资源发挥最大的辐射作用,在儿童语言教学领域获得新经验、达到新高度,促进全区乃至全市相关教学领域整体水平的提升。
希望各工作室主持人聚焦教育的热点和难题,积极思考谋划,凝练建设主题,在培养骨干教师、共享优质资源、打造示范窗口等方面创新发展举措,开展实践研究,形成有影响的教育改革成果,充分发挥示范、引领和辐射作用,为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教师队伍作出新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