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无锡高新区(新吴区)信息化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22-2024年)

时间:2022-05-31 13:13 字体大小:放大 正常 缩小

信息索引号 014032126/2022-01713 生成日期 2022-05-31 公开日期 2022-05-31
文件编号 —  — 发布机构 无锡高新区(新吴区)工信局
效力状况 有效 附件下载 下载
内容概述 无锡高新区(新吴区)信息化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22-2024年)

  为进一步加快高新区(新吴区)新型智慧城市建设,形成智慧高效、充满活力、精准治理、安全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城市发展新形态,根据《“十四五”国家信息化规划》《江苏省“十四五”信息化发展规划》《无锡市“十四五”信息化规划》《无锡高新区(新吴区)“十四五”信息化规划》,制定本行动计划。

  一、总体要求

  (一) 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深入贯彻关于加快数字化发展、推动全面数字化转型的工作要求,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江苏重要讲话指示精神,高新区(新吴区)以数据赋能为核心,以“八数”构“八新”,夯实数字化基础底座,统筹考虑信息化发展与安全、社会发展与产业经济,着力补齐短板和前瞻布局,加强信息领域核心技术创新突破和产业化发展,提高城市竞争力,提升市民满意度。2022—2024年,全区将瞄定“建设标杆示范区、争当先导引领区”目标定位,加速推进政府、经济、社会数字化转型发展,实现减负基层、服务企业、便利群众,全面提升信息化水平。立足信息化新动能提升,助力高新区(新吴区)建设成为具有国际影响力、国内一流、长三角领先的创新驱动先导区、数据赋能引领区、数字政府样板区、新兴产业标杆区、区域融创示范区。

  (二)基本原则

  ——以人为本,需求导向。坚持把群众满意度、幸福感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努力提供高效便捷数字化惠民服务。以群众生活、企业经营、政府管理的实际需求为先导,切实增强政府治理和公共服务的精度和效能。

  ——创新引领,数据驱动。坚持立足信息技术创新,突出理念创新、机制创新、制度创新,最大限度激发信息化创新效能。培植数据驱动型创新体系和发展模式,建立健全数据辅助决策机制,强化数据驱动力对区域治理、惠民服务、产业转型的支撑作用。

  ——前瞻布局,产城融合。坚持超前布局、引领示范,顺应数字经济新趋势,推动数字产业化,壮大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规模。全面融合技术、资本、数据等资源,推动产业发展与城市数字功能拓展相融合,不断催生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

  ——全域赋能,多元参与。坚持赋能全域发展,统筹考虑安全与发展、自主与开放、政府与市场、城区与乡村的关系。构建政府、企业和社会广泛参与的信息化发展机制,支撑创新企业发展,形成合力推进的社会发展和产业转型新格局。

  ——集约共享,安全可控。坚持超前谋划、绿色集约、共建共享,加快构建泛在互联、融合智能、支撑有力的数字基础设施体系。强化法治建设、标准制定、技术支撑和市场监管,实现网络安全与信息化发展良性互动、互为支撑、协调共进。

  (三)总体目标

  初步构建以数据为核心的数字化发展体系,基本建成以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城市数字化为基础的信息化“新吴模式”,实现高新区(新吴区)高质量发展。到2024年,“新基建”、数据资源体系、数字政府建设居江苏省前列,产业经济加快发展,数字经济领域新产业、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不断涌现。信息化整体水平进入国内先进行列,形成全区基础支撑新能力、数据赋能新价值、政府转型新跃升、现代治理新模式、普惠便民新方式、特色产业新优势、可控网络新空间、区域融创新协同的“八新”信息化发展格局,高新区(新吴区)建设成为全国信息化建设“标杆”。

  二、重点任务

  (一)夯实新基建“数磐”基础,提升智慧支撑“新”能力

  超前布局数字基础设施,重点建设通信网络设施、感知网络设施、城市大脑等“新基建”,加快构建高质量数字化、智能化信息基础设施体系,有效支撑数字化改革,为高新区(新吴区)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现代化治理体系植入新根基。

  重点专项1:网络基础设施升级,大幅提升光宽带网络接入能力和品质,提高骨干网和城域网出口带宽和智能调度能力。推动千兆光纤网络试点,实现全光通信商业化运营,力争千兆光纤网络入户率达到100%,构建万兆到企业、千兆到家庭、百兆到村的网络接入能力全覆盖。(责任单位:新吴电信、新吴移动、新吴联通)

  重点专项2:5G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建成覆盖全域范围的5G网络规模组网,满足5G网络商用服务要求,5G网络设施达到国内先进水平,重点在车联网、远程医疗、智能制造等领域开展5G示范应用及推广。统筹5G通信网络布局,特别是重点区域的密集和深度覆盖,进一步拓展全区范围内的5G商用建设。开展4K高清、增强现实、虚拟现实、无人机等典型5G业务及应用。推动5G网建设和IPv6技术深度应用,实现多网融合。(责任单位:新吴电信、新吴移动、新吴联通)

  重点专项3:城市大脑,坚持“统一规划、统筹布局”,构筑全领域治理要素、全覆盖平台体系、全场景智能应用的“城市大脑”。以区域治理为核心,辐射全区各个领域,通过信息化设备的串连,实现对城市各领域信息的综合管理及突发事件的响应处置。打造统一调度、统一管理以及跨区域、跨部门合成作战的区域运行智慧决策平台,形成区、街道纵向贯通、各委办局横向协同的整体城市运行管理格局,实现城市日常运行、公共服务、应急处置等的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提高数字化管理、现代化治理、动态监测和智慧预测水平。(责任单位:区党政办(城运中心))

  (二)完善公共数据“数通”体系,盘活数据赋能“新”价值

  将大数据作为区域数字化发展的重要战略资源,进一步规范数据资源的采集、汇聚、共享、交换体系,按照一数一源、整合共享、及时更新、权威发布的原则,建设完善自然资源、空间地理、电子档案等各类基础数据库和专业数据库,全面提升大数据归集、管理、应用、安全管控能力,实现政务数据跨部门、多层级共享,支撑信息化领域智能应用,成为区域数据赋能引领区。

  重点专项4:公共数据共享交换平台,完善全区统一的数据资源综合利用和管理机制,统筹据采集汇聚更新、分级分类、共享交换和开发利用,优化公共据资源目录体系,提升数据资源管理能力。深化全区自然人、法人、电子证照、地理空间等基础数据库间的融合和综合利用。统筹全区公共数据共享开放需求,要求医疗、社保、政务、信用、网格、水利、城乡建设等重要领域数据资源体系向区共享平台对接,探索基础政务信息资源和领域政务信息资源在协同联动、分析规划、决策支持等方面的深度应用,建设统一、多级互联的政务数据资源池和共享交换体系。(责任单位:区工信局;配合单位:区各部门)

  (三)增强政府运行“数慧”效能,实现数字转型“新”跃升

  以高效的“数字政府”运行,更快更好更方便服务市民、企业为核心,以深化“一件事”改革为抓手,围绕直接面向企业和群众的政务服务事项,推动政务流程优化,推进政务服务事项标准化、规范化建设,融合政务数据驱动价值,实现线上线下服务融合,提升政府运行效能,打造江苏省、无锡市数字政府样板区。

  重点专项5:政务网络、云服务升级,构建统一规范的政务网络架构,进一步完善电子政务外网,有序推进全区电子政务内网建设,提升政务外网的稳定性、易用性和安全性,进一步开展相关配套工程建设,提升政务外网的服务承载及保障能力,包括部门专网融合、IPV6网络建设、视频会议系统建设等。推进全区统一电子政务云平台的优化升级,全区一盘棋推进政务云资源整合、云资源管控、云平台承载与服务及云资源备份,按照业务类型逐步完成现有应用系统向政务云平台迁移,更好地为全区各类信息化应用和大数据分析平台提供支撑。(责任单位:区工信局)

  重点专项6:一体化协同办公平台升级,进一优化全区各部门“办文、办会、办事”等核心管理业务功能,梳理电子公文管理、行政事务管理、信息发布管理等政府部门协同办公需求,积极对接无锡市一体化协同办公平台,以“市区联动、办公协同”为基础,有效提升行政效能,降低行政成本。建设智慧督查系统,建立督办事项信息库,明确责任体系、时间节点及落实推进计划,便于各级领导随时掌握工作落实情况和干部履职情况,以智慧督查系统为基础推动构建覆盖全区的智慧化监督管理体系。(责任单位:区党政办)

  重点专项7:政务服务平台升级,加强新吴区一体化在线政务服务平台建设,进一步优化系统功能,优化政务服务流程,优化服务评议,改善服务方式,提高服务质量,探索无人干预智能审批,深化三级政务服务体系建设,优化基层审批服务管理平台,充分运用信息化、智能化手段,为企业和群众提供不间断的办事预约、审批服务、查询打印、便民缴费等政务服务和公共服务。牵头组织相关职能部门推进“一件事”改革。推动政务服务从“能办”向“好办”转变,提升企业群众获得感。(责任单位:区行政审批局)

  (四)强化区域治理“数治”能力,创新现代治理“新”模式

  深入“数据赋能+场景应用”理念,纵深推进区域治理精细化工作,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提升防范化解重大风险、自然灾害防御、生态环境保护和突发公共事件应急能力,推进形成“一体化”治理新格局,打造成为区域治理现代化示范。

  重点专项8:建设城运中心,按照“全量数据、全域汇聚”的原则,全面汇聚跨层级、跨部门社域治理数据,全面搜集、梳理、汇总各部门、各街道上报的区域重大突发事件、公共卫生事件、生态环境事件等重要事件信息,实现“一门汇聚、全域感知”。充分利用大数据、物联网等新技术手段开展科学评估、分析研判、预警预测,实现对各种渠道事件的智能分拨、处置。紧扣区域社会治理关键领域和高频事项,不断拓展治理应用创新,构建“大治理”体系,深化危化品全流程管理、智慧排水、智慧交通疏导、智慧违建管控、智慧垃圾分类等一批社会治理创新应用,逐步推进“联动指挥”各街道纵向贯通、相关部门横向联通,实现“信息采集—上报—研判—分流—处置—反馈—核查”闭环运作,有效提升社会治理智能协同协调能力。(责任单位:区党政办(城运中心))

  重点专项9:“数字孪生城市”建设:整合政法、公安、城管、住建等多部门视频调度系统、城市部件系统、案件派发系统、视频管理系统,形成数据采集、利用、维护的权责机制,积极与横向部门交换数据,提升“一张图”条线内部管人、管物、管事的能力,强化“一张图”对外公共服务能力;强化APP整合,拓展管理外延和层级,推进软件向横向部门延伸、向企业延伸、向外包作业人员延伸,从而实现更大范围的城市管理资源整合,打造全市一流的“数字孪生城市”。(责任单位:区党政办(城运中心))

  重点专项10:“网格+”平台升级:以城运中心为载体,通过采用“传统+科技”、“网格+平台”等新思路,构建覆盖城乡的“中心+网格化+信息化”工作体系。开展基网格化社会治理信息系统升级,探索群防群治、人脸识别、社会服务、GIS地理信息等社会治理体系应用平台建设,强化信息统一采集、矛盾纠纷联调、重点领域联管、事务联动处办、突出问题联治、为民服务联动、依法治理联抓,实现全区基层网格化管理服务的全区域、全定位、全管控和全参与。以“网格+警格”为基本思路,有效整合社会治理资源、公共服务资源,推进基层网格与警格要素的双向流动与管理。(责任单位:区政法委)

  重点专项11:建设城管大数据中心,整合城管现有系统,推进全平台迁入政务内网,改良整体架构、梳理跨系统账号体系,适应城管执法体制改革。建设中间数据平台,实现数据跨系统汇聚,形成管理对象台账,利用数据碰撞,找出系统间数据关联,解决数据冲突、数据反复等问题,挖掘案件构成要素,推进管理前置,从而实现案件预防。升级智慧城管平台,加大智能视频、积水报警等实用性强、成熟度高的应用投入,逐步淘汰利用率不高的功能,建立覆盖“区、街、单元”三级的数据双向流通渠道,强化自动化归类和分析能力,打造数据的考核应用能力。(责任单位:区城管局)

  重点专项12:建设生态环境“一张图”平台,整合自然资源部门地理信息数据与生态环境监管数据,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推进污染源监测、辐射监测、水源地及河道监测、园林绿化等生态环境数据综合分析,搭建全区环境地图可视化系统,构建多维地图模型,全方位可视化展示环境空间信息。加快空间信息对区共享数据平台的共享开放,为区域治理提高数据支撑。(责任单位:区生态环境局)

  重点专项13:智慧治水功能升级,全面推进“智慧治水”、“智慧水利”和“河长制”三个平台进行整合升级,进一步优化智慧排水及厂站网一体化两个子平台功能建设,发挥智能传感技术优势,结合卫星遥感分析,通过终端监测点位,利用智慧治水平台实时监测采集综合部署流量、水质、闸站PLC、管网液位、车船定位,水下监控等方面河文水质和设施的数据信息,在平台上存储、分析,建立数据关联,形成治水数据底座。(责任单位:区住建局)

  重点专项14:建设智慧厨房监管平台,推广云端在线台账系统,突破传统监管制约,实现对餐饮服务单位的全覆盖实时监控。引入IOT智慧物联系统,建设智慧厨房监管平台,利用低延时网络,依托于摄像监控、温湿度传感器、消毒检测模块等各类传感器和智能物联设备,实现对人员持证(健康证)情况、加工环境卫生状况、食品安全红线行为进行智能识别,智能抓拍,智能预警,高效消灭餐饮风险隐患。(责任单位:区市场监管局)

  重点专项15:“智慧口岸”建设:运用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区块链、人工智能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推进“智慧口岸”建设,优化通关流程、提升通关时效、降低合规成本,提升通关监管服务能级,切实增强企业获得感。(责任单位:区综保区管理局)

  (五)提升公共服务“数惠”水平,形成普惠便民“新”方式

  推进与市民生活密切相关的公共服务高效便捷发展,将提升公众满意度作为信息化建设的出发点,以信息化技术为支撑,以教育、医疗、社保等领域为重点,整合孤立、分散的服务资源,拓展服务内容和服务渠道,强化多部门协同,引导市场和社会组织参与,构建方便快捷、公平普惠、优质高效的信息服务体系,支撑建设更便利、更宜居、更舒适的高新区。

  重点专项16:配合进行“一码通城”试点,基于无锡市“一码通全城”服务平台,率先开展“一码通城”试点建设,充分利用物联网技术,拓展二维码和活体检测等生物识别技术应用,在政务办事、交通出行、医药卫生、文化旅游等领域,实现身份认证、便捷支付等场景应用,推进“一码通城、无感通行”,提升城市治理现代化能力和为民服务便捷化水平。(责任单位:区工信局;配合单位:区各部门)

  重点专项17:建设全民健康信息平台,建成较为完善的区域全民健康信息平台,加强对公共卫生、医疗服务和保障、基本药物制度以及综合管理等四大项业务的应用,建设包括以电子病历为核心的临床信息共享系统、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和传染病的网络报道系统、以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为核心的城乡居民医疗保险管理信息系统、免疫及妇幼保健等各项医疗卫生相关信息系统。建立全区内部统一的标准体系和技术规范,包括数据结构、信息分类编码、压缩、传输存储等技术标准规范,积极构建高效统一的信息平台,逐步实现跨机构、跨街域、跨领域的医疗信息资源互联互通和共建共享。(责任单位:区民政卫健局)

  重点专项18:建设智慧康养云平台,使用范围覆盖区、街道、村(社区)、养老服务机构、街道综合养老服务中心及各居家养老服务站点,并做到与国家“金民系统”、市民政业务平台互联互通、数据共享、一个出口对外。平台全面搭建安康监护、健康服务、生活服务、精神文化、社区互动五维康养服务体系,实现老年人信息采集、动态管理、数据运用、养老服务机构监管、养老服务调度、养老标准建设、养老培训等功能,提升康养服务精细化、精准化、智能化水平。(责任单位:区民政卫健局)

  重点专项19:建设智慧技防小区,针对小区出入口、围墙四周、内部道路、地下车库出入口、单元楼入口视频监控的全覆盖。对部分小区已建设视频监控的部分,经过详细勘察后按照建设要求进行织密补盲。并对部分未覆盖的地区(如小区周边、小区出入口、通道楼道、小区主次干道、楼梯口、电梯厅、电梯轿厢、设备机房、地下车库等)位置增加监控设备,同时选用当前主流厂家的视频监控系统,并集成整合原有的视频监控系统,打造统一“智能社区安防管理系统”,建设后的视频监控需对接推送至“慧眼360”平台和雪亮平台。(责任单位:区公安分局)

  重点专项20:打造“智慧校园”,全面推进全区中小学校园、职业学院智慧化建设,构建面向“学校管理、家长关联、学生服务”的校园数字化平台,为师生提供线上学习、生活等便利服务,打造在线课程或在线课堂。以全区中小学、职业学院为重点,开展网络学习空间建设,建设教师和学生网上学习发展中心,探索建设基于互联网的远程音视频互动教研系统,使学校教师通过网络进行实时学习、观摩、讨论,实现优质教师经验、成果、理念共享。促进区域内学校的资源共享,实现同步互动课堂、巡课监督、考试指挥、视频会议等多维可控的智能管理。(责任单位:区教育局;配合部门:科技职业技术学院)

  重点专项21:智慧人社功能升级,运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强化智能审批服务融合,提升人社公共服务审批事项自动受理、智能审查、自动出具结果效率;升级劳动关系、人才市场等功能模块,为大学生、退役军人、残疾群体等专门群体提供精准救助与服务。积极开展企业用工、人才就业、劳动关系等领域大数据应用,进一步提升服务水平。(责任单位:区人社局)

  重点专项22:开展智慧乡村建设,创新“互联网+乡村”服务模式,围绕“党务、村务、商务、服务、事务”等各大版块,使乡村资源在数字化平台汇聚,结合无锡市“一推三治五化”专项行动实施方案,以鸿山街道七房桥村、东塘街村等村庄进行试点,开展智慧乡村“新吴样板”建设,打造党建在线、政务服务、便民缴费、商服信息等模块,为全体村民提供便捷服务和信息共享。通过智慧乡村信息服务平台,可以链接互享农技咨询、扶贫政策、法律法规等,让村民在线掌握最新的信息及政策,为“乡村振兴”带来更多的发展机遇。(责任单位:区农业农村局)

  重点专项23:加强“智慧法务”建设,加大“无人律师事务所”岗亭和“智慧小司”投放,实现全区各街道全覆盖,打通法律服务“最后一公里”。强化法律服务“全科医生”配备机制,推出定期“法律专家坐诊”制度,确保企业享受更高质量、更高效率的法律服务。加强法治建设监测考评工作,提高法治建设满意度。(责任单位:区司法局)

  (六)激活数字经济“数创”资源,培育特色产业“新”优势

  围绕“6+2+X”现代产业体系和推进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深入推进以物联网为龙头的新一代信息技术数字产业化规模不断扩大,以智能制造为主攻方向的产业数字化成效显著。以“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为主线,加快壮大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培育数字经济新业态新模式,推进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增强发展新动能,助力高新区(新吴区)打造成为无锡数字经济新高地、江苏城市数字化发展先行区、长三角区域新兴产业标杆区。

  重点专项24:“智慧园区”建设,推动太湖湾科技创新带核心区建设,加快构建以无锡太湖湾科创城为核心的拥湖创新发展空间格局。同时,结合全区20支街道、园区招商团队,针对各团队“双招双引”工作目标,建设20大特色“智慧园区”,加快布局重大产业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平台,提升高端要素集聚功能,进一步提升专业创新能力和产业服务水平,统筹规划载体资源提档升级。(责任单位:空港经开区、太科办、各街道、商务局、综保区、科创中心、招商发展中心、新发集体、新投集团、星洲股份、高新物流、微纳公司、软发公司、科创公司、基地公司、吴博园公司、新新人力)

  重点专项25:“锡新通”平台升级,一是升级优化功能,提升对企服务质量。建设“一企一档”、数据统计、企业画像、诉求归类等功能模块,不断提升对企服务能力,提升企业使用获得感和满意度。二是打通数据壁垒,加快政策兑现速度。全面打通与财政支付系统、税务系统的数据通道,加强部门间数据共享共用,通过精准推送、在线拨付资金等方式,促进奖补资金“快兑直达”。三是加强在线监管,促进全过程风险管控。建立奖补项目在线风险核查预警、财政在线监督机制,设立惩戒名单,提升政策兑现资金绩效。创新引入在线联网审计,对政策兑现实现全过程、全覆盖的审计监督,促进审计发现问题彻底整改。四是制定操作细则,推动全流程规范。制定“锡新通”政策在线兑现与监管工作细则,明确在线风险核查、在线资金拨付、在线联网审计、数据安全管理等方面细则,为政策兑现提供规范性指引。(责任单位:区工信局、区科技局、区财政局、区人社局、区商务局)

  重点专项26:统计数据业务处理功能升级,进一步扩充完善统计日常数据采集处理与有效管理一体化平台,增强统计系统防御各种安全风险能力;提高多渠道、多形式、多主题发布统计数据和统计分析成果展示水平;利用大数据现代分析手段对内满足数据挖掘需求,对外满足数据公开、共享要求,以充分发挥统计数据价值,展现全区统计成果,为产业改革、创新发展、企业服务提供统计数据支撑和决策支持。(责任单位:区统计局)

  七、构建信息安全“数盾”体系,打造可控网络“新”空间

  统筹信息化发展与安全,围绕数字要素驱动与创新改革,聚焦防范化解网络安全重大风险,坚持依法治网、技术强网、综合治网相结合,完善信息安全保障机制,加快网络与信息安全基础设施建设,重点围绕数据安全、个人信息安全、公共安全以及自主可控和国产替代等方面,完善信息安全保障体系,实现网络安全保障体系和保障能力现代化。

  重点专项27:网络安全治理,开展网络空间综合治理专题研究,创新互联网治理模式,提升网络社会管理能力。增强政府网站安全防护手段,定期开展网络安全防护演练,加强公共无线网络安全保护技术措施落实。重点开展网络谣言、网络敲诈、网络诈骗、网络色情等专项清理行动;防范并严厉打击利用网络空间进行恐怖、淫秽、贩毒、洗钱、诈骗、赌博等违法犯罪活动。(责任单位:区委宣传部(网信办);配合部分:区公安分局)

  八、统筹信息服务“数融”生态,深化区域融创“新”协同

  “十四五”期间,加快数字化转型发展,全区立足信息化发展“大生态”建设,围绕全局统筹、标准规范、人才强基、监管督查等方面,构建全新、融合的数字化生态发展体系,进一步为打造数字经济新优势、加快数字社会建设步伐、提高数字政府建设水平提供支撑,营造良好数字生态,打造成为长三角区域融创示范区。

  重点专项28:建立首席数据官(CDO)工作制度,全区党政机关统一设立CDO(首席数据官)岗位,主要负责推进全区大数据相关工作,对接各部门CIO(首席信息官)工作。明确首席数据官的主要职责:包括统筹推进区本级政府及各部门的数据治理和数据运营工作。根据公共数据资源治理能力成熟度评估情况,制定数据治理工作阶段性发展目标,组织制订配套工作方案,积极争取财政资金支持。统筹管理本级政府或本部门数据普查和数据登记工作;负责协调各部门数据的内外部共享、多渠道开放;指导各部门在信息化项目论证过程中对项目建设数据治理和共享标准要求的内容规划,持续优化项目建设。(责任单位:区工信局;配合部门:区各部门)

  重点专项29:信息化智能督评管理,统筹全区各部门、各行业领域信息化建设,整合跨领域信息化建设评估指标,通过完善的信息化督评系统,对各部门信息化建设任务落实情况进行定期考核,并及时通报评价结果,督促各部门按照要求进行整改。(责任单位:“智慧新吴”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

  三、保障措施

  (一) 加强组织领导。充分发挥“智慧新吴”建设领导小组的组织协调作用, 建立健全部门间联动推进机制,形成资源共享、协同推进的工作格局。根据行动计划,合理分解年度工作任务,各单位要按照任务分工,进一步细化实施方案、落实工作责任、加强协调配合,确保各项重点工作落到实处。

  (二) 加强建设统筹。加大对智慧城市重点项目的投入力度, 强化对信息化项目的全生命周期管理,合理统筹全区信息化项目资源,避免重复建设。鼓励社会力量投资建设智慧化应用项目,探索采用政企合作、特许经营、购买服务等方式,扶持本地企业、科研院所带方案、带技术、带团队,参与推动智慧城市建设。

  (三) 加强人才支撑。深入推进CIO、CDO人才队伍建设,更大力度引进智慧城市建设相关“高精尖"人才,加强与高等院校、研究机构的合作与交流,为智慧城市建设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不断扩大智慧城市建设的专家智库,为智慧城市建设提供高 端决策咨询。

  (四) 加强宣传推广。高度重视新型智慧城市建设宣传工作, 大力宣传推介新型智慧城市建设最新成果,不断扩大示范效应,  提高社会公众参与新型智慧城市建设的热情和意识,增强企业、 社会团体和公众的参与度。

  (五) 加强督查考核。抓好过程督查,定期督查各单位计划任务落实情况。用好考核评价,“智慧新吴”建设领导小组做好考核督导工作,考核结果纳入各单位年度高质量发展考核体系。

  附件.docx  高新区(新吴区)信息化建设目标任务分解表(2022 年-2024 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