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新闻中心 > 要闻资讯 > 正文

国内首创!这个“新吴造”机器人会做手术!

发布时间:2024-03-25 09:22      来源:新吴区人民政府      选择阅读字号:[ ]     

  无锡高新区太湖湾科创城国际生命科学创新园的一栋大楼里,“80后”教授张博正对着一台设备专心致志做着数据研究,而他操控着的设备就是自主研发的创新型智能穿刺手术导航机器人——融合了临床医学、医学影像、导航、人工智能、机器人技术、先进制造及医学材料等多项前沿技术,能够为肿瘤消融治疗提供全流程解决方案。

  “从0到1”,只用一条机械臂就能实现医疗导航功能,这在国内甚至全球都属于首创。

  张博高中毕业后留学日本早稻田大学,主攻软组织穿刺辅助机器人系统图像引导技术,担任早稻田大学次世代机器人研究中心副教授。在这段时间里,他父亲就医困难的情况和国内医疗环境紧张的现状激发了他的使命感,他选择回国创业。“无锡是我岳父岳母的故乡,所以天然有一股亲切感”,无锡的女婿张博一眼看中了这座江南城市,作为自己的创业理想地。2020年11月,他创立的无锡艾米特智能医疗科技有限公司落户无锡高新区。

  “我们是基于中国医疗行业的临床实际需求,做出的创新研发。”张博说。肝癌是临床上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在我国肿瘤发病率排名第四,死亡率排名第二,根据世卫组织年度预测,到2030年将有超过100万患者死于肝癌,这是一个重大全球性问题。

  在癌症高发的背后,专家倡议“早发现、早治疗”的理念,同时各类微创手术应运而生并逐步迈入数字手术新时代,这其中离不开医疗设备的创新发展。

  在临床上,消融手术不用开腹,用消融针在超声引导下穿刺进入肝脏,在病灶周边用热消融的方法烧死肿瘤,因创伤小、用时短、术后恢复快、疼痛少、能保留更多健康肝脏,这些特点让其成为很多患者的首选,约有80%的肝癌可以采用消融手术解决。

  但传统的消融手术给医生设置了高门槛,医生对于肿瘤消融手术存在着学习难度大、学习周期长、操作手法要求高等难题,因此消融手术的普及性并不高。

  用创新打破医疗界参差不齐的医术壁垒,依托海外积累的技术研究成果,张博带领团队三年来坚持不懈攻关,经过千百次的试错,研发出了智能软组织穿刺介入手术导航机器人系统。

  艾米特是全球首家将穿刺机器人产品应用于超声引导介入治疗这一临床方向的医疗企业。张博介绍,系统先导入CT的影像资料,再连接超声影像,通过超声的立体扫描,把肝脏内部的血管信息进行三维图像化重建,精准定位病灶及与周围血管、脏器组织的空间关系,手术中,全程实时动态追踪显示穿刺针尖到病灶的路径、距离、角度等,做到全程监控定位。全程三维量化影像实时定位、跟踪、引导及监控的特点,能够让医生做起手术“快、准、稳”,辅助医生提高手术精度,降低手术风险。

  更具独创性的是,目前医疗机器人用的都是光学传感器、磁性传感器和机械臂结合的系统,而艾米特医疗机器人不用任何传感器,只用一条机械臂就能实现整个导航功能。这主要依赖于张博擅长的人工智能图像算法技术和机械控制技术。这样一来,不仅设备的体积更小了,成本也降低了,操作更便捷了。

  “我们打造属于中国人自己的手术机器人。”张博说,在中国,患者多,医生工作强度大,有了这个机器人后,希望能让每一例手术都能达到三甲医院的手术水平,让更多对医生要求极高的手术推广到更多中小医院,让广大基层患者得到更好的治疗。

  凭借多项“敢首创”的技术,目前艾米特手术导航机器人系统已拿到安全性能检测报告,顺利进入医院开始临床试验,预计年内将拿到医疗器械三类注册证。经过三年多孜孜不倦的创新,企业已申请知识产权40项,荣获多个国家级、省市级奖项。

来源:无锡日报、无锡高新区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