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04-02 13:46 来源:新吴区人民政府 选择阅读字号:[ 大 中 小 ]
梅村,隶属无锡市新吴区,南临苏南硕放国际机场,北枕京沪高速铁路,沪宁高速公路、312国道、锡太路穿境而过,江南第一条运河——伯渎河贯穿全境。。梅村街道辖区面积25.5平方千米,下辖16个社区、1个筹建组、15个股份合作社。辖区内户籍人口数约5.7万,外来登记人口数约9.5万,实有人口数约15.2万。
泰伯高风孚先德。梅村,古称梅里,拥有3200多年历史。商朝末年,周太王长子泰伯为成全父意让位于三弟季历,携二弟仲雍来到江南,定居梅里,建立了江南第一个文明古国“句吴”。泰伯被孔子尊为“至德”,《史记》将其列为“世家第一”,东汉桓帝敕令建墓立庙。如今,泰伯庙列全国重点文保单位,被评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中国旅游文化示范地,是无锡十八景之一。
喜看新梅枝头俏。梅村始终坚持发展第一要务,坚持二、三产业并举,着力打造先进装备制造、电子信息、新能源新材料三大工业板块,大力发展现代物流、现代商贸、文化创意三大服务业板块,积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促进创新要素和产业要素的深度融合。街道经济多年来始终保持又好又快发展,2024年完成财政总收入30.51亿元,同比增长8.65%,其中公共财政预算收入17.06亿元,同比增长8.19%。完成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792.67亿元,同比增长8.6%,其中电子信息、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等新产业占比达到81%;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3.76亿元,其中工业投资12.86亿元,同比增长54%。完成限额以上批发业销售额105.46亿元,同比增幅21.8%;完成限额以上零售业销售额20.6亿元,同比增幅25.3%;完成规上营利性服务业营业收入24亿元,同比增幅31.7%,以上服务业经济指标均在新吴区街道板块排名第一。2024年,梅村街道获评市优化涉外营商环境共建单位、区攻坚创新先进集体。
崇文尚教百花绽。梅村是吴文化的发源地,自古便是诗书礼乐之邦,人文荟萃、书香传家。“江苏省吴文化研究基地”“江苏省吴越文化研究会”落户梅村,泰伯庙会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梅村教育底蕴丰厚,教育质量上乘,梅村中学、实验小学均有百年历史,从梅村走出了钱穆、钱令希等一大批学术泰斗。梅村中学现为国家级示范高中,梅里中学、实验小学、梅村中心幼儿园均为省级示范学校,在省内外具有较高声誉。梅村的民间手工艺也是源远流长,尤其是梅村二胡,工艺精湛、质量上乘,享有“江苏省二胡工艺之乡”的美誉,中国音协授予无锡(梅村)“中国二胡之乡”的美名。
春风送绿梅里新。为响应新时代号召,深入贯彻中央关于文化建设的重大战略,街道充分发掘梅里的历史禀赋和文化根基,按照“总体规划、分步实施”的战略,在3.9平方公里的核心区域内,精心规划“梅里文化小镇”项目。项目将以打造梅里古镇文化区、江南田园生态核、伯渎河传统体验带“一区一核一带”布局为重点,融入吴地文化展示、非遗文化体验以及文化互动交流、旅游观光等复合功能,多维度地彰显古都风貌和江南水乡韵味,让梅村成为无锡锡东片区的城市会客厅、成为勾吴文化全景旅游体验地。2024年接待游客超1200万人次,累计销售额超3亿元,梅里文化小镇已成为无锡“网红打卡”新地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