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2-04 11:09 字体大小:放大 正常 缩小
信息索引号 | 014032126/2022-04151 | 生成日期 | 2022-12-04 | 公开日期 | 2022-12-04 |
文件编号 | — — | 公开时限 | 长期公开 | ||
发布机构 | 无锡高新区(新吴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 公开形式 | 网站 |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公开范围 | 面向社会 | ||
有效期 | 长期 | 公开程序 | 部门编制,经办公室审核后公开 | ||
主题(一级) | 其他 | 主题(二级) | 其他 | ||
体裁 | 其他 | 关键词 | 法律,政府信息,公开 | ||
文件链接 | — — | ||||
效力状况 | 有效 | ||||
内容概述 | 2022年12月4日是第九个国家宪法日和第五个宪法宣传周,也是我国现行宪法公布施行四十周年。下面,我们一起来共同学习宪法有关知识。 |
2022年12月4日是第九个国家宪法日和第五个宪法宣传周,也是我国现行宪法公布施行四十周年。下面,我们一起来共同学习宪法有关知识。
1、什么是宪法?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法律权威、法律效力。
宪法适用于国家全体公民,是特定社会政治经济和思想文化条件综合作用的产物,规定了国家的根本任务和根本制度,即社会制度、国家制度的原则和国家政权的组织以及公民的基本权利义务等内容。
2、我国现行宪法包括哪几部分?
共有五个部分,分别是序言、第一章“总纲”、第二章“公民的基本权利与义务”、第三章“国家机构”、第四章“国旗、国歌、国徽、首都”。
3、国家宪法日是哪一天?
2014年11月1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表决通过决定,将现行宪法公布施行的日期即12月4日设立为国家宪法日。
4、国家宪法日的由来是什么?
1982年12月4日,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通过了现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2014年11月1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决定:将现行宪法通过、公布、施行日期12月4日设立为国家宪法日。
5、设立国家宪法日的意义是什么?
设立国家宪法日,是一个重要的仪式,传递的是依宪治国、依宪执政的理念,同时使这一天成为全民的宪法“教育日、普及日、深化日”,形成举国上下尊重宪法、宪法至上、用宪法维护人民权益的社会氛围。
设立国家宪法日,也是让宪法思维内化于所有国家公职人员心中。权力属于人民,权力服从宪法。公职人员只有为人民服务的义务,没有凌驾于人民之上的特权。一切违反宪法和法律的行为都必须予以追究和纠正。
6、宪法的地位如何?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法律权威、法律效力,具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长期性。
全国各族人民、一切国家机关和武装力量、各政党和各社会团体、各企业事业组织,都必须以宪法为根本的活动准则,并且负有维护宪法尊严、保证宪法实施的职责。
一切法律、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都不得同宪法相抵触。
7、现行宪法是新中国成立后的第几部宪法?
新中国成立后,曾于1954年、1975年、1978年、1982年通过四部宪法,现行宪法为1982年宪法,并经历1988年、1993年、1999年、2004年、2018年五次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