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锡高新区(新吴区)行政审批局2021年上半年工作总结及下半年工作打算

时间:2021-08-12 17:59 字体大小:放大 正常 缩小

信息索引号 014032126/2021-01570 生成日期 2021-08-12 公开日期 2021-08-12
文件编号 —  — 发布机构 无锡高新区(新吴区)行政审批局
效力状况 有效 附件下载 —  —
内容概述 无锡高新区(新吴区)行政审批局2021年上半年工作总结及下半年工作打算

今年以来,我局始终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深入领会习近平考察江苏时提出的最新要求,全面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放管服”改革和优化营商环境的部署要求,推进政务服务标准化规范化便利化,持续优化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
截至6月15日,我区共新设内资企业4790户,同比增长53.43%;新设外资企业47户,同比增长7.03%;新设个体工商户32744户,同比增长262.65%。新增投资项目456个,投资总额884.11亿元,同比增加88%;核发施工许可证102张,同比增加36%。完成公共资源交易项目478宗,中标金额72.33亿元。其中,建设工程项目193宗,同比增加66.4%。推动“跨省通办”、“一件事一次办”等改革创新工作,发出全省首张“跨省通办”营业执照;探索个人灵活就业“1+N”件事,相关总结经验材料以上报国办电子政务办,并获国办电子政务办主要领导高度认可。推出首批18项“我为群众办实事”项目,相关工作获得学习强国、人民网、中国日报网、新华社、中国青年报客户端、新华日报客户端、我苏网、现代快报、紫牛新闻等多家媒体报道。
一、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
1.推进简政放权。认真贯彻落实国家、省、市关于取消和下放行政权力事项决定的文件精神,开展区级部门落实情况自查,认真做好取消和下放行政权力事项的落实和承接工作。按照省级工作要求,扎实做好自贸区联创区赋权调研相关工作,汇总上报区各部门开发区省级管理事项需求清单。
2.推进高频事项跨区域通办。推进东西部苏陕协作,发出全省东西部协作首张“跨省通办”营业执照,推动“苏鲁协办”、苏锡常三地高新区政务服务一体化共建,与对口帮扶地区海东市互助县开展政务服务东西部协作。推进“跨省通办”线上线下融合,上线苏陕“跨省通办”专栏,内资企业及分支机构设立登记、失业保险金申领、农民专业合作社设立登记等16个事项实现两地在线通办。
3.推进“一件事一次办”改革。创新试点个人灵活就业“一件事”,探索以“政府主导、部门协作、对接市场”模式,实行“一窗受理、一表申请、一套材料、一次提交、一次办成”。结合灵活就业涉及的“开店类”“服务类”就业类型,梳理了需求量较大的70件“一件事”清单,打造了“我要工作、我要社保参保、我要税务登记、我要退休”全生命周期管理模式。实现道口开设一件事。
4.规范行政审批中介服务。梳理更新行政审批中介服务事项清单,发布《关于调整区政府部门行政审批中介服务事项清单的通知》,进一步明确中介服务事项设定条件,严格清单管理,优化办理流程,规范中介服务,降低企业制度性交易成本。
二、深度推进“一网通办”“一网通管”
1.网上政务服务能力领跑全市。建立网上政务服务常态化指导、答疑、抽查、通报机制,加强业务指导培训,推进全区各部门、各街道行政权力事项标准化清单维护工作,我区网上政务服务能力进一步提升,综合指数81.26,列全市第一。事项办理时限压缩度91.1%、事项即办能力58.6%,不见面办理98.2%,均列全市第一。
2.拓展电子证照应用。率先与无锡市电子证照库、电子印章系统实现对接,试点完成电子签章制发及业务系统联调,实现政务系统审批事项全流程电子化办理,实现企业营业执照等材料免提交,发出全市第一张《开挖、占用路面施工作业许可证》电子证照。

3.提升“一网通管”能力。按照统一事项管理、标准规范、风险预警、业务协同、投诉举报、门户服务、评估评价等“七个统一”,逐项推进“领事项”“编实施清单”两项基础性工作,各部门均完成了实施清单编制,质检合格率100%达标。加强督导检查、业务培训,常态化预警通报监管任务完成情况,截至6月15日,共计完成监管事项入库数1765项,监管数据准确率100%。

三、不断提升政务服务体系建设水平
1.推进全省行政审批服务便民化试点。联合区委编办,积极争取到全省唯一县(区)行政审批服务便民化试点,结合国办印发的《关于深入推进审批服务便民化指导意见的通知》要求和我区实际,从推进审批服务标准化、提升“互联网+政务服务”水平等多方面形成新吴区审批服务便民化工作方案,为试点单位验收推广打下基础。
2.高质量推进文明城市建设提升。按照市区推进文明城市建设整改提升工作各项要求和疫情防控工作要求,对全区窗口单位和三级政务服务体系内各单位开展指导,共督查窗口单位超350家次,累计自查发现并整改问题852个。市委黄钦书记在江溪街道为民服务中心四不两直开展督查时,对中心服务规范、设施齐全、各项防控举措细致到位给予充分肯定。严格疫情常态防控。
3.进一步推进三级政务服务体系建设。完成市管局特种设备业务和住建局运管业务整体进驻。持续提升街道为民服务中心、村(社区)便民服务中心标准化规范化建设水平,实现综合窗口全覆盖。完善区政务服务大厅便利老年人的配套服务设施,提供主动帮办代办服务,让老年人足不出户就能办事。开展红旗窗口评选活动,进一步激发窗口工作人员工作积极性。
4.进一步强化依法行政各项工作。上半年共受理处理被股东案件14起,政府信息公开4起,处置名称争议案件1起。全面推进局依法行政各项工作。提升窗口作风效能建设,开展不定期视频巡查,上半年发出督查通报共4期,完善大厅投诉及建议处理机制,上半年收到投诉及工作建议8条,均处理完毕。
四、提升“办照即营业”覆盖面
1.持续提升企业开办服务效能。进一步升级扩面“1+1”政银合作,新引进江苏银行和无锡农商银行两家商业银行,企业开办专窗从8个增加至10个。制定《企业开办联办窗口提升方案》,通过企业开办一网通办、一表填报、一窗受理、一次领取,压减业开办时间至2个工作日以内,最快0.5个工作日办结,全面实现“办照即营业”。
2.进一步降低企业开办成本。推进新办企业全套印章免费刻制,引进三家刻章企业进驻政务中心,确保企业公章在营业执照核准后1小时内即可完成刻制及发放。截至6月15日,累计向新设立企业发放免费公章4642套,为企业节约成本139.26万元。推广指导企业使用名称自主申报系统,名称自主申报率99%以上。
3.推进住所与经营场所登记改革。积极落实住所(经营场所)信息申报承诺制,进一步放宽对市场主体住所(经营场所)的登记限制。实行市场主体住所与经营场所分离登记,累计办理“一照多址”41户。落实“一址多照”改革,对同一地址已办理市场主体登记的不限制新的主体落户。对区内符合集群登记的场所进行认定,已完成了3个集群登记场所的登记并对外公示。
4.提升企业注销便利度。企业简易注销登记公告时间由45天压缩为20天,完善后续救济渠道。实行法院裁定强制清算终结或裁定宣告破产的企业办理简易注销登记,无须经过公告程序。扩大简易注销范围,推广注销线上办理。今年共计办理简易注销登记366户。
五、优化“拿地即开工”流程
1.优化提升“成全助手”服务。全面推进工改工作,以“项目审批直通车”推进“成全助手”服务。代办督办,每个项目指定一名“项目代理人”指导项目报建,提供全程代办服务;个性定制,制定“菜单式”审批办事指南,个性化定制项目表单式全流程报批方案,做到“一企一策”,精准服务。全链服务,对我局范围外的环保、规划、审图和消防等环节,建立联动机制,形成工作合力,实现全链服务。上半年,项目审批直通车服务我区各级重点项目77个,顺利开工建设15个。
2.全面推广“拿地即开工”模式。对“拿地即开工”的概念和含义进行科学诠释,根据企业需求,个性化定制“N证联发”套餐;总结“拿地即开工”模式实践经验,完善“拿地即开工”协议,进一步明确双方责任义务。拓展项目信息渠道,筛选有需求且符合条件的“拿地即开工”项目。上半年完成3个项目“拿地即开工”,12个项目正在推进。
3.探索“竣工即验收”。按照“一家牵头、统一组织、政企联合、分段并联、限时办结”的理念,重新设计联合验收实施方案。由区行政审批局牵头,各单项验收提前介入,在项目总监组织预验收阶段,组织已具备验收条件的规划、排水、消防等单项验收进场并完成审批;建设单位组织竣工验收阶段,质监、人防、档案同步开展,并联完成各项验收,实现“竣工即验收”。
4.推进“三优化三提升”。指导各园区、街道成立项目代理人服务团队,提供项目代理人培训。推广区域评估成果应用,与商务局建立信息共享机制,做到无缝衔接。打造区街和部门联动机制,对涉及两高产能、安全生产的新建项目严格把关,确保项目批建符合“三优化三提升”要求。
六、提升“12345”热线办件能力
1.加大疑难工单协调力度。建立群众诉求全链条处置模式,通过督办、联席、通报、考核、宣传,化解疑难问题。开展疑难工单协商,对于涉及多部门、职责划分不明的疑难问题,组织各相关部门共同探讨处置办法。组织召开了区12345热线工作座谈会。
2.做好热点诉求工单办理工作。针对群众反映的集中投诉问题,共发布预警6次,包括疫情期间春节留锡补贴未及时发放问题、入学政策问题、江溪街道利华广场商铺群体性纠纷问题等。截至6月17日,共受理工单24169件,工单按时办结率达100%,收到企业群众表扬33件。建立12345热线周报制度,共报送《热线专报》24期,区主要领导批示6次。
3.进一步发挥“参谋员”作用。报送《新吴区12345政府热线工作汇报》,获区主要领导重要批示。加强群众诉求数据分析,做好热点诉求预警和跟踪,常态化疫情防控、安全隐患、文明城市建设整改线索排查。配合区纪委监委完成新吴区“噪音扰民”突出问题专项治理、全区民生专项资金清理整治工作线索排查,配合区委宣传部完成党史学习教育“我为群众办实事”项目梳理。
4.对接落实“微幸福”工单办理。聚焦群众身边事、烦心事、操心事,跟踪“微幸福”民生工程重点督办事项办理情况,定期协调具体责任部门反馈进展情况,推动群众诉求及时、妥善解决。今年以来,我区共接到“微幸福”工单7件,已完成“微幸福”民生工程重点督办事项5件,正在办理中2件。
七、重点推进公共资源交易不见面
1.推进优化业务流程。规范政府分散采购流程,会同监管部门制定出台《新吴区政府分散采购开标评标现场管理办法》,实行分散采购“一标一评价”。落实招标人主体责任,规范工程招投标行为,与区纪委监委合作,营造风清气正的公共资源交易市场环境。积极推进建设工程“不见面”交易,不见面比例达98.88%,领跑全市。拓面进场交易内容,按照“成熟一个,纳入一个”的原则,将农村产权、国有产权交易逐步纳入进场交易范畴。
2.不断提升创新力度。联合中信银行、软件公司、税务部门开发电子发票系统,实现交易费收缴开票“不见面”,计划7月份正式启用。探索水利工程交易“不见面”新模式,研究水利工程交易“不见面”相关流程,6月4日完成我区首个水利工程“不见面”交易。积极打造全市首个与新疆地区的远程评标主场,探索“互联互通”的公共资源交易新模式。
八、存在问题
1.“一网通办”仍需持续推进。各部门信息孤岛现象仍然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一网通办”工作推进,跨部门、跨层级、跨业务的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进展缓慢,政务服务信息资源共享和复用力度不够,仍然面临着“数据壁垒”的问题和挑战。
2.政务服务体系建设存在不足。“三级平台”建设仍需推进,区级落实“三集中三到位”不彻底,未实现“应进尽进”,街道为民服务中心规范化水平不够高,全区大部分村(社区)便民服务中心功能作用发挥不充分。
3.“12345”热线工单多部门联动处理机制还不够成熟。例如,废旧线杆倾斜隐患问题,涉及属地街道、供电、移动、联通、电信等部门,线杆权难以确认,实际拆除需要专业人员及设备支持,处理难度大。
下半年工作打算
1.在简政放权、转变政府职能上取得新的突破。持续推进国家级开发区全链审批赋权承接,承担好“放管服”改革协调小组办公室日常工作。深入推进“一件事”改革,围绕高频事项,探索线上线下联动办理,不断提升办事效率。
2.在落实“六稳”“六保”、更好服务高质量发展上取得新的突破。进一步提升企业开办整体服务效能,贯彻落实《无锡市进一步明确放宽市场主体住所(经营场所)登记条件相关事项的通知》,吸引更多市场主体落户新吴区。推进全区工改工作,扩面升级“拿地即开工”,实现联合竣工验收。
3.在优化布局、推进“三级政务服务体系”建设上取得新的突破。做好区政务服务中心A厅升级改造,提升“一站式”服务功能,对政务服务分中心开展梳理,分中心建设更高效科学。推动街道为民服务中心、有条件的村(社区)便民服务中心实施“一窗受理”。加快“成全e 站”向村(社区)延伸,加强适老化、适残化等便民改造,不断提升群众满意度。
4.在提升能力、推进“一网通办”“一网通管”上取得新的突破。做好政务服务平台及大厅智能化升级改造工程(三期)项目建设,不断提升网上政务服务能力。夯实“互联网+监管”事项标准化基础,推动各部门积极做好监管行为数据在线报送、监管动态信息和曝光台信息报送等工作。
5.在管办协同、推动公共资源交易规范高效有序上取得新的突破。进一步升级建设工程施工类“不见面”开标系统,实现施工类两阶段全流程不见面,持续完善优化水利工程不见面交易,积极做好我区政府采购“全市一张网”推广应用工作。
6.在强化功能、更好发挥“12345”热线在社会治理中独特作用上取得新的突破。完善责任单位限时处理、预知预判预警预处等工作机制。坚持问题导向,重点围绕集中投诉、重复投诉等深层次问题,推动形成系统化、机制化解决方案。做好疫情防控、安全生产、文明城市等线索收集,服务保障各项阶段性重点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