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5-01-15 10:58 字体大小:放大 正常 缩小
信息索引号 | 014032126/2025-01136 | 生成日期 | 2025-01-15 | 公开日期 | 2025-01-15 |
文件编号 | — — | 发布机构 | 农业农村局 | ||
效力状况 | 有效 | 附件下载 | — — | ||
内容概述 | 2025年度高新区(新吴区)农业农村局工作计划 |
2025年,高新区(新吴区)农业农村局将认真学习贯彻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结合实际深化农业农村改革,突出创新和示范,因地制宜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统筹推进粮食安全、产业发展、科技创新、乡村建设、城乡融合等各项重点工作,提升“支撑度、加速度、融合度”三类“维度”,努力走出一条具有高新区特质的“特色化、精品化、效益化、科学化”的农业农村现代化先行区之路,为高水平推进农业强市作出新吴贡献。
一是聚焦底线和底色,提升农业基本盘支撑度。农田粮田提档升级。坚决扛起粮食安全政治责任,确保全区粮食播种单产、总产只增不减,绿色蔬菜基地全面建成。树牢耕地“数量、质量、生态”三位一体发展理念,结合全区耕地恢复及新增地块,重点推进以永久基本农田为核心的高标准农田建设。社会化服务提标扩面。以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为契机,深化土地改革激活资源,拓宽农业社会化服务路径,建设区域性农事综合服务中心,打造标准化、体系化社会化服务,力争建立地方性标准。品牌绿色增亮底色。在我区高标准农田、葡萄园区等试点探索“碳基农业”,打造可循环、可持续农业生产模式,实现农田粮田生态、景观、科技、产业多种属性叠加发展。
二是聚焦农业新质生产力,提升创新驱动加速度。以“培育乡村新产业新业态”为引领,从新吴特色农业产业资源禀赋出发,推动传统农业向新型农业改革。“两类合作”抓科技赋能。一是校地合作。推动与北京大学、江苏开发大学等高校院所技术资源和项目资源,打造城乡融合发展、产教融合共同体、联合体和产教融合示范区,争创省级高校研学中心、省级社会化服务研究监测基地等。二是院地合作。以智慧农业机器人为导向,加快建设长三角国家技术创新中心智慧农业机器人项目,推动无人农机的管控与运用。“三个园区”抓业态质效。围绕培育特色鲜明的都市旅游农业,做优做强三个特色农业园区,即以稻虾共养和休闲农业为主的梁鸿农场;精品种植和品牌农业为主的从心农场;以特色稻米和一二三产融合为主的果怡农场,串联打造精品旅游路线,争创市级现代农业特色园,加快推进农文旅融合发展,让都市农业成为城市的风景。“六类集群”抓结构改善。充分发挥高新区的资源禀赋,探索实践与高新区产业发展相匹配的农业产业化道路,稳步扩大现有农业产业优势,大力发展六类现代农业产业集群,推动上下游产业集聚,加快构建特色鲜明、效益明显的农业产业化发展格局,新增市级产业化龙头企业,稳定全区农产品加工业百亿营收规模并稳步增长。一是以洋马农机为代表的现代农业装备集群,大力发展智慧农业机器人产业,建设无人农机的管控与运用平台,打造无人农机实验基地;二是以富华科技为代表的农业芯片集群,持续发展物联网农业,推动农业物联网软件开发和系统集成;三是以正大生物为代表的生物农业产业集群,坚定大食物观,推动与清华长三角研究院、江南大学等合作的蕞新鲜智慧设施蔬菜项目建设。积极探索“它经济”,推进宠物繁育、动物食品、动物诊疗等一系列新业态蓬勃发展;四是以格瑞斯为代表的高端农产品加工业集群,推动思格瑞扩产增效项目开工、投产全链条服务保障;五是以华泽微福为代表的农业电商集群,利用华泽微福、鱼米江南、新农平台推介地产农产品,做强做大销售规模,打响新吴农产品品牌;六是从心农事服务中心为代表的社会化服务型企业集群,加大社会资本招引,推动鸿山果怡综合农事服务中心建成投产,计划新建农事服务中心。
三是聚焦城乡融合,提升农村改革纵深度。以“精耕细作”提升乡村内涵。持续推进“三清三治”扫尾灭点,提升农村人居环境整体水平。与高校合作编制城乡融合发展战略规划和行动方案,组团式片区化开展和美乡村建设,推动和美乡村由点上开花、单兵作战,向村村抱团、街村联动的片区化转变,争取城乡融合发展创新示范。同步提升在乡村内涵和外延的“精致度”,在提升农村人居环境、乡村基础设施水平和基本公共服务能力的基础上,要充分发挥群众的主体作用,让群众参与到建设的各环节全过程。持续健全现代乡村治理体系,实现乡村由表及里、形神兼备的全面提升。以“双重监管”提升发展水平。学习贯彻《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法》,重新修订完善全区“三资”管理制度,进一步规范组织机构,健全内部治理机制。在纵深推进农村集体“三资”监管突出问题集中整治基础上,推动第三方审计单位对全区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下属子公司专项审计全覆盖,进一步提升监督检查广度和深度。始终坚持“专项行动”发展路径,切实推进集体资产提质增效。支持村集体通过合作入股等方式,投资建设一批政府主导的经营项目,将账面沉睡资金升级为优质资产。以党建引领提升发展韧性。从破解发展制约因素入手,深化完善旺庄街道全市首个股份经济合作社功能型党组织的内涵功能,总结经验并因地制宜在全区范围内推广。对于经济实力强、发展空间大的集体经济组织,探索引入政治过硬、善经营会管理的专业人才,以专业化力量带领集体经济发展,推动农村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持续提升,为乡村振兴提供坚强的政治和组织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