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政卫健局2023年工作总结

时间:2023-12-28 08:57 字体大小:放大 正常 缩小

信息索引号 014032126/2022-04686 生成日期 2023-12-28 公开日期 2023-12-28
文件编号 —  — 发布机构 民政卫健局
效力状况 有效 附件下载 —  —
内容概述 民政卫健局2023年工作总结

  2023年,民政卫健局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争当“幸福新吴”“施工者”、高质量发展“竞跑者”,在“强保障、提能力、促改革、创品牌”上持续发力。

  一、2023年工作

  (一)在医疗服务方面。持续推进机构提档升级,区中医医院、鸿山医院完成新院区启用,海力士医院一期8月完成封顶进入内部装修阶段。做强龙头医院,瑞金医院无锡分院已开设临床科室35个、平台科室6个、名医工作室16个,实现一般科室技术项目88.83%,重点科室技术项目57.14%。做强基层医疗,新安医院、区中医医院、区康复医院参加二级医院等级评审;旺庄中心、梅村中心分别通过四级、五级中医馆现场评审,全区中医阁覆盖率达58%(超“十四五”建设要求)。推进区域医联体建设,依托瑞金医院无锡分院成立区级疑难病例会诊、影像诊断、病理诊断、医学检验和消毒供应五大中心,探索区域卫生人才统管统用,新招录人员104名、引育博士2名,完成首批27人系统内交流。

  (二)在公共卫生服务方面。强化“健康新吴”建设,打造健康无锡建设示范项目6个,居民健康素养水平达41.38%(待市级质控),成功通过国家卫生城市复审,成功创成江苏省健康区。加强重点疾病筛查,完成重点人群消化系统疾病筛查20362人,脑卒中高危人群筛查2400人,妇女“两癌”筛查19000余人,均超额完成年度目标任务。聚焦妇儿等重点人群保障,“学校呼吸道传染病防控宣教‘百千万’工程”获全国优秀案例一等奖,成功入选国家婴幼儿营养喂养能力指导项目、青少年心理健康发展项目试点区。优化以新冠疫情为主的传染病预警多点触发机制,获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者随访队列”示范项目。

  (二)在养老服务方面。启动伯渎河城市康养商业服务配套项目(区级“一老一小”综合服务中心)建设,试点开展“锡心医养”区级呼叫服务中心建设,推进养老机构提档升级2家,新启用社区助餐点10家;实施适老化改造扩面,改造完成比例达辖区内老年人家庭总数10%以上;实施老年人能力需求评估,评估对象扩面67周岁,累计评估13.2万人次;在全市率先出台区级《居家医养服务床位建设实施方案》,形成9大类103项服务内容指导清单,今年已签约建床101张;实施第二期“暖阳行动”养老人才增量培优项目,构建线上线下培训课程体系,全区护理员持证率达75%以上,全市领先,区级养老护理员喜获省级技能精英比赛三等奖。

  (三)在托育服务方面。推进民办公助、公建民营、托幼一体化等多种方式发展格局,成功备案托育机构11家、新增普惠托育机构9家,遴选5家机构参评省、市级普惠托育机构,新增托位690个,目前全区每千人托位数已达4.5个以上,实现一街道一普惠,提前完成“十四五”目标要求且增速领先。

  (四)在兜底保障方面。贯彻落实市级“3610行动”实施意见,制定出台《新吴区建立健全分层分类社会救助制度的实施意见》,按照“兜底+拓展”原则,分类实施低保特困、低保边缘和支出型困难家庭、其他急难困难群众救助,推进精准帮扶系列工程。困难群众救助帮扶覆盖率、各级各类社会救助资金及时发放率均达100%,核发各类补助金额1300余万元。引入慈善资金,推进全民共同富裕,全年共举办慈善活动20多场,推出慈善结对项目10多个,投入慈善资金超过100万元。

  (五)在社会治理方面。强化顶层设计,启动“社区治理体系协同创新行动、社会组织提质增能培优行动、社会工作人才集聚赋能行动、社区志愿服务品牌深化提升行动、社区基金生态系统共建行动”五大行动。成立新吴区社会协同发展创新中心,建成政产学研社区治理创新实践和校外实习两大基地,组建区级首批社会工作专家智库,着力构建“高校—街区—社区”政产学研联合体。优化社区布局,新成立5个社区、撤销村委会2个。有效推进“五社联动”实践,试点开展“全域社区”“产业社区”等治理模式探索,江溪、新安街道成功入围全省首批“五社联动”机制创新试点单位。推进街道和社区两级社区基金项目扩面,累计建成5个街道级社区基金,覆盖104个村(社区),有力支持社区自治、弱势群体帮扶等。着力打造“时间胶囊”志愿服务品牌项目,打造全市首个公益志愿街区,建立“时间胶囊”志愿服务平台。

  二、2024年工作打算

  1.提升医疗服务保障力。完成硕放中心新址搬迁并挂牌区级妇幼保健院,在瑞金医院无锡分院挂牌区职业病防治院,实现区域专科布局全覆盖,新增启用三级综合医院—爱思开医院,拓展区域高端医疗服务能级。以医院等级创建、省市重点(特色)专科建设、省级社区医院建设等为抓手,推动医院能力提升,新安医院、区康复医院、区中医医院完成等级创建收尾;深入推进区域医疗联合体建设,推动区内资源共建共享,形成“精品专科群”,力争年内创建国家优质服务基层行推荐标准机构1家、省级社区医院1家、四级及以上中医馆1-2家,省市基层特色科室3-5个、市级临床特色专科2个以上。以公立医院绩效考核为抓手,推动医院管理提效,完成辖区所有公立医院绩效考核国考数据梳理,开展日常监测指导,稳步提升门(急)诊诊疗人次数和出院人次数。

  2.提升健康新吴品牌力。持续打造部门联动“健康新吴行动”特色项目,并重点打造为若干“健康无锡”建设示范窗口和“健康新吴”典型案例并向公众宣传发布。深化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围绕老年人、孕产妇、儿童、慢性病患者等重点人群,完善“线上+线下”服务机制,拓展医防融合服务项目;落实全民癌症防控行动,开展11家标准化癌症筛查推广与管理中心联盟机构建设,探索推进重点人群“筛查-诊断-治疗-康复”的全程管理。进一步推进公共卫生课题“揭榜挂帅”,着力推动职业卫生全链条管理、慢性病综合防控、传染病多病共防、出生缺陷综合防治、严重精神障碍患者部门协同管理。

  2.提升养老服务发展力。配合新发集团加快推进伯渎河城市康养商业服务配套项目建设;以“锡心医养”社区居家“332”服务行动为抓手,推动区级呼叫服务中心投入运营,搭建医养服务供、需两方资源对接平台,推动养老顾问点实现街道、社区、机构全覆盖;强化养老机构日常监管,进一步完善涵盖机构运营管理、人员配置、服务质量、满意度等多维绩效评价体系;以全国医养结合示范区建设为抓手,推动公立医养机构江溪护理院正式投入运行,做优街道综合养老服务中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双中心联动”发展模式,深化“家医+家床”综合居家医养服务,新建居家医养服务床位100张,提升老年人家庭医生签约率,力争年内中、重度失能老年人签约率达80%。

  3.提升托育服务普惠力。制定完善符合我区实际的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服务管理文件,推进“一街道一示范”增量发展,发展“1+N”普惠托育模式,支持示范性普惠托育机构带动多家嵌入式社区托育点、企业园区托育点共同发展。积极探索“医育融合”,充分发挥医疗卫生资源优势,促进托育服务与婴幼儿健康管理、儿童早期发展、儿科医疗服务、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等融合发展。开展省、市、区普惠托育示范机构、社区托育示范点、爱心托育用人单位等项目建设,打造普惠托育、智慧托育、健康托育等服务名片,鼓励本土托育品牌的连锁化发展。落实普惠托育服务综合监管,发挥区级托育服务指导中心带动作用,探索开展婴幼儿照护机构等级评价工作。

  4.提升基层社会服务承载力。因时因势优化社区规模布局,推动一批集综合受理、五社联动、议事协商、居家养老、文教娱乐于一体的城乡社区服务综合体提档升级,全区城乡社区综合服务设施面积达标率超95%;打造区级社会组织供需对接平台,发挥社会组织发展专项资金引导和撬动作用,优化完善社会组织扶持及等级评估激励办法,重点培育和支持枢纽型专业化社会组织、3A及以上品牌社会组织;推动党群服务融入区街社会组织孵化基地,规范平台运行管理机制,深入开展省级社会组织党建工作示范点创建。

  5.提升社会综合救助支撑力。坚持扩围与增效并重。推动社会救助体系“主动发现”机制落地落实,加强动态跟踪和分析研判,拓展线上线下发现渠道,重点关注大额医疗费用支出家庭。推动民政与人社、残联、教育、住建、团委等多部门联动协同,实施跨部门、跨层级、跨区域的联动帮扶措施,聚焦困境儿童、职业病、艾滋病、精神障碍等特殊人群需求,打造心灵关爱、精神抚慰、健康帮扶等个性化服务项目。将慈善事业与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特殊困难群体帮扶紧扣,实施更多助老、助残、助孤、助医等公益慈善项目,鼓励发展慈善信托、推动发展应急慈善、支持公益慈善类社区社会组织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