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12-28 08:57 字体大小:放大 正常 缩小
信息索引号 | 014032126/2023-04566 | 生成日期 | 2023-12-28 | 公开日期 | 2023-12-28 |
文件编号 | — — | 发布机构 | 民政卫健局 | ||
效力状况 | 有效 | 附件下载 | — — | ||
内容概述 | 民政卫健局2024年工作总结 |
2024年,民政卫健局在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以高质量发展为引领,聚焦“强保障、优服务、促改革、塑品牌”精准发力,民政和卫生健康事业发展取得新进展新成效。
一、2024年重点工作
(一)优化资源配置,服务体系协同高效。一是做强医疗服务体系。完善三级医疗体系,瑞金医院无锡分院完成三级医院现场评审,区新安医院、区康复医院完成二级医院等级评审现场验收,硕放中心完成新址搬迁,挂牌区级妇幼保健院。提升医疗服务能力,统筹优化公立医院综合考核评价体系,瑞金医院无锡分院新增14项新技术落地、完成1个省级临床重点专科申报;各基层医疗机构增开专科(新型)门诊30余个、名医(专家)工作室16个,完成120余项新技术备案,基层门急诊人次增长30%以上,出院人次增长2倍以上。二是做优养老服务体系。统筹推进云谷天地(区级“一老一小”综合服务中心)项目建设,新建省优质护理院1家、省老年友善医疗机构2家、市安宁疗护示范点2家,运营街道区域性助餐中心9家、社区助餐点74家,实现服务全面可及,养老(居家养老)机构等级评定率全市领先。实施第三期“暖阳行动”养老人才增量培优项目,举办养老护理员职业技能竞赛,全区护理员持证率达80%以上,全市领先。三是做实社会救助体系。紧扣“3610行动”重点任务,构建“1+6+N”社会救助服务网络,实施“一街一特色、一站一品牌”建设工程,规范街道“一件事联办”综合救助示范窗口建设,持续放大“一门受理、协同办理”综合效能。以成立区级特殊困难群体救助帮扶基金为契机,聚焦基本生活兜底保障1个核心、助学助医等9大共性需求、X项个性化需求,构建“1+9+X”社会救助服务体系,打造特殊困难群体暖心工程、“护光计划”困境儿童关爱等20余项特色帮扶项目,相关工作获省市媒体多次报道。
(二)强化互促共融,为民服务提质增效。一是坚持党业融合聚合力。建立群众需求与项目资源“双向清单”,实施“医+1”“民卫优+”两大项目,一体推动3家公卫机构、7家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与瑞金医院无锡分院10个党支部共建结对,开展“提升患者就医感受”“安心托育”“锡心养老”等六大“微幸福”实事,惠及群众5000余人次,获评“三联三强基”服务基层示范团队。二是坚持医养结合优供给。区内首家公立医养机构(江溪护理院)投入运营,全市率先探索“双中心联动”医养服务发展模式,建成街道级康养中心2家,新增居家医养床位100张,提供9大类103项服务,累计建床517张。三是坚持医防融合增效能。深化健康新吴建设,申报国家级社会健康治理典型案例,已通过省级评审;创新开通新吴区健康公交,推动无结核社区、营养社区2项省级试点建设,打造健康新吴特色项目18个,居民健康素养水平达42.37%,连续4年全市领先。探索建立疾控监督员制度,实施慢性病综合防控策略,统筹慢阻肺、肝纤维化、脑卒中、全民癌症防控等,完成筛查13万人次,整合“瑞金标准体系”完善“防筛诊治康”全流程管理模式。
(三)聚力改革创新,发展动能蓄力增势。一是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立足“统招统管统用”模式,动态调整基层编制数岗位数,出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奖励性绩效工资总量与部门考核挂钩管理修订办法(试行)》等系列文件,同工同酬、优绩优酬破解人才引育瓶颈。与南京中医药大学共建高校引才工作站,瑞金医院无锡分院挂牌山东第二医科大学就业创业教育合作实践基地,全年引育基层卫技人员130名、高端紧缺人才10名,招聘到位率较去年增长18%。二是推进“一老一幼”服务改革。统筹推进“锡心医养”呼叫服务中心、养老顾问、老年人能力评估、长者认知障碍预防与干预四大试点项目,区级“锡心医养”呼叫服务中心投入运营,全市率先出台老年人能力评估、养老顾问实施方案,实现街道、社区、机构养老顾问点建设全覆盖。大力发展“1+N”普惠托育服务模式,全区建成托育机构46家、省市级普惠托育机构15家,千人托位数超4.5个。依托国家级婴幼儿营养喂养指导能力提升项目,11家托育医疗机构签订“医育共建协议”,加快医育融合发展。三是加快殡葬领域改革。协调推进新一轮殡葬设施专项规划,一体推动10家机构设施提档升级,全市率先出台《新吴区殡葬管理工作规范实施意见》,推进殡葬领域专项整治,倡导文明新风,推广殡葬“一站式”服务。
二、成效及亮点
(一)完善区域协同胸痛救治网络。瑞金医院无锡分院顺利通过国家胸痛中心认证,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胸痛单元建成率100%,在全市靠前实现区域胸痛救治网络全覆盖。
(二)基层卫生服务能力持续向优。江溪中心、鸿山中心顺利通过国家优质服务基层行推荐标准现场评定,全市率先实现国家优质服务基层行推荐标准通过率100%。
(三)中医药服务能力持续提升。全域创新开展中医药健康养生集市活动,入选首批市级中医药特色疗法项目1项,创成五级中医馆1家、四级中医馆2家、五级中医馆建设单位1家,全区四级及以上中医馆建设覆盖率达83%,高效完成年度目标任务。
(四)职业健康保护成效显著。瑞金医院无锡分院挂牌新吴区职业病防治院,累计创成省级“健康企业”17家、市级“健康企业”14家,3家企业优秀案例获国家卫健委推广。
(五)“幸福食光”惠老助餐品牌彰显。全市率先完成养老服务综合调查暨助餐服务专项调查,出台《新吴区“幸福食光”惠老助餐专项行动方案》,打造全市首家社区级智慧餐厅、全龄友好社区餐厅,先后被央视、人民网等中央媒体作为典型经验报道。
(六)卫生科教人才实现新突破。出台《新吴区名(中)医推选与管理办法》,新增“太湖人才计划”高端医学专家团队1个,引育高端紧缺人才10人、博士2人,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实现省级以上科研项目“零的突破”。
(七)综合救助服务阵地成为示范。召开全市社会救助重点工作调度推进会,在全市率先建成示范型社会救助综合服务站,集成打造综合救助服务智慧平台,开展“一站式”救助帮扶,多次获省市媒体专题报道。
(八)社会组织培育发展取得新成效。推动成立11家新质生产力领域社会组织,新增3A等级以上社会组织7家,困境儿童关爱项目“护光计划”等3项案例入选省级社会组织高质量发展优秀案例,获省民政厅实地调研并给予高度认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