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无锡市新吴区2022年预算执行情况与2023年预算草案的报告

时间:2023-01-19 14:27  字体大小:放大 正常 缩小

信息索引号 014032126/2023-00109 生成日期 2023-01-19 公开日期 2023-01-19
文件编号 —  — 公开时限 长期公开
发布机构 新吴区财政局 公开形式 网站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公开范围 面向社会
有效期 长期 公开程序 部门内部审核后公开
主题(一级) 财政、金融、审计 主题(二级) 财政
体裁 报告 关键词 预算,决算,财务,机关
文件下载 —  —
效力状况 有效
内容概述

关于无锡市新吴区2022年预算执行情况与2023年预算草案的报告

关于无锡市新吴区2022年预算执行情况与2023年预算草案的报告

—2023年1月4日在区第二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上

 

各位代表:

    受区人民政府的委托,现向大会报告无锡市新吴区2022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与2023年预算草案,请予审议。

       一、2022年预算执行情况

        2022年,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区人大常委会的监督和支持下,全区财税部门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认真落实中央和省市区委决策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落实积极的财政政策要提质增效、更可持续的要求,坚持贯彻高质量发展理念,全面落实减税降费系列政策,不断深化重点领域改革,财源建设扎实有效,重点支出保障有力,财税改革有序推进,预算约束和绩效管理不断强化,财政运行整体呈现平稳态势。

      (一)一般公共预算执行情况

        1. 全区一般公共预算执行情况

       2022年,全区一般公共预算收入预计完成242.06亿元,扣除留抵退税因素后同口径增长5.6%,按自然口径计算下降0.5%2022年,全区一般公共预算支出预计完成193.72亿元,比上年增加18.33亿元,同比增长10.5%

       2. 区本级一般公共预算执行情况

       2022年,区本级预计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47.55亿元,加上中央和省市税收返还及转移支付补助收入、园街板块上解收入、上年结转收入、债务转贷收入、调入资金等,区本级一般公共预算总收入预计完成221.34亿元。2022年,区本级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完成119.62亿元,加上上解中央和省市支出、对园街板块补助支出、地方政府一般债务还本支出等,区本级一般公共预算总支出预计完成219.63亿元。

    上述收支相抵,预计补充预算稳定调节基金0.21亿元,结转下年支出1.5亿元,主要是部分上级转移支付资金按规定结转下年使用。

     (二)区本级政府性基金预算执行情况

      1. 政府性基金预算总收入

      2022年,区本级政府性基金预算总收入预计完成134.45亿元,主要包括:

   (1)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73.92亿元。

   (2)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收入2.8亿元。

   (3)上级专项补助收入0.8亿元。

   (4)新增专项债券资金38亿元。

   (5)上年结转收入18.93亿元。

      2. 政府性基金预算总支出

     2022年,区本级预计完成政府性基金预算总支出134.45亿元,主要包括:

  (1)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支出1.2亿元。

  (2)污水处理费安排的支出0.7亿元。

  (3)征土支出3亿元。

  (4)拆迁支出17.26亿元。

  (5)收储支出3.2亿元。

  (6)隐性债务压降支出7.8亿元。

  (7)专项债券利息支出2.61亿元。

  (8)开发建设支出23.12亿元。

  (9)产业园区“三优化三提升”支出3.9亿元。

  (10)乡村振兴支出3.75亿元。

  (11)轨道交通建设运营支出12.62亿元。

  (12)彩票公益金收入安排的支出0.05亿元。

  (13)新增专项债券资金支出38亿元。

  (14)上解上级支出0.89亿元。

  (15)补助下级支出0.1亿元。

  (16)调出资金6.2亿元。

    上述收支相抵,结转下年支出10.05亿元,符合政府性基金结转管理相关规定,主要是土地出让金收入结转下年用于重大基础设施建设支出和存量债务化解。

     (三)区本级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执行情况

    根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深化预算管理制度改革的意见》(国发〔20215号)等文件精神,参照无锡市本级做法,2022年区本级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支全部调整纳入一般公共预算管理,从2023年开始,区本级不再单独编制国有资本经营预算。

     (四)地方政府债券收支执行情况

       2022年,省、市下达我区再融资置换债券17.93亿元,全部用于置换区级存量到期债务。2022年省、市下达我区新增债券资金38亿元,全部为专项债券,其中棚改债33.8亿元,专项用于棚改建设项目投入;城乡债4.2亿元,专项用于公共卫生、老旧小区改造等建设项目投入。2022年全年共收到地方政府债券55.93亿元,其中一般债券17.93亿元,纳入一般公共预算管理;专项债券38亿元,纳入政府性基金预算管理。

     截至2022年底,全区地方政府债券余额310.63亿元,其中一般债券123.74亿元,专项债券186.89亿元。

      (五)有关说明

     以上数据为预计数据,待市与区、区与园街板块财政决算后,实际情况还会有所变动,届时再向区人大常委会作专题汇报。

       二、落实人大决议及财政主要工作情况

    按照人大决议及预算审查意见,全区财税部门围绕区委、区政府重大决策部署,以财政收支综合平衡为切入点,深化预算管理改革,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落实积极的财政政策,巩固和拓展减税降费成效,全力支持疫情防控工作,财政总体运行平稳。

     (一)财税收入位居前列充分发挥综合治税平台功能,协同税务部门和各园街板块做好协护税工作,2022年全区一般公共预算收入预计增幅实现高于全市平均、在全市八个板块中位居第一方阵的动态目标。预计我区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和税收收入规模总量位居全市第一;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幅位列苏南各开发区第一,在全省县(市)区中规模总量排名实现前移。

      (二)对上争取成效显著。不断加大重大产业项目扶持资金、工业和信息产业转型升级专项资金、增值税留抵退税及减税降费政策等各领域配套资金的对上争取力度,有效抵消政策性因素带来的减收效应。对照政策支持方向及建设需求,积极申报政府专项债券资金,全年获批下达专项债券资金总额38亿元,争取债券资金规模位列全市前列。落实用好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基金)支持重大基础设施项目相关政策,获批农发行和进出口行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支持项目

       (三)重点项目保障有力。紧紧抓住苏锡常一体化和太湖湾科创带等战略机遇,抢抓信贷政策,用足用好创新、优质的合规市场化金融产品,助力产业园区三优化三提升、吴越文化数字科创谷、运河文化科技产业园、中欧低碳产业园和太湖湾国际艺术文化中心建设,为全区对接融入国家和区域发展战略,落实区委、区政府高质量发展建设要求提供资金保障。

     (四)债务风险安全可控。严格按照省政府要求,全力完成无锡市融资平台公司整合撤并及市场化转型试点地区任务。抓实隐性债务化解,实现政府性债务率不反弹、债务风险等级不返色的重点工作目标。

     (五)国企改革有序推进。全面落实国企改革三年行动计划,推动国企改革落地见效。不断加快国企市场化发展,督促各国企建立健全绩效考核制度,完善目标责任体系。加强高层次经营人才引入,组建高新人才集团,全方位服务国企市场化改革。

      三、2023年财政预算草案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及其实施条例等文件精神,自20227月起,在区人大财经工委的监督指导下,我区启动了2023年预算编制工作。经过政策调研、预算布置、单位编报、财政初审、人大专家组审查和人大常委会主任会议、政府常务会议和区委常委会审议等程序,提交本次会议审议。

    (一)2023年预算安排面临的总体形势

       2023年,我国发展进入战略机遇和风险挑战并存、不确定因素增多的时期,面对复杂多变的外部环境和新冠疫情的长期影响,宏观经济形势仍然错综复杂,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财政收支维持紧平衡,收支矛盾较为突出,给预算编制和财政综合平衡带来更大的难度和挑战。

       1. 不确定性因素与确定性因素并存

    不确定性因素主要表现为:地缘政治的冲击、全球主要发达经济体货币政策紧缩、疫情起伏不定等因素影响全球市场的信心,2023年宏观经济增长前景具有较大不确定性,是否延续或出台新的减税降费政策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虽然2022年财税收入基数较低,但是经济稳定回升的基础尚不牢固,2023年财税收入保持稳步增长存在较大变数。

    确定性因素主要表现为:一是组合式税费支持政策持续影响财政收入。增值税留抵退税政策扩围并常态化开展,出口退税办理进度不断加快,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扩围并提高扣除比例,制造业中小微企业缓缴税费将在明年逐步入库,减、缓、退税费支持政策有力稳住了宏观经济大盘,但也对我区财税收入带来一定的影响。二是预算管理制度改革向纵深推进。政府专项资金管理办法、财政运行监测机制等制度文件陆续出台,预算管理体制机制进一步健全,对财政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三是政府坚持过苦日子。财政收支平衡压力进一步加大,必须坚持把过苦日子要求贯穿预算管理全过程,既保障必要支出需求,又从严从紧把好支出关口,硬化预算约束,严格控制预算追加,全力保障重点支出。

       2. 积极因素与消极因素交织

    积极因素主要表现为:一是双招双引为高质量发展聚势蓄能。一批投资规模大、科技含量高、辐射带动强的产业项目先后落地,为全区经济和财税持续稳定增长集聚后劲。二是科技创新为高质量发展注入动能。近年来,新吴区持续加大对高企的培育力度,修订出台新一代信息技术等产业政策,科技型企业股改进程明显加快,股权交易和限售股减持持续活跃,科技创新活力不断激发。三是税费协同共治为高质量发展凝聚合力。财政部门会同经济职能部门,构建税费协同共治长效机制,在落实一般纳税人试点、流动性税源管控、人力资源行业税收提升、建筑项目管理等领域靶向发力,管控税收跑、冒、滴、漏现象,对财政收入形成有效支撑。

    消极因素主要表现为:一是重点税源户支撑作用有所减弱。电子信息产业、汽车零部件制造等支柱产业略显疲态,部分重点税源户税收增幅低于全区平均水平,对全区税收贡献趋弱。二是房地产业下行态势未见明显改善。2022年以来,房地产土地市场整体冰冷,房地产企业欠税规模较大,土地市场或将延续低迷态势。三是财政收支平衡持续承压。财税收入增速放缓,土地出让收入下滑明显,而疫情防控、产业基金等支出需求进一步增加,市级统筹项目支出压力逐年增大,开发建设资金平衡难度加大,加上政府性债务监管要求日益提高,减收增支导致财政收支综合平衡压力凸显。

     (二)一般公共预算草案

       1.全区一般公共预算草案

    按照区委、区政府的工作部署,结合2023年我区经济社会发展预期目标,遵循实事求是、积极稳妥原则,2023年全区一般公共预算收入预期目标256.58亿元,同比增长6%左右;一般公共预算支出预期目标207.07亿元,同比增长6.9%左右。

       2.区本级一般公共预算草案

    区本级收入预算安排情况:2023年区本级一般公共预算收入预计149.64亿元,加上税收返还及中央、省、市转移支付收入,园街上解收入,债务转贷收入,调入资金,动用预算稳定调节金及预算周转金,新增一般债券收入,上年结转等,区本级2023年一般公共预算总收入预计完成228.8亿元。

     区本级支出预算安排情况:2023年区本级一般公共预算支出预计129.51亿元,加上上解上级支出、补助下级支出、地方政府一般债务还本支出、结转下年支出等,区本级2023年一般公共预算总支出预计完成228.8亿元。

      (三)区本级政府性基金预算草案

     区本级收入预算安排情况:2023年区本级征收的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安排56.3亿元,其中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54亿元、基础设施配套费收入2.3亿元。加上上级补助收入、上年结转收入、新增专项债券资金收入、债务转贷收入、调入资金等,区本级政府性基金预算总收入预计132.51亿元。

     区本级支出预算安排情况:按照以收定支、收支平衡的原则,2023年区本级拟安排政府性基金预算总支出132.51亿元,主要包括征拆和收储资金支出13.3亿元、隐性债务化解支出10亿元、开发建设支出44.18亿元、专项债券利息支出2.64亿元、产业园区三优化三提升支出4.95亿元、乡村振兴支出2.42亿元、轨道交通建设运营支出12.9亿元、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安排支出3.9亿元、污水处理费安排的支出0.7亿元、新增专项债券支出25亿元、上解上级支出0.75亿元、地方政府专项债务还本支出11.6亿元等。

      四、完成2023年预算的主要措施

       2023年,新吴区财政局将围绕全区重点工作目标,夯实税源财源基础,筑牢过苦日子思想,全力以赴保持财政收支综合平衡、跨年度平衡和动态平衡,努力为全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财税部门将重点围绕下列举措开展工作:

     (一)挖潜增收,着力稳住财政收入“基本盘”。

    系统谋划2023年综合治税工作方案,做好重点税源企业跟踪服务,在拓宽增收渠道、挖掘增收潜力、加强收入组织和统筹调度等方面下功夫。密切关注消费税改革,提前做好消费税征收范围、环节、税率政策变化对我区税收收入影响的应对。抢抓国内资金宽松的政策有利期,全力保障可用财力稳定。积极做好对上争取,加大专项债券资金和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申报,争取更多的资金惠及我区。

       (二)强基固本,深化财政体制改革“倍增器”

    进一步建立现代预算制度,深化预算改革创新,推进预算管理一体化建设。在继续完善政府专项资金管理和建立重大民生政策统筹机制的基础上,进一步梳理完成政府投资建设类支出标准,加强对建设资金成本管控和项目库建设,建立资金支付优先次序,减轻短期财政支付压力加大存量资金盘活力度,开展项目政策全周期绩效管理,持续提升财政资金使用效益。坚持政府发挥资源配置重要作用,放大政府资金杠杆效应,滚动编制中期财政规划,推进零基预算管理,实现有保有压、有进有退、有增有减、有取有舍,打破支出固化局面。

     (三)攻坚克难,打好防范债务风险“主动仗”。

    加大国有资产盘活变现力度,增加合规化债资金来源,推动全区政府性债务率及债务规模持续“双下降”,确保全年化债目标实现。科学合规用好创新政策性金融产品工具,引导更多合规金融资源服务产城融合发展大局。

     (四)守正创新,稳步提升国资国企“贡献度”。

    统筹谋划区属国企整合,科学设定国企监管层级和架构,有力有序推进国企专业化整合,逐步理顺政府项目与自营项目关系。重点围绕突出实业、聚焦主业、做精一业的目标,优化国企经济布局,推动国企市场化转型发展,促进国有资产提质增效。提高专业化运营水平,逐步建立完善符合发展战略的投资决策管理体系和市场化激励制度,统一投资决策和管理行为。进一步优化存量国有资产资源配置,挖掘闲置低效资产价值,整合盘活优质资产,实现国有资产资源效益最大化。

     (五)开源节流,筑牢财政收支平衡“防火墙”。

    积极的财政政策靠前发力,不折不扣落实好支持实体经济和制造业发展的税费政策,充分提振市场主体信心;深化财税协作和条块联动,加大税源挖潜力度,强化非税收入征缴,积极对上争取政策和资金支持,力争做到应收尽收;同时不折不扣贯彻落实过“苦日子”各项要求,守好“风险线”,优先保障“三保”支出,从严控制政府投资项目支出规模,厉行节约办一切事业,确保财政收支保持综合平衡。

    各位代表,做好2023年的财政工作,任务艰巨,责任重大。我们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在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区人大监督指导下,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坚决扛起“争当表率、争做示范、走在前列”光荣使命,奋力谱写“强富美高”新吴区现代化建设新篇章,为争创具有世界影响力的高科技园区、争当现代化国际化建设先行示范区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新吴区2022年预算执行情况及2023年预算草案附表.pdf

新吴区2022年预算执行情况及2023年预算草案说明.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