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吴区教育局2023年总结及2024年工作打算

时间:2023-12-21 13:23 字体大小:放大 正常 缩小

信息索引号 014032126/2023-03816 生成日期 2023-12-21 公开日期 2023-12-21
文件编号 —  — 发布机构 新吴区教育局
效力状况 有效 附件下载 —  —
内容概述 新吴区教育局2023年总结及2024年工作打算

  2023年以来,在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区教育系统始终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引,全面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领导,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建设无锡教育高质量发展第一区”为目标,积极构建优质均衡、公平包容的高质量教育体系。我区高质量通过县域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国家评估认定实地核查,获评省智慧教育样板区培育区域,市对区教育高质量发展考核、区政府履行教育职责评价水平连续四年保持全市第一;区教育局获评“无锡市三八红旗集体”、区“真抓实干奖”“高质量发展流动红旗”,教育事业发展水平持续攀高。

  一、党建固本、改革强基,教育发展高位引领。坚持以政治建设为统领,全面加强教育系统党的建设,稳步推进党组领导的校长负责制,完成30所中小学书记、校长分设或配备专职副书记,形成党的领导纵到底、横到边、全覆盖的工作格局。深化“立德树人”先锋行动,8所学校、8名教师获评市委教育工委立德树人先锋党组织、先锋党员。切实扛起管党治党主要责任,牢牢把握意识形态主动权,夯实党风廉政建设,组织开展“5·10”思廉日等专题教育实践活动,切实营造风清气正的教育生态。强化党建带团建带队建,严格落实推优入党、入团工作机制,推动学校党、团、队组织阵地共建共享。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制定实施推动新吴教育高质量发展改革文件10份,覆盖教育体系优化、育人模式创新、教育质量提升等多个方面,强化教育工作整体谋划、系统推进。优化无锡高新区(新吴区)教育高质量发展咨询委员会,增聘7名全国教育领域权威专家,形成“全涵盖、全链条、全贯通”指导体系,精准把脉教育事业发展。

  二、综合施策、优化布局,教育链条不断完善。优化教育资源布局,深入实施《新吴区教育资源布局三年计划(2022-2024)》,完成新建改扩建学校7所,累计增加学位3000余个,有效缓解入学难问题;在全市率先实现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空调安装、照明改造全覆盖,推进校门口等候区“幸福空间”建设,优化提升办学环境。优化教育链条,制定出台《关于推进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安全优质发展的实施意见》,促进学前教育优质普惠发展,全区公办园覆盖率63.35%,省优覆盖率89.17%;扩增一批新优质义务教育学校,无锡市新吴区空港实验小学签约落地,太科城实验学校、金鸿实验学校新校舍正式启用。统筹推进普特融合教育发展,研究制定《新吴区关于完善特殊教育体系建设的实施意见》,新增3所“市高质量融合教育示范校”。深化产教融合,支持无锡科技职业学院牵头成立全国半导体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积极推进区基础教育阶段学校国际教育交流,出台《新吴区关于深化国际教育发展的实施意见》,全面提升教育国际化水平。

  三、外引内培、强师铸魂,师资队伍提质增效。浓厚尊师重道氛围,研究制定《无锡高新区(新吴区)关于开展“尊师重道·至德至美”教育行动的实施意见》,创作《新吴教师誓言》《新吴学子箴言》,设计新吴教育“箴训尺”,在全社会形成尊重教师、关心教育的良好风尚;实施人才强教战略,招聘引进教师455名;加大高层次人才引育力度,新增“锡教名家”4人、全省乡村优秀青年教师培养计划2人,3名教师被推荐至省厅参加正高级职称评审;健全“选育管用”全链条人才培养体系,实施新教师“3+2”特培计划、骨干教师跟岗研修计划等,培养区新秀380人,目前义务教育学校骨干教师比例达29.7%,高素质专业化人才队伍增量提质。优化调整学校干部队伍,综合考虑年龄、学科等因素,新调整17名校级领导,不断激发干部队伍干事热情和活力;扎实推进“区管校聘”工作,全区384名教师通过竞聘上岗,促进校际间教师合理流动,激发教师队伍活力。

  四、多措并举、改革赋能,教育质量提档升级。连续三年将基础教育质量提升工程列入区为民办实事项目,系统实施基础教育“5+N”高品质创享行动,6个项目获评省市中小学内涵建设项目,区域教育内涵品质不断提升。研究出台《进一步优化新吴区优质教育发展共同体教育集群化办学的实施意见》,持续优化管理机制、师资队伍、教师培训、课堂教学、学生培养、质量评价,整体提升我区教育高质量发展水平;围绕省基础教育前瞻性重大实验项目《区域课程教学变革的新吴实践》,分学段、全覆盖举办第二届优质教育发展共同体学术月活动;研究制定《新吴区义务教育课程教学改革深化行动计划》,全面推进课程教学变革,2023年,区中考成绩再创历史新高。以数字化赋能教育高质量发展,区内公办中小学100%创建成为无锡市智慧校园试点校,30所学校创成省智慧校园合格校,占比93.75%,鸿山实验小学和新吴实验小学高标准建成省智慧校园示范校。创新实施“1+6+N”区域共研项目,构建聚焦学前整体质量提升的区域幼儿园课改联动系统,推动学前教育全面、协调和优质发展。

  五、五育融合、内涵发展,办学特色优化创新。统筹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发挥区内高职院校办学优势,深化德育工作实效,培养市德育新秀15名、区德育新秀84名。关爱青少年身心健康,科学制定《无锡高新区(新吴区)关于进一步加强新吴区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实施意见》,全方位守护学生健康成长,硕放中学获评全国首批健康学校建设单位、新城中学入选第二批全国学校急救教育试点学校、梅里中学被评为市级心理健康特色学校。不断深化体艺特色,坚持推进体艺“211”工程和市队校办项目。在无锡市第42届中小学生“百灵鸟”艺术展演中获7金2银,创历史新高;在无锡市运动会获3项团体总冠军,获奖情况全市领先;推动义务教育科学工程教育建设,7所学校获评市中小学工程教育示范课程培育项目,3所学校确定为市中小学工程教育重点学校创建立项单位。聚焦“双减”攻坚,扎实开展课后服务,全区中小学生课后服务综合参与率达96.2%,在校教师综合参与率97.8%,占比全市领先;持续优化课后服务体系,2022年起,累计投入专项资金510万,遴选78家非学科类培训机构参与课后服务,不断丰富和完善课程体系,满足学生多样化学习需求。

  六、统筹兼顾、守牢底线,教育生态良好优质。依托区校安委,进一步强化部门协同联动,不断形成校园安全监管强大合力,确保学校运行平稳有序。常态化聘请第三方专业力量深入校园,指导学校开展安全检查及隐患整改,累计发现各类安全隐患1574条,已整改1554条,整改率98.7%。制定出台《关于组织开展2023年新吴区教育系统校园安全七大行动的通知》,确保全区学校安全管理有力有序有效。推进校外培训机构治理攻坚行动,巩固“双减”工作成效,检查校外培训机构560多家次,义务教育阶段学科类培训机构压减率保持100%。规范民办教育发展,实施《无锡市新吴区规范民办义务教育发展专项工作方案》,分阶段、分类别推进规范民办义务教育学校办学行为,民办义务教育学生数量控制在5%以内。

  总的来说,2023年,全区教育系统凝心聚力、团结奋进,全面推进教育事业迈向更高水平,人民群众的教育幸福感、获得感不断提升。下阶段,新吴教育将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落实党的教育方针,深化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主动对标新吴区“建设中国式现代化先行示范区”发展定位,围绕“建设无锡教育高质量发展第一区”目标,持续发力,力争首批创成全国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区、学前教育普及普惠示范区,奋力实现市对区教育高质量发展考核、区政府履行教育职责评价水平“五连冠”,持续推进新吴教育高质量发展。

  一、把准发展方向,夯实政治根基,强化党建引领的工作格局。加强思想政治建设,坚持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作为首要政治任务,以实际行动把党的理论学习好、宣传好、贯彻好。全方位、多层次、系统化开展主题教育,促进干部在学习中真正做到学深悟透、融会贯通、提质增效,推动新吴教育高质量发展。筑牢基层党建堡垒,以基层党建提质增效指数评价工作为抓手,持续夯实基层学校党组织工作标准化规范化,引导学校基层党支部争创“创新型党支部”“示范性党支部”;进一步亮化新吴教育“烛跃”党建品牌,强化党建文化导向、教育、滋养功能。促进各基层学校党组织“一校一品”党建项目、“书记项目”、党建创优实践项目做优做实。持续锤炼过硬作风,定期召开党风廉政建设专题会议,落实“书记约谈”制度和基层党组织书记上廉政专题党课要求;强化阵地管理切实提高舆论引导和舆情应对能力;加强廉政风险防控,营造风清气正的良好生态。

  二、聚焦资源布局,增进民生福祉,完善高质均衡的教育体系。优化教育资源布局,深入实施《无锡市新吴区“十四五”教育设施布局规划》《新吴区教育资源布局三年计划》,坚持现代化学校建设标准,促进校园软硬件双提升,计划推进新建改扩建学校13所,切实化解教育资源供给矛盾。整体提升办学水平,加大全学段优质资源供给力度,以“既有高原、又有高峰”为目标,以新吴教育“六大核心圈”为载体,通过合作办学、集群化办学等多种形式,每个片区打造龙头学校一所以上,并通过多校协同、区域组团、同学段联盟、跨学段联合、委托管理等多种形式,构建“名校+”带动共同发展新格局。打造优质教育链条,推进学前教育普及普惠,预计新增省市优质园14所;深化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力争高标准创成全国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区,形成一系列可复制、可借鉴、可推广的新吴经验;逐步建成布局合理、学段衔接、普特互补、普职融通、医教结合的高质量特殊教育体系;支持区内高中内涵式发展,职业教育高水平发展;全面深化国际理解教育改革,积极争创教育对外开放示范区。

  三、优化队伍建设,激发办学活力,打造德才兼备的师资队伍。强化师德师风建设,引导教师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对标“四有”好教师团队的培育目标,计划培养“四有好教师”团队10个;统筹利用公共文化服务阵地,开展各类“尊师重道·至德至美”教育行动,积极推广《新吴教师誓言》《新吴学子箴言》,让尊师重教更有仪式感,努力形成优秀人才争相从教、优秀教师不断涌现的良好局面。建设一流师资队伍,依托“飞凤人才计划”,加大教育高层次人才引进力度;科学统筹校招工作,对“双一流”建设高校和优秀师范院校毕业人才给予优惠条件,计划招引教师200名左右。探索实施教师培训跟踪问效机制,提升培训实效性,用好用足分级分类的培养项目,力争2024年培养200名教学新秀、250名教学能手、150名学科带头人,引育省特级教师、苏教名家、锡教名家等各类人才3名。健全激励保障机制,深化区管校聘改革,加强青年干部队伍建设,进一步调整优化区域师资配备。优化教师年度考核要求和评分标准,以实干实绩导向激励教师敢为善为。加强“爱心母婴室”“女职工康乃馨服务站”建设,推动“健康驿站”建设,建立教职工心理健康导师团队,有效提高教师队伍幸福感、获得感。

  四、坚持全面发展,落实立德树人,构建五育并举的培养模式。深化多维育人模式,全面推进新吴区教育系统“大思政课”建设,推出一批思政示范课程,选树一批思政教学名师和团队;创新体艺“211”建设,聚焦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确保每个学生掌握2项体育、1项音乐、1项美术技能,推进体育艺术等特色学校创建工作,力争到2026年,实现体、艺等特色学校区域全覆盖。依托35个“行走课堂”,广泛开展红色寻访、研学、体育锻炼、劳动教育等融合式校外实践活动。加强拔尖人才培养,依托科学工程教育,强化拔尖创新人才启蒙教育,充分结合无锡高新区的产业特色,强化整合、系统设计,全面构建区域义务教育阶段科学工程教育体系;计划挂牌成立10个科学工程教育基地,开发10门课程,评选10个案例,建设10个社团,评选10个少年科学院小院士;用好“优生优才”圆梦计划奖学基金,激励优秀学子以自然科学、人文历史领域前沿学科专业为志向,努力成为各领域的顶尖人才。守护学生身心健康,深化“向阳守护”行动,用好新吴区“悦心”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健全区、校、社三级联动机制,构建紧密型学情沟通、协作指导、家校论坛、生活实践和亲子活动,全面提升共育实效;全面推进学生体质健康促进工作,力争儿童青少年总体近视率每年下降1个百分点,学生体质健康测试合格率达到97%以上。

  五、优化办学模式,深耕课堂教学,擦亮学有优教的新吴品牌。深化集群化办学机制,进一步优化新吴区优质教育发展共同体教育集群化办学,建强20个集团校,以“全域覆盖、多模共存、优质共生”为目标,发挥新吴实验中学、太科城实验学校等优质学校引领作用,切实做强管理经验辐射、师资交流培训、课程资源共建、教育科研互通等核心办学环节,力争打造一批口碑好、品质高的好学校。注重教科研专业引领,借助区“教育高质量发展”专家咨询委员会、高等院校和省、市科研院所智力支撑,以省前瞻性教学改革重大实验项目“区域课程教学变革的新吴实践”为引领,强化“全学校、全学科、全学段”的课程教学改革,努力打造新时代高品质的新吴范式;进一步规范课题研究管理,大力支持省市级规划、教研课题研究,力争在国家和省市新一轮教学成果奖评比中取得新突破。坚持内涵式高质量发展,深化学前教育课程游戏化研究,深度推进幼小科学衔接,培养全面发展的现代儿童。深化义务教育课程教学改革,系统实施课程规划有效转化行动、“三全两新·历学课堂”推进行动、“科学”素养提升行动、素养立意评价牵引行动和数字化赋能智慧育人行动,争创深入实施新课程的典型区域。保持义务教育阶段学业水平检测全市第一方阵。

  六、守牢校园红线,推进双减攻坚,涵养绿色健康的教育生态。强化教育督导实效,持续开展校园长任期督导工作,以常态化督导和专项督导为抓手,探索契合实际、有利于发展的校(园)长任期综合督导模式和机制,形成可借鉴、可复制、可推广的实践范例;借助飞行督导扎实推动学校教育服务水平提质增效;推进“双减”攻坚行动,优化课后服务课程体系,聚集社会和家长资源,补充“双师课堂”素质教育课程资源,满足不同禀赋学生个性化学习需求。“动态清零”义务教育阶段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争创省市“双减”工作示范区(校);规范民办义务教育发展,严格控制民办义务教育在校生占比5%以内。守牢校园安全底线,落实安全防范政策措施,严格执行校园安全规范,健全校园及周边联防联治机制,持续开展校园安全标准化建设,全力提升校园安全防范水平,确保师生人身安全。压实校园安全“一岗双责”,实现校园安全立体化管理,全覆盖建成新一轮市级“平安校园”,争创江苏省高质量平安校园建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