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无锡市新吴区法治宣传教育工作要点

时间:2018-04-12 00:00:00.0 00:00 字体大小:放大 正常 缩小

信息索引号 014051287/2018-00017 生成日期 2018-04-12 00:00:00.0 公开日期 2018-04-12 00:00:00.0
文件编号 锡新法宣办〔2018〕1号 发布机构 司法局
效力状况 有效 附件下载 下载
内容概述 2018年无锡市新吴区法治宣传教育工作要点

    2018年新吴区法治宣传教育工作总的要求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十九届二中全会和区委一届五次全会精神,扎实开展尊法学法守法用法主题实践活动,认真落实“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全力推进法治宣传与党委政府中心工作、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优秀传统文化、公民道德实践、群众生产生活的深度融合,不断提升全民普法工作水平,持续助力法治社会建设,为推进“两聚一高”新实践、建设“强富美高”新吴区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

一、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充分发挥法治宣传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基础先导功能

1、突出抓好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学习宣传。真贯彻落实省《关于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 进一步加大全民普法力度的意见》,组织各地以“法律六进”为载体,广泛开展十九大精神主题宣讲活动,引导广大群众深刻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基本方略、社会主要矛盾、党的建设总要求等,了解掌握深化依法治国实践、法治宣传教育的重要意义和总体要求,进一步增强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2、突出抓好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宣传教育。“学习宣传践行宪法 奋力迈进新时代”主题宣传月活动为主线,通过营造浓厚氛围、开展广场宣传咨询活动、举办“宪法讲堂基层行”活动、举办宪法修正案专题辅导报告、开展“我与宪法”微视频征集评选活动以及举办“宪法在我心中”主题班会等,大力宣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形成的重要意义、基本经验、基本构成及基本特征。

3、突出抓好以党章为核心的党内法规体系的宣传教育。大力宣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从严管党治党的一系列重要论述,大力宣传党章是党的根本大法,是管党治党的总章程,大力宣传党章及准则、条例等主干性中央党内法规内容,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做党章党规党纪和国家法律的自觉尊崇者、模范遵守者、坚定捍卫者。

4、突出抓好与“强富美高”新吴区建设相关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认真贯彻落实区委一届五次全会精神,持续开展法护人生、法进家庭、法润村居、法企同行、法进军营五大行动,为经济社会发展营造良好法治环境。“倡导绿色出行”、“打造绿色企业”、“建设绿色村居”、“共创绿色校园”四大行动为抓手,广泛开展“德法涵养文明·共建绿色生活”主题活动。充分发挥“社区民生法治大讲堂”职能作用,在全区范围内进一步开展以防范电信诈骗、传销、非法集资、假币等违法犯罪为主要内容的 “四个防范”教育活动。有效利用法治宣传教育的职能作用,为扫黑除恶专项斗争营造深厚法治氛围。

二、突出重点对象学法用法,带动提升全民法治素养

5、强化领导干部法治思维。认真落实《关于加强国家工作人员学法用法工作的意见》、《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规定》,建立完善领导干部任前考法、任职宪法宣誓、学法考勤、情况通报等制度,定期组织法治讲座、法治论坛、旁听庭审等活动。积极参与省一年一度的网上学法竞赛活动,不断强化国家工作人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开展工作、解决问题、维护稳定、推动发展的能力。

6、夯实青少年法律素质根基。持续开展“法护蓓蕾德润童心”青少年系列法治实践活动,以开设、推广“法护蓓蕾﹒德润童心”微信公众号为抓手,着力发挥学校主课堂和街道及村(社区)主阵地作用,广泛开展内容健康向上、形式生动活泼的青少年法治教育活动,不断强化青少年遵纪守法意识,努力使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成为青少年的共同追求和自觉行动

7、提升企业经营管理人员依法治企水平。以高新区(新吴区)企业法律服务中心为载体,引导律师、基层法律工作者等专业法律工作人员,通过微信群、网络平台等为企业或顾问单位提供线上线下的法治宣传和法律服务,助推企业转型升级。依托高新区(新吴区)法律专家库”、“锡商法律服务之家”等专业团队,普及企业防范法律风险普法活动。推进企业法治书屋建设,打造企业法治文化品牌,不断提高企业经营管理人员依法管理、诚信经营的水平。

8、加强特定人群法治教育。引导妇女、老年人、农民工学习与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相关的法律法规,加强监狱服刑、社区服刑、强制隔离戒毒人员等特殊人群的普法宣传。组织开展农民工学法“双百千万”、妇女维权周、重阳敬老日、普法惠民行等系列活动。积极探索残疾人的学法载体,努力开发法治宣传的配套服务产品,为其学法用法提供便捷路径。

三、创新方法手段,着力打造新媒体普法平台

9、着力将“新吴普法”微信公众号打造成亮点品牌。持续推送关乎民生的法治文章、法治漫画、法治视频等,尤其是婚姻家庭类、网络热点类、日常生活类和经济就业类的微文章、格言警句、评论、漫画、视频等,致力于普及公民的法律常识,增强其法治观念,强化其遵纪守法意识、依法维权和防范法律风险意识,努力将“新吴普法”微信公众号打造成亮点品牌。

10、着力将“法润民生”微信群由村(社区)向企业延伸。进一步完善村(社区)法律顾问“法润民生”微信群,努力将每一个村(社区)、每家每户、每一个居民都纳入其中。有效利用新吴区法律专家库”、“锡商法律服务之家”“新吴区企业法律服务团”等平台的优势,发动名优律师兴建“法润民生”微信群,努力将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及广大员工纳入其中。通过覆盖广泛的“法润民生”微信群线上线下开展普法宣传或提供法律服务,扩大法治宣传教育的社会覆盖面、影响力和渗透力。

11、着力将“电子显示屏普法”打造成法治宣传教育亮丽的风景线。每月至少制作一部贴近民生的法治动漫或法治微电影、法治公益广告等,依托区域内覆盖广泛的电子显示,特别是村(社区)电子显示屏,进行滚动播放,使法治宣传教育图文并茂、有声有色、生动形象、引人入胜,增强其吸引力和实效性。

四、坚持普法惠民,切实满足社会多元法治需求

12、持续推进法治文化建设。积极创建省、市法治文化建设示范点,各街道至少创建一个市级法治文化建设示范点,全区至少创建一个省级法治文化建设示范点。积极组织开展法治家规家训征集、法治楹联书画作品创作、法治微电影评选展播、法律知识竞赛、法治文艺巡演等惠民法治文化活动,不断丰富村(居)民法治文化生活。

13、深入开展基层法治实践。在争创省级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的基础上,积极参与上级首批崇德尚法新型村(社区)创建评选活动。依托村居司法行政服务站,有效发挥一村(社区)一法律顾问作用,推动所有村居梳理修订村规民约、社区公约,开展立法治家规家训、传良好家风家教、评诚信道德家庭等活动,引导群众自我约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

14、充分发挥社会组织作用。强化普法社会组织的孵化扶持和规范管理,积极为社会组织开展业务培训、项目策划、资源对接等提供服务。通过设置议题、征集创意、注资购买、推广服务等公益创投活动,不断增强普法社会组织服务群众的积极性和针对性,推出一批切实可行的普法惠民项目。

五、立足机制建设,巩固完善法治宣传运行体系

15、落实“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贯彻落实《无锡市新吴区国家机关“谁执法谁普法”责任制实施办法》,推动国家机关将普法宣传和执法办案相结合,在法律法规实施过程中落实普及法律知识、推进法治实践的重要职责。落实法官、检察官、行政执法人员、律师等“以案释法”制度,加强普法典型案例的收集、整理和发布工作,依托报纸、期刊等大众传媒,广泛运用微博、微信、手机客户端等现代手段,推送典型案例或法律风险提示。

16、实施“七五”普法中期考核。按照市“七五”普法考核验收办法,通过“面上普查与重点抽查、平时检查与综合考评、展示成果与整改落实”相结合的方式,在各地各部门自查整改的基础上,组织开展中期考核工作。建立法治宣传第三方评估机制,推进“七五”普法规划全面落实。

17、切实做好省信息化管理平台登录与应用工作。充分利用省法治宣传教育信息化管理平台功能,及时将各类活动开展信息、分析研判报告、绩效考核各类数据等录入省系统平台,加强对系统登录、内容录入的动态管理,加快系统的应用和优录。

六、优化整合力量,进一步提高法治宣传组织保障水平

18、加强部门协作配合。强化“党委领导、人大监督、政府实施,各部门齐抓共管,全社会共同参与”普法工作体制机制,建立落实普法责任制联席会议制度,召开法宣领导小组成员单位联席会议,确立工作制度,落实主体责任,明确联动事项。各地要建立完善相关制度,确保法治宣传工作有力有序推进。

19、优化普法专业队伍。按照高素质专业化队伍建设要求,着力强化法治宣传专职人员的专业知识、专业能力、专业精神,加快构建普法专家型、骨干型、技能型“三型”人才库。各级法宣办要加强对普法联络员、信息员的管理指导,完善考评机制。

20、壮大普法志愿者队伍。按照省、市“广覆盖、重质量、求实效、强服务、创品牌”的要求,健全完善招募、培训、管理、考核等配套制度,探索建立志愿服务自动生成和评估考核系统。结合“文明无锡”志愿服务行动,广泛开展“文明共建”、“邻里守望”等普法志愿服务活动,注重培育先进、宣传典型,为普法志愿者开展活动营造良好社会氛围。

 

无锡市新吴区法治宣传教育    无锡高新区(新吴区)司法局

领导小组办公室

2018年4月1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