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区政协二届四次会议第88号提案的答复函

时间:2025-07-29 16:06 字体大小:放大 正常 缩小

信息索引号 014032126/2025-01318 生成日期 2025-07-29 公开日期 2025-07-29
文件编号 —  — 发布机构 新吴区民政卫健局
效力状况 有效 附件下载 —  —
内容概述 对区政协二届四次会议第88号提案的答复函

沈一青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优化多层次养老服务供给,推动新吴区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的建议》收悉。现答复如下:

  近年来,我区高位谋划养老服务体系建设,以供给提质为核心、以模式突破为抓手,着力构建 “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医养相结合” 的养老服务体系,倾力打造养老“新吴品牌”,积累了具有新吴特色的实践经验。先后入围第三批省级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创新示范地区;获评全省首批“示范性居家社区养老服务网络建设地区”;并因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成效显著,被评为“全省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真抓实干成效明显地方”。主要做了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围绕“普惠”,筑牢高质量发展根基。

  一是强化政策引领。先后出台“一老一小”整体解决方案、居家医养服务床位建设实施方案、养老顾问建设工作实施方案、“幸福食光”惠老助餐专项行动实施方案等系列文件,强化顶层设计,分类指导实施,构建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制度保障体系。二是加大资金投入。市级对达到建设标准的新建、改扩建居家养老服务机构分别给予10万元、5万元一次性建设补贴;3A及以上机构市级给予运营补贴1.2万元,区级叠加3-5万元;对建设达标、运营正常的区域性助餐中心市、区两级分别给予5万元、5-10万元,资金均纳入年度预算。三是强化资源统筹。通过毗邻建设、签约合作、做强公办护理院等多种方式,推动养老与医疗资源联动,建成医养结合机构8家、老年病医院1家、护理院7家,护理型床位占比达97%,创成省老年友善医疗机构21家、省优质护理院1家。四是建强人才队伍。连续三年实施“养老人才增量培优”项目,率先建立居家养老护理员区级岗位补贴机制,护理员持证率提升至80%以上。实现养老顾问点百分百覆盖。建成医养结合培训、实训双基地。

  二、紧扣“多元”,提升服务供给质效。

  一是机构供给提标。引导养老机构与护理院差异化互补发展,打造“基础照护+特色服务”矩阵,全区共设置安宁疗护床位33张,认知照护专区配置床位120张。去年,全区首家公办护理院建成运营,与上海瑞金医院共建“康复-护理-安宁”全周期服务模式,入住率近70%。二是社区供给提质。擦亮“幸福食光”助餐品牌,培育全市首家社区级智慧餐厅、全龄友好社区餐厅,助餐服务已基本实现全面可及。布点街道综合性养老服务中心6家、助餐中心9家及社区服务机构84家,实现全域覆盖。建成全市首个“适老生活体验馆”。三是居家供给提效。实施适老化改造扩面工程,将80周岁以上户籍高龄老年人家庭纳入保障,安装监测预警设备,累计改造完成近8000户。拓展居家上门服务,服务占比提升至30%。社区中心组建团队,为全区65周岁以上户籍老人实施常态化能力评估,累计评估7万人次。

  三、致力“创新”,打造特色服务样板。

  一是创新打造医养联合体。在新安、旺庄街道试点“融健新吴”双中心联动模式,推动养老服务中心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深度融合,打造“中医特色+智慧科技”服务场景,开展肌肉外甲穿戴机器人进社区进家庭项目;聚焦传统养生,开展八段锦、中医推拿、拔火罐等诊疗服务,累计惠及老年人万余人次。二是创新实施居家医养床位。围绕“锡心医养”两个融合,在全市首推“家庭病床+家庭养老床位”双床融合机制,为诊断明确、适合在家庭条件下开展诊疗的中度、重度失能老年人提供医疗护理、康复训练等9大类103项服务,累计建床600张,破解失能老人“就医难、照护难”问题。三是创新认知障碍服务模式。实施“千忆千寻”项目,依托辖区资源建设老年认知障碍支持中心,探索构建“预防筛查-分级干预-专业照护-家庭赋能”全周期服务体系,加强与医疗机构、社会组织、企业协作,整合多方资源,提升认知障碍照护服务能力。

  下阶段,我区将锚定老年群体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求,持续完善政策保障体系、优化资源配置、提升服务精度,推动养老服务从“保基本”向“提品质”跨域,真正让老年人享有更有尊严、更有质量的晚年生活。

        

  无锡高新区(新吴区)民政和卫生健康局

                      2025年7月2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