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无锡高新区科技创新工作总结及2021年工作计划

时间:2021-01-11 11:18 字体大小:放大 正常 缩小

信息索引号 014032126/2021-00027 生成日期 2021-01-11 公开日期 2021-01-11
文件编号 —  — 发布机构 无锡高新区科学技术局
效力状况 有效 附件下载 下载
内容概述 太湖湾科创城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1-2023年)》,按照“一城、五组团、多点”的发展格局,打造太湖湾科技创新带“创新大脑”。创新合作和国际化水平不断提升,高新区企业赴境外投资设立各类分类机构80余家,其中设立境外研发机构20家。 (五)聚焦创新生态,以体制机制创新激发活力。发布无锡高新区创新发展指数(2020),是今年江苏省第一家对外公开发布的创新指数单位。

    2020年,区科技局深入贯彻落实省市区高质量发展的部署要求,坚定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凝心聚力打造创新驱动发展示范区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积极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做到疫情防控和科技创新工作两手抓,助力全区取得抗疫“大战”和发展“大考”的阶段性胜利。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上工业总产值比重达到69.71%;研发投入占GDP比重超过4.2%。

    (一)聚焦企业培育,创新主体地位不断强化。建立以高企为核心,“雏鹰-瞪羚-独角兽-上市企业”的创新型企业培育路径。坚持双招双引,全年新增重大科技项目80个,新增科技企业1480家,同比增长74%。有效期内高企数超预期目标94家,达到902家、总量创历史新高;入选市雏鹰、瞪羚、准独角兽培育库企业共384家,继续领跑全市;入选苏南自创区瞪羚、潜在独角兽企业榜单共50家,入选数位列全省高新区第二。新增科创板上市企业4家,累计上市(过会)企业7家,位列全国高新区前五。华进半导体获“中国专利奖”银奖,3家企业获“中国芯”优秀产品称号,宝通科技获得“无锡市腾飞奖”。新增国家重大人才工程(B类)科技创业领军人才、科技部创新创业人才均位居全省各高新区第一,国家高端外国专家引进计划入围项目占全市六成;新增省“双创计划”、市“太湖人才计划”项目全市第一。                                                                                                                     

    (二)聚焦创新平台,区域创新能力全面提升。围绕核心产业链发展,全力构建企业研发机构-企业创新联合体-新型研发机构-重大创新平台的创新载体链,促进创新资源的有效流动和两链融合发展,提升区域创新能力。加快建设企业研发机构创新平台,新增获批20家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打造企业创新联合体,“JITRI-中感微” 、“JITRI-德科立”企业联合创新中心签约揭牌。省产研院深度感知技术研究所、智能集成电路设计技术研究所、中科院上海技物所光电材料与器件研究院等新型研发机构正式启用。大力培育重大创新平台,华进半导体获批全国首个集成电路封装测试制造业创新中心,宝通科技获批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国家物联网感知装备产业计量测试中心顺利通过验收。加快推进规上工业企业研发活动全覆盖工作,预计全年规上工业企业中有研发活动企业数占比超过85%。

    (三)聚焦载体建设,打造具有竞争力的产业生态。全面打造“众创空间—孵化器—加速器—产业园区”全链条科技企业孵化育成体系。积极推进科技孵化平台资质认定,新增获批省级以上众创空间5家、省级科技企业孵化器1家。中国国际物联网创新园荣获全国传感器十大园区,并成为全区首个”双百”科技园区。软件园连续第四年在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考核评价中名列优秀(A类)榜单,成功实现“四连A”。重点打造龙头生态园建设模式,投资超百亿元的闻泰无锡超级智慧产业园、先导集成电路装备与材料产业园等项目签约落地,中电海康无锡物联网产业基地、朗新科技产业园等科技园区相继开工,阿斯利康牵头主导的无锡国际生命科学创新园正式开园。出台无锡高新区(新吴区)现代生物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预计2020年全区生物医药产业总规模突破600亿元。

    (四)聚焦协同发展,构建开放融合新格局。全力推动开放创新融合发展,持续提升国际化和参与全球竞争的能力。主动对接上海、杭州、合肥等长三角科创资源集聚区域,积极融入长三角科创圈建设。中电海康无锡物联网产业基地正加紧建设,华虹无锡集成电路研发和制造基地(一期)建成投片,华勤通讯长三角研发中心等龙头企业研发机构纷纷落地。积极抢抓苏锡常共建太湖湾科创带的宝贵机遇,发布《太湖湾科技创新带无锡高新区(新吴区)发展规划(2021-2025年)》和《无锡高新区(新吴区)太湖湾科创城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1-2023年)》,按照“一城、五组团、多点”的发展格局,打造太湖湾科技创新带“创新大脑”。创新合作和国际化水平不断提升,高新区企业赴境外投资设立各类分类机构80余家,其中设立境外研发机构20家。

    (五)聚焦创新生态,以体制机制创新激发活力。发布无锡高新区创新发展指数(2020),是今年江苏省第一家对外公开发布的创新指数单位。推动招商体制改革,改革招商考核机制和激励办法,提升招商效率和服务水平。优化创新政策服务体系,推出“创新12条”政策,实施“飞凤人才计划”升级版,加大科技创新支持力度。以现有科技企业分阶段支持政策体系为基础,成功列入科技部首批13家“企业创新积分制”试点地区之一,进一步实施精准政策。优化科技金融服务功能,设立“高新金融谷”,与上交所共建资本市场服务苏南基地,引导聚集各类创投机构86家,基金规模超过380亿元。全年469个项目获得省市区金融贷款超14亿元,其中“新科贷”1.61亿元。优化创新创业氛围,成功承办科技成果直通车、中国无锡太湖杯国际精英创业挑战赛、首届长三角国家高新区党建联盟联席会议等活动,区域创新创业活力持续增强。

    2021年,区科技局将深入实施创新驱动核心战略,贯彻落实区委全会关于太湖湾科创城“一号工程”的战略部署,系统谋划部署“十四五”时期科技创新发展目标和具体举措,加快推动高新区实现争先进位,开创高质量发展崭新局面。重点开展好以下工作:

    (一)聚焦太湖湾科创城建设,加快高端创新资源聚集。深入贯彻落实五年发展规划和三年行动计划,紧紧围绕成为太湖湾科创带“创新大脑”的目标定位,加快推动太湖湾科创城建设成为全区科技和产业创新的“动力智核”。聚焦一流科教资源,加快推进集人才培养与科技研发于一体的高等研究院建设。聚焦创新创业主体的引育,加快引育一批补链、强链、延链的高科技产业类项目,引导优势园区向专业化方向发展,打造优势产业创新链条。聚焦重大创新平台建设,主动融入太湖国家实验室建设,支持华润微电子、先导智能等龙头企业与科研院所联合申请建设国家级等重大创新平台。聚焦企业创新联合体建设,支持龙头企业开展联合创新,围绕国家科技创新重大专项及产业创新需求,推动产业链关键产品国产化替代。

    (二)全力引育创新型企业,巩固企业梯队培育路径。聚焦双招双引,完善科技招商绩效考核体系,进一步形成强化统筹、分工合作的科技招商工作协同体系,推动“科技研发类、科技产业类、科研基础类”各类项目的引进落地。聚焦创新型企业培育,结合企业创新积分制度全面实施,巩固以高企为核心,“雏鹰—瞪羚—独角兽-上市企业”培育路径,打造科创板“新吴板块”。继续强化高企培育组织建设,强化高企培育库建设,加大高新技术企业所得税及科技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等政策联动落实力度。建立“高成长企业俱乐部”,加快培育和壮大高成长企业队伍。

    (三)大力建设重大平台,加快产业链创新链两链融合。加快对接G60科创走廊、G42产业创新带,瞄准我区优势产业,引建一批“国字号”“省字号”重大创新平台,支持中科院、省产研院等大院大所设立新型研发机构。积极推进国家集成电路特色工艺及封装测试创新中心、江苏物联网研究发展中心等现有重大创新平台建设。推动中船海洋探测技术研究院主动融入太湖国家实验室建设。重点推动与江南大学共建肠道微生态与营养健康产业技术研究所、国家市场监管技术创新中心(特殊食品)、东南大学“江苏省产业技术研究院专用集成电路技术研究所”二期、哈工大国家重点实验室、北邮人工智能国家重点实验室等项目落户。

    (四)大力集聚高层次创新人才,汇聚发展智力引擎。结合“太湖人才”和“飞凤人才计划”升级版,强化科技领军人才项目招引培育,突出“高精尖缺”导向,推动“从项目到人才”“从人才到项目”齐头并进,深入开展百名领军人才计划。发挥科技部创新人才培养示范基地绿色通道作用,推动国家重大人才工程和创新人才推进计划项目争取。聚焦一流科教资源,与教育局协同推进集人才培养与科技研发于一体的高等研究院建设。推动建设科学家公寓,推动顶尖人才创新积分换权益计划,为高端人才团队量身定制配套支持,进一步推动创新创业领军人才聚集。畅通海外学者来锡工作通道,以国家级人才基地品牌和活动等抓手,加大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力度。通过太湖人才峰会以及海内外招才活动,加强与国内外高校合作,探索“高层次人才+创新团队+创新项目”联合培养模式,着力培养一批高技术人才和创新团队。

    (五)重点优化创新创业生态,持续增强发展内生动力。以太科园管理体制优化为契机,制定科技园区绩效提升方案,统筹各科技园区的空间布局、产业规划,夯实“众创空间—孵化器—加速器—产业园”的孵化培育体系。做大做强国有园区,引导软件园、物联网国际创新园等优势园区向专业化方向发展;支持东庄产业园、北邮国昊、天安智慧城等社会民营园区向省级、国家级品牌迈进;推动中电海康、朗新等龙头企业加快建成一批专业创新能力强的科技园区,启动建设未来科技产业园和生命科学创新园二期项目;加速推进阿斯利康与中金的健康产业基金落地,并探索在园区内构建“创新资本(VC)+创新IP+研发外包服务(CRO)”的产业创新孵化体系。强化街道科技企业加速器建设,承接太科园产业化项目,推动街道园区规划建设孵化载体。加强技术市场+技术经理机构+技术经理人的专业队伍建设,力争物联网技术需求征集突破1000项。推进“高新金融谷”建设,做强区级产业投资平台,构建覆盖企业全生命周期的投融资服务体系。积极营造全区创新创业活动氛围,联合阿斯利康、泰格医药、中金公司等企业行业资源,打造中国版JP摩根医疗健康大会,搭建高规格产业交流平台。策划“新吴科技创新周”、打造科技成果直通车、省技术市场J-TOP挑战赛等重大品牌活动,扩大高新区影响力。

    (六)开展政策改革先行先试,激发创新型经济活力。加快“企业创新积分制”试点推进,一季度出台《无锡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企业创新积分管理实施办法》,完善企业创新积分评价指标体系,明确首批企业创新积分目标企业、相关指标权重和积分应用场景,有效集成全区现有各类创新政策,精准施策,量化支持企业发展。研究高新区“创新12条”配套实施细则,制定鼓励龙头企业建设特色创新园区的政策意见。试点“揭榜挂帅”科研立项方式,探索构建激励创新宽容失败机制。积极调动金融机构、投资机构等社会力量,形成基于创新能力评价的科技企业增信机制。